臺灣第一台電動汽車可能是gogoro公司推出的?

汽車電池大顆 自己換行有餘力不足
可能需要一點機具的話
但可以考慮讓加油站或汽車維修中心設立代換服務啊
設計一下 或許可行!5分鐘內搞定 代換費用100元
總比充電充到可以去睡一覺好吧
你好 我在101年時任職必翔實業.沒錯就是股票出事的那一家
當年就有單人/雙人座純電小4輪車(6-8吋輪).出口(荷蘭)
當年老伍還為了政府補助裕隆.而不補助他.怨嘆吳主席跟江*坤

當年另有SMART型/小焊馬型試作車的原型 車殼(進口).在新豐組裝
裝上該司璘酸鐵理電池試作組.供特定員工測試.小弟有幸從新豐西濱
開到近明新後山高球場.很好玩.高速最高約40KM

其實台灣很多產業都有人默默在作.只是政府補助支援的不見得
是那些人.5-6年前就有了.還在蘇澳開了個電動汽車廠.名氣不大
醜聞倒是鬧很大. 第一台 絕對不會是狗狗螺出的.至少5年前
必翔就已經銷售出口.只是數量不多
hck819 wrote:
大家都回的好認真但其...(恕刪)

好好笑喔
裡面我說的是什麼
你可能連看都沒看吧
麻煩看一下再來
假設10台汽車要來換電池一次就讓你哭了

要是我真的開不到電池站呢,

光是送電池救援就搞死了

,汽車用基本上規模就不可能大,你看汽車在尖峰漲油價時代的排隊加油盛況

不用多,每個縣市1000台你的換電站就枯竭了,在加上現有機車規模,搶電池就飽了
,對比汽車900萬台,根本無法做到經濟規模,
假設可以好了,收費怎麼算,一次20顆,40顆月費是13990還是23990
1600公里?
還是你一個月開200公里,超過是一公里收15塊嗎?還是30塊,老實說我是覺得搭計程車比較便宜啦....
我前公司在七八年前就已經做出來
也是台灣上市公司
總共也才花幾百萬而已
(原有公司資源人力不計)
國一北上過湖口交流道
左手邊有三棟大樓那一間
基本上就是車殼買報廢的美國雙門跑車
回來自己把內部引擎室挖空
然後去買馬達回來
其餘控制自己設計組裝
記得電池就兩三百公斤以上
續航力兩百多公里
時速可以達150以上
有上新聞版面的~~
所以標題應該要修改一下
像是"臺灣第一台量產上市販售微型電動汽車可能是gogoro公司推出的?
U7已經有插電版本,南故宮至高鐵接駁車,就是用U7插電車,已經跑好幾年了~
我家小妞蛀牙了~
我們不論什麼技術之類的…

光整個機車體系與汽車體系所需要的資本額就不是同一個水準

Gogoro這種公司規模你覺得他的錢夠燒電動汽車嗎?
臺灣第一台電動汽車可能是gogoro公司推出的?

會造2輪的廠商就會造4輪? 天真的小孩,你洗洗睡吧

jacky000732 wrote:
我個人覺得直接跳電動汽車要解決的門檻太多
其實可以考慮做成像I-road
然後賣個10來萬,應該還蠻有市場的吧
兩顆電池組一起供電,電力應該就不是問題了

IROD不就概念而已,參考現成的
GOOGLE一下RENULT TWIZY,
要做很簡單,要賣又要賺很難
10來萬是天方夜譚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