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 wrote:
這個問題
畢竟機車空間有限
妳想要說的應該是改遠近吧
不是兩顆分離
其實可以仔細的想一下人家原廠為何會把HID設計當遠燈用而不是當近燈就知道為何了
大家都知道HID夠亮好用
原廠應該沒有理由不知道這一件事情
大可節省摩托車空間and生產成本
採用市面上一般方式裝設單一HID+魚眼就好
何必自尋煩惱分開做呢???
如果單一HID+魚眼可以兼顧完美的遠近燈功能
PGO就不用大費周章的搞兩顆燈了您說是吧
小海≧▽≦ wrote:
依照我目前看到的
有改HID+魚眼的
還沒看到有人這樣開遠燈的
都馬是直上的
所以說真的
我不知道妳在氣憤什麼= =
(恕刪)
因為不用開遠燈就夠射人了
小弟生活圈在台中and台南
一堆改HID+魚眼的滿街跑
經典例子就是CUXI
如果有騎CUXI的應該都知道
基本上CUXI本身燈座就夠低了
我騎訊光125理論上應該是射不到了
結果呢...
照射不誤...只好每次都右手控制油門
左手放棄煞車以及我自身的安全用手去遮左後照鏡
還要往右偏靠身體擋光(我隱約在前方還看到我的影子..> <
)放慢速度目送HID+魚眼過去(我看了一下光也是有聚集啊..問題是角度勒??)
我沒有繳稅金嗎???我乖乖騎車使用路權也不行???
騎個車也要這麼辛苦????
CUXI這麼低的車都照射不誤..您說其他車種改了射不射的到???
且他老大哥根本就不怕被別人射...因為他根本就沒後照鏡
沒有反制的方法嗎???
也是有只是要不要的問題....
我大可加速到他前方用聚光型手電筒往他臉照射效果一樣不輸HID
道路是大家的
互相尊重我想沒有這麼困難
jeffe wrote:
其實可以仔細的想一下...(恕刪)
原廠把HID當作遠燈用@"@???
請問什麼車款???哪一牌???
我目前看到遠近分離原廠配備HID的車款
一定都是近燈HID 遠燈鹵素
或者近燈HID 遠燈鹵素+遠燈HID(遮光板可變動)
一顆魚眼可以兼具遠近功能大概5~6年前就有了阿...
HID專用投射燈具(魚眼)
叫做Bi-Xenon
就是遠近魚眼
平常是近燈狀態
當裡面的電磁閥通電後 會把遮光片拉下來
就變成遠燈的功能
常見的車款像是E46 FX35 A6 A4 W211 W220 W221 LS460 GOLF GTI等等(數不完太多了)
國產的 藍鳥 FORTIS等
都是配備遠近魚眼
有人說怕被顏射就不要停在後面
戴3/4的安全帽就可以閃避了
改天會不會又有人說怕被HID射就把後照鏡拔了
也不要騎在我會經過的對向車道
刺眼HID抓 我舉雙手贊成 因為依法有據
改排氣管或者翹管就抓 完全不贊成 因為依法無據
除了噪音之外(噪音也贊成用力抓)
只要有隔熱裝置 排氣口朝後即可!!!
而且也有失公平原則 公車 砂石車噴的更燙夠臭 加上 一些大型重機 四缸~六缸連噴
請您參閱附件15
附件15
elac_chen wrote:
請告訴我路上或高速公...(恕刪)
國產機車
DINK250
RV180FI RV250
原廠都配備HID
最扯的是
除了RV250有獨立遠燈之外
這些車款燈管還用錯
反射式大燈應該是用D1R D2R D4R
結果配備魚眼用的D1S
由於D1S沒有遮光砂在燈管上
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刺眼
但這樣都可以驗過
這還有公平可言嗎?
老百姓改的更好 完全不刺眼的 現在卻連驗的資格都沒有...
現在HID+魚眼不是照明結果驗不過
而是拿不到"門票"
請搞清楚!!!
去年7/1新規定要ARTC"燈具"證明文件
目前根本就生不出來
我敢說HID+隨便一顆近燈魚眼
至少9成以上能驗過
尤其是鹵素燈魚眼 明暗截止線特別明顯
更好驗過
可笑的是國外都發現明暗截止線太過明顯 會容易造成眼睛疲勞
所以大廠HID專用魚眼都改用螺旋鏡片 麻點鏡片 使切線模糊
結果反而不好驗過= =||||
都不知道進口車怎麼驗的
監理站有好幾套標準
反正只要你是大廠有錢就可以幫你訂立另一套標準
HID相關規定請查閱附件15
elac_chen wrote:
改裝有改裝的限度,可以利用修法規範=>有啊..五月就要發表了,還沒發表,一堆射顏管就開始大放厥詞....
可以販售卻不能使用=>你不會不要買喔....還是老話,敢改就不要怕被抓....
請您翻閱以下法規
附件15
現在除了噪音 (舉雙手贊成用力抓)
改排氣管 或者翹管根本就沒有不合法
只要符合附件15 有防燙裝置 排氣口朝後即可
放任更惹人厭更引響交通安全的刺眼HID不抓
反而抓依法無據的排氣管
另外只有翹管會噴到嗎?別鬧了好不好
更嚴重更燙更臭的砂石車 公車 還四缸~六缸連噴勒
大型重機也是一樣
怎麼不敢拿他們開刀?
公平原則都不懂嗎?
還不是挑軟柿子
認為騎機車多半是平民百姓
砂石車 公車 大型重機等這些族群惹不起
因為有錢 且 組織性高 認識一堆立委等因素
要是出來抗議甚至可以輕鬆癱瘓交通
新聞媒體焦點 加上與論壓力
誰敢背這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