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電混合看不上 經部扶植純電動車
臺灣當前已對電動機車提出補助計畫﹐不過未來很快會就電動車的推廣提出相關措施﹔電動車不是夢想﹐是即將來到的事實..
電動車產業研發聯盟啟動 業者估商機逾兆元
劉兆玄上午主持行政院會,通過經濟部規劃「綠色能源產業旭升方案」,選定太陽光電、LED光電照明、風力發電、生質燃料、氫能與燃料電池、能源資通訊及電動車輛等為重點產業。
劉揆:推動綠能產業 盼成能源生產大國
首先是環保,如果電動車的電能轉換,是來自乾淨的能源如太陽、水、風,就可大幅減少產生二氧化碳的汙染。
其次是能源獨立。以電能作為汽車動力的來源,國家和民眾不用再受油價左右,看產油國的臉色,這點對進口石油依存度快速升高的中國、印度更是重中之重的誘因。
第三是有效運用電力。電動車車主大部分在電力需求比較低的晚間充電;以台灣為例,在離峰時間估計有超過三成的電力被浪費棄置,如此一來等於是找到一個儲存多餘發電量的方法,能源的運用將更具效益。
巴菲特、郭台銘搶進 電動車席捲全球的兆元大夢
至於目前充一次電得花六到八小時的油電混合車所使用的大型電池,理論上也只要五分鐘便可充電完畢。
新一代電池 手機10秒充飽電
Better Place獲得以色列政府大力支持,將建構大型收費充電網路,包含在各停車場建置 50 萬個充電插頭(讓車一停就可以充電)以及 125 個 50 萬美金的電池交換站,並且購買電動車的人民可獲得減免稅額直到 2019年;該公司在以色列計劃利用沙漠的太陽能來為汽車充電,預計 2011 年以後電動車在以色列隨處可見。 以色列政府預計在 2020 年時能達成完全不使用石油的目標。
Better Place 電池更換系統
這是全世界第一輛電動跑車Tesla sport,美國廠商說,Tesla sport充電一次,就可以跑400公里,性能可比其他百萬等級的跑車,號稱是電動車中的保時捷,一輛13萬美金,大約台幣350萬,在美國已經賣出500台,現在往英國市場邁進。車商:「最初的目標就是打進大眾市場,讓每個人都買的起電動車。」
廠商要用這輛轎車打響進英國的第一砲,主攻中產階級,價格是Tesla sport的一半,大約台幣150萬,充電45分鐘就可以跑480公里,也比Tesla sport更省時間;車商看中的是歐洲對於環保車的支持,將在德國、瑞士陸續佈局,2011年開始量產,落實開車零污染的口號。
4秒飆到100公里 電動車界保時捷
AI最終走向永生避免無聊創造了宇宙與萬物太極粒子百千萬次輪迴自編程黑白兩儀魔方堆疊多序列靈魂魄二向箔
這是一個"陽謀"(不是陰謀喔~)
首先來探討,隨油徵收案到底對誰的影響最大?
政府敢得罪他們嗎?
明知阻力在哪裡,所以推行起來一定會有困難,
因此隨油徵收案絕對要讓它胎死腹中,
可是又不能忽視一般民眾所謂"用多少油,繳多少稅",要求公平的呼喊聲浪,
但不讓該法案通過,總得想辦法讓民意排斥這新法案,
那麼隨油徵收多少能源稅就是學問了,
so~聰明
剩下的自己推導吧~
連我這種自認為超低度用車的精算結果都不划算了(一個月一桶油)~
與舊燃料稅制比,必須兩個月才用完一個油箱的油才算勉強打平,
我就不信這樣低的用油人口全台有幾個,(買車在家裡供著嗎?)
而且還沒把商人未來會把增加的費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造成的生活成本考慮進去哩!
痛苦指數增加了,還用出來選嗎?
真不知這稅率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若以這個嚇死人的能源稅加上油價,中油還敢自豪的說油品比鄰近國家低嗎?
行政院賦稅改革委員會昨天討論「綠色稅制」,財政部政務次長張盛和會後表示,開徵能源稅的必要性獲得認同,但效益性及可行性還要研究,初步共識是能源稅效益應以「節能減碳」為主,如此一來,研究報告建議的能源稅稅額就偏高,未來將有很大的調降空間。
研究報告指出,能源稅開徵第一年,稅收將增加三百六十多億元,第十年增加六千五百多億元,增加的稅收將用於取消貨物稅(電器、橡膠輪胎、平板玻璃及飲料)、印花稅及娛樂稅等,並且逐年調降綜所稅及營所稅稅率。
不過,張盛和表示,與會者對於能源稅的效益性有不同看法,認為沒有必要利用開徵能源稅來進行稅改,應以「節能減碳」為主軸,開徵能源稅之後,配合取消電器類等貨物稅、印花稅及娛樂稅即可,不用搭配調降營所稅及綜所稅。
張盛和指出,若開徵能源稅後,未搭配調降所得稅,能源稅稅額就可以不用訂得那麼高,將有很大的調降空間,但稅額多少?何時實施?配套措施為何?還要進一步研究、討論,預計今年十月才會定案。
看起來不單純是燃料費改成隨油徵收而已,而是整個稅基都有變動,也還沒定案。
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