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拆了行人天橋之後?

併排停車必檢舉 wrote:
只有未開發國家與落後...(恕刪)


原來日本是未開發的國家啊?

看來你念的書跟我們都不同呢

以前除了行人路橋之外,還有行人地下道

這兩個設施路口是都不畫"斑馬線"的,路口四角還有裝欄杆

自從要照顧身障人士行的問題,才開始在行人陸橋下畫上斑馬線

從此走行人路橋的人也就越來越少,只剩小學生在走!


北部唯一一座有電扶梯的行人陸橋,是在台北北門福星國小前
gprs19
河岸越堤陸橋也有垂直升降的電梯,在古亭紀州奄附近
maya95
行人地下道發生過犯罪事件
樓主只想到一小部分就盲目支持天橋
卻忘了有一群人不能輕易上天橋
如果每個天橋設兩個戶外電梯,維護修繕成本我想不是十倍而是百倍,誰要出這個錢?

台灣缺的不是天橋拆不拆,而是用路人與行人的尊重與態度
maya95
[拇指向上]
gprs19
如果是學童家長可能會希望小孩走天橋。
我家附近有條路商家騎樓和路面有非常大的高低落差,

整條街生意就非常差, 還鼓勵走天橋?

最好 全面取消斑馬線, 每個路口都做天橋, 這樣最安全

該要求汽機車用路人並嚴懲不守規矩的, 改善交通號誌,

卻改成嚴懲行人罰行人走天橋?

還加電梯+電扶梯? 你出錢?
小晨勃道尼 wrote:
樓主只想到一小部分就...(恕刪)


贊成有天橋,並不是0與1的抉擇

有些地方最好有天橋, 例如交通繁忙地區, 小學等等
有些地方就維持斑馬線就好

同理, 行動不便者的電梯也不是到處都設, 沒有恐怖到沒有經費的問題
國際機場幾乎都有這些天橋+電梯的設施, 因為人流太大有要維持人車分道.
台灣人口密度之高, 世界聞名
應因地制宜
以前蓋天橋的時代沒老人小孩??難道前人沒智慧?狗屁不通的言論,誰開始拆天橋?就是科P要省天橋的維護費,一個領導者做甚麼事就看的出來有沒有遠見,所以日本是笨蛋還在用天橋
這麽支持蓋天橋

記得強力監督蔣萬安

沒蓋就是沒智慧喔
交通部一年掌管一千多億的預算,負責全國道路交通道路相關事務。
我們來讀一讀交通部官網的簡介自己怎麼說的:

「 交通部設置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其目的係為加強全國道路交通安全事務之推動協調及監督;全國道安工作團隊結合內政部警政署、教育部、營建署、衛福部等跨中央各部會,以及全國各縣市道安會報等單位通力合作,運用有限之道安經費專款專用補助進行工程、執法、教育、宣導、監理等計畫;歸納目前道路交通安全首要工作,在於以「機車」、「老人」與「酒駕」為事故防制重點,綜觀過去,採取多項創新措施:
1. 確定道安工作核心觀念-給用路人保護自己的力量及激發道安人員的救人善念。
2. 結合產、官、學各界專家學者經驗與智慧,「針對問題」--釐定機車事故、老人事故與酒駕事故防制三大課題,辦理道路交通安全研討會,並委託研究、舉辦院頒方案視導,策訂防制措施之行動方案。
3. 整合中央及地方道安體系之力量,透過視導、補助、觀摩等,給予獎勵及肯定。並運用金安獎、創新貢獻獎、道安年報創刊、宣揚各縣市創新有效措施、及請各縣市機關首長從優敘獎等,給予鼓勵;並導入民間公益團體及企業的力量,參與道安工作。
4. 拜訪地方首長針對所轄問題訂定對策,並統計首長主持道安會議場次供參,統合道安體系力量。
5. 其他重要防制措施,如「交通安全入口網」網頁順應時勢潮流,運用Facebook、口碑行銷及Youtube等,透過網路功能達到宣導實質效果。

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 組織說明
本委員會設主任委員一人,由部長兼任外,另置副主任委員三人,委員二十九至三十一人;並設置執行秘書一人、組長二人由本部專門委員、簡任技正派兼之、工作人員九至十人。
本委員會設置下列二組:
一、督導組。
二、秘書組。
top

各科(組)之職掌
一、 督導組
(一)有關全國道路交通安全事務之策劃、協調督導其執行事項。
(二)直轄市、縣(市)政府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計畫及執行情形之審議、監督與查核事項。
二、 秘書組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規修訂之建議事項。
(二)道路交通安全資料之蒐集、綜合分析及專題研究事項。......


以上的簡介洋洋灑灑寫得多好聽、組織職能多麼完備,裡面不斷提到「協調、監督、結合、跨中央各部會、整合、統合」....:

>加強全國道路交通安全事務之推動協調及監督....
>結合內政部警政署、教育部、營建署、衛福部等跨中央各部會,以及全國各縣市道安會報等單位通力合作...
>結合產、官、學各界專家學者經驗與智慧,「針對問題」--釐定.....
>整合中央及地方道安體系之力量,透過視導、補助、觀摩等,給予獎勵及肯定。
>拜訪地方首長針對所轄問題訂定對策,並統計首長主持道安會議場次供參,統合道安體系力量


結果是,交通部做到了嗎? 到底都做了甚麼? 成效究竟在哪裡? 我直接說答案,結果就是揚名國際的行人地獄!

其實台灣不只是行人地獄,每年車禍的死傷人數居高不下,酒駕問題一樣不停發生,我們卻只會拼命設測速照相,搞那個可笑的區間測速,還有在台灣搭火車安全嗎? 搭遊覽車安全嗎? 高速公路的行車效率如何? 大家自己想想,這個一年掌管一千多億的交通部該當甚麼罪責? 為甚麼要為這些尸位素餐、沒有能力的官員辯護、卸責?

所以我一直以來的認為就是,為著一年死亡將近3000人,受傷超過40萬的人命損傷,以及其他因為交通效能低落而造成的人民財產、經濟發展、國家榮譽的損失,台灣最爛的部會絕對就是交通部,沒有之一!


美國,英國,加拿大,荷蘭,瑞士,德國,日本,韓國...都有行人天橋,在全世界應該都是很普遍的一項設施,全世界應該也不是只有台灣有行動不便的人,講65歲以上老人比例台灣在2021年排名第53名,大約是有很多天橋日本的一半
行人天橋的主要目的還是防止事故發生,全世界先進國家在繁忙或是較寬的路段都會有天橋降低事故發生的機率,不管手法程度和罰的多重多少都會有意外發生,不同處是台灣不少人上路就忽然會有一種擋我者死的想法,警察會幫這些人找藉口,立委會幫這些人避免被罰
maya95
的確是我中文不好 [笑到噴淚]
oyc4388
多打一次
不用吵, 最簡單的方式:

可以寄問卷調查給市民到底有誰需要行人天橋

如果要蓋, 蓋在哪裡, 做為要不要蓋天橋的依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