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

不過,我支持多多檢舉機車行駛「禁行機車」
最好交警也多開單:機車無路可走,還要被罰
路況不合理,還被打壓,機車族才會覺醒,爭取路權
.展哥. wrote:
要檢舉並不難,只要以時速20~30開到慢車道,保證一堆機車就開始走禁行機車快車道,這時候就可以檢舉了,我有時會故意這做
如果該路段只有一線車道給機車,就可以玩這招
用心良苦,加油!
expert330 wrote: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7條:
前行車聞後行車按鳴喇叭或見後行車顯示超車燈光,如車前路況無障礙,無正當理由,不表示允讓或靠邊慢行。
這條是雙車道在用的
多車道路段,己行駛最右側車道(慢車道)時,後車應選擇變換車道超車
RMFISH2 wrote:
除了要轉彎,停車,路邊起步,
四輪汽車行駛未設置分隔島的慢車道是違規的~
四輪:慢車道找車位...找不到...開回快車道
這樣有違規嗎?
RMFISH2 wrote:
違規行駛機慢車道超車
和
把機慢車道當停車場的四輪汽車
在台南多到爆耶~
台南公務員很有問題,
常規劃出機車只有一線車道(慢車道加虛線,騙人有兩線...),又不取締汽車違停
wetty wrote:
理論上不會開單:
我問過幾個當警察的朋友,基本上機車騎上禁行機車他們不會主動開單,除非行為太囂張或是重點取締路段(例如:台北忠孝西路或市區高架道路)他們才會開,但是重點是不開單是一回事,若是事故責任釐清就會有爭議
wetty wrote:
如果該路段只有一線車道給機車,就可以玩這招
用心良苦,加油!
這條是雙車道在用的
多車道路段,己行駛最右側車道(慢車道)時,後車應選擇變換車道超車
四輪:慢車道找車位...找不到...開回快車道
這樣有違規嗎?
台南公務員很有問題,
常規劃出機車只有一線車道(慢車道加虛線,騙人有兩線...),又不取締汽車違停
這條路只開一線慢車道給機車就很扯,畢竟是省道,但是官員長期無視,反正機車騎在禁行機車道被抓的機率也很少,那好,我就來檢舉,不相信政府官員還會坐視不管
今天中午在機車黨粉絲頁看到的

#台南市 的機車族要小心!!
有一位自稱 #展哥 的人士(#展運資訊),利用 #台南市交通局 不當的 #禁行機車 道路規劃... 故意騎著一台機車,以約20Km/Hr不到的速度,慢速行駛卡住機慢車優先道,誘使後方機車自然切到左側的快車道(禁行機車)超車!
此時,他就利用行車記錄器,檢舉這些在快車道超車的機車族,違規行駛禁行機車車道,讓台南機車族猛收罰單~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32&t=4926824&p=1
他這樣的行為,系利用政府不當的道路規劃(快車道禁行機車),加上他故意、不當的手段(故意慢速行駛卡住機慢車優先道左側),迫使機車族不得不違規... 嚴重違背社會公益!!
#展運資訊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opelisc2000/videos
#展運資訊 徵人資料:
http://www.chuchan.url.tw/job.htm
#展哥 和 #巴頭哥,疑似為同一人:(特別看24頁)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2777177
一生當中,至少要擁有過一台電漿電視或OLED電視。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愛惜生命請放棄機車,多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珍惜生命由你我做起,現在放棄機車還來的及,當個孝順的孩子,切勿騎乘害人害己的危險工具。
勿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玩命。全台灣有三分之二的白髮人送黑髮人事件,都是黑髮人騎車車禍身亡。
千千萬萬不要再以鄉下地方交通不便為藉口
再鄉下的公車都有人坐,難道他們的時間都不是時間,只有騎車的時間是時間?
鄉下地方騎車沒比較聰明,因為只要大家放棄機車坐公車,坐的人多,自然班次也會跟著增多
這樣才是明智之舉。
放棄機車,不僅市容與先進國家同步,汽車族也能同國外享有不被干擾的道路使用權,
更重要的是騎機車被撞死這種事將不存在,騎機車搶劫及飆車族砍人事件將從此消失,
保障你我生命,社會大同。
放棄機車好處多,汽車駕駛不用再冤枉背過失致死罪,機車騎士也不用再忍受皮肉之痛
也不用再為路權的事爭個你死我活。有這麼好康的事,為何機車騎士都不好好想想呢?
與其組機車擋煽動社會不良風氣製造亂源製造對立,不如組放棄機車黨,才是愛台灣的智慧表現。
先進國家之所以能成為先進國家,和他們的人民懂得放棄機車、不騎機車有關,因為他們的智慧
早已意識到機車存在會產生的問題。
LAST PRIME BUSHIDO wrote:
先進國家之所以能成為先進國家,和他們的人民懂得放棄機車、不騎機車有關,因為他們的智慧
早已意識到機車存在會產生的問題。
不知道BMW生產這些機車是要賣給誰?賣給根本沒錢買的落後國家?
城市休旅雙進化 2016 BMW Motorrad C650 Sport & C650 GT 到港開箱
混血多功能車抵台!BMW S1000XR 全台最速開箱!
革新街車駕馭樂趣 2015 BMW R120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