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渦輪還是自吸,我覺得樓主可能對Toyota有錯誤印象,現在全世界能拿著自吸引擎面對這麼嚴格的法規也只有Toyota做得到而言,所有車廠都很清楚,自吸引擎的成本就是比渦輪少,耐用度跟汽油的適配也是比較理想的,但他們拿著手上的引擎技術,就是無法通過最新的法規,不然會有車廠跟自己的錢作對嗎?也不是說歐系的渦輪不好,而是大家一開始選擇的路線不一樣,當年油電混合還沒起來的時候,也沒人選,Toyota自己一個人幹了20年才開花結果,但渦輪現在全部人都在搞,這就是大家路線不一樣的結果而已。
至於用電動車會不會影響本身的電力調度,這就是電動車的另外一個潛在好處,我們大部分的用電容量設計都是為了用電高峰設計的,但到了波谷,也就是晚上到半夜,用電量很低的,而且有些電還必須一直發下去,比如核能,多數電動車如果選擇在這個時段充電,也是最合理,除了營業用車以外,大部分人晚上都在休息,這個時候拿來給車充電,對電網來說基本沒有負荷,甚至還可以起到調度的工作,只是台灣對前瞻的事情都不是很在乎,既然選擇風電這種靠天吃飯的方式,更應該思考如何好好調度電網,而不是真的靠天吃飯!
White bear wrote:
Toyota 又沒有壟斷油電,連自身的油電專利都釋出隨你們去玩了,這樣也要罵?
不是我說的! 製程產能都已壟斷N年了,還怕開放專利給你抄啊?
------
https://auto.ltn.com.tw/news/12320/3
1997 年,Toyota 推出第一款油電車 Prius 之後,在油電領域上可說是壟斷地位,目前全球已有超過 1300 萬輛 Toyota Hybrid 油電車,也因此這次的消息一公佈,讓各界都有不同看法。
外媒《EV Bite》提出質疑,認為這些專利如果在 5 到 8 年前就提供,那麼對於其他品牌而言會非常有幫助,但如果是現階段新舊車廠都投入電動汽車開發,那麼這些油電複合技術的專利還能有多大用處感到懷疑。
《EV Bite》認為油電複合車絕對比純汽油車更好,也肯定 Toyota 的技術共享。但他們認為 Toyota 現階段只是在維持 Hybrid 油電動力,而非以純電動為重心。
《日本經濟新聞》認為,Toyota 會這樣開放油電技術,就是擔心若是整個汽車產業都在推動純電動車,那麼會讓油電車遭受極大威脅,除了透過讓其他車廠一起生產油電車,也能透過降低成本方式,增加關鍵零件的供應。
-----
政府N年前給油電車貨物稅減半,已圖利Toyota一次!
現在又把油耗標準剛好卡到適合油電車,又再度圖利Toyota!
怪不得Toyota在台灣賣最多啊! 以環保之名卡得剛剛好!
電池怎麼處理? 不在乎!
而酸民對賣最多,賺最大,樹大招風的Toyota都不敢吭聲!?
ThomasLin wrote:
說到渦輪還是自吸,我覺得樓主可能對Toyota有錯誤印象,現在全世界能拿著自吸引擎面對這麼嚴格的法規也只有Toyota做得到而言,所有車廠都很清楚,自吸引擎的成本就是比渦輪少,耐用度跟汽油的適配也是比較理想的,但他們拿著手上的引擎技術,就是無法通過最新的法規,不然會有車廠跟自己的錢作對嗎?也不是說歐系的渦輪不好,而是大家一開始選擇的路線不一樣,當年油電混合還沒起來的時候,也沒人選,Toyota自己一個人幹了20年才開花結果,但渦輪現在全部人都在搞,這就是大家路線不一樣的結果而已。
至於用電動車會不會影響本身的電力調度,這就是電動車的另外一個潛在好處,我們大部分的用電容量設計都是為了用電高峰設計的,但到了波谷,也就是晚上到半夜,用電量很低的,而且有些電還必須一直發下去,比如核能,多數電動車如果選擇在這個時段充電,也是最合理,除了營業用車以外,大部分人晚上都在休息,這個時候拿來給車充電,對電網來說基本沒有負荷,甚至還可以起到調度的工作,只是台灣對前瞻的事情都不是很在乎,既然選擇風電這種靠天吃飯的方式,更應該思考如何好好調度電網,而不是真的靠天吃飯!
關於渦輪 還是 自吸,toyota 會因為自吸還能通過最新的法規 是因為 馬力小
以相同cc數來說 2000cc 渦輪 和 2000cc 渦輪 哪個馬力比較大 哪個扭力比較大 一比之下 我想你應該知道答案了
但法規越訂越嚴格,車廠只能不斷的因應政策,但是自然進氣 如果要大馬力 勢必 cc數會增加,那麼法規一定過不了
為什麼各車廠 會開始走向渦輪的開發,是因為 渦輪比較符合 現況 小排氣量 大馬力,且 相較純電車或油電車的情況之下,比較不會有電池生產不出來的問題, 任何事都不能單邊靠 不然 會有一方會有能源耗盡的情況
目前 全世界汽油 使用量最多的交通工具是飛機 油輪 船 等等,從這一次的武漢病毒就知道 為什麼這一次油價降到10幾塊的原因
如果往後 沒有渦輪車 改為全都是純電的, 當數量多時 就會產生 電力不夠 常常缺電的情況
到時候電的能源就像黃金一樣 水漲船高
至於某牌 會賣的好 主因是 口耳相傳,當引擎技術 不再像以往 純自然進氣時
某牌打的就是妥善率好,維修便宜(因為萬年引擎技術) 才會不斷的攻擊他牌渦輪車
某牌的車 我也看過 也試開過 也坐過,我個人覺得 太貴了 CP值並沒有很高
同樣的價位 都可以買更好的
當東西越精密時,當要更換 幾乎都是整個換新,而不是只換某個零件那麼簡單了!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