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一些高售價車款搭配AT變速箱?而不是CVT?

沒想到沒幾年
CVT竟然變成傳輸效率比AT差的變速箱!!
大家常常就是喜歡用印象來比較
但是如果是不同的車配不同變速箱
是不能比較出變速箱的差異吧??

AT如果說的是現在比較高階的8速10速自排變速箱
那我相信傳輸效率可能是不輸CVT
但是如果是6速以下的AT
我真的很懷疑說CVT效率差的人是根據什麼數據?

理論上CVT在傳輸上一定有優勢
但那是理論
實際可能確實會面臨打滑的問題
但以油耗來看傳輸效率算合理吧?
或是實際看販售車型的加速


z123415299 wrote:
小弟有個疑問CVT當...(恕刪)

CVT適合經濟性代步車使用,油门輕踩順順开才行,如此愛惜耐用性並不差!如同很网友所言,它不耐大扭力,也經不起常大腳油门,所以86,不可能用CVT! 自找麻煩吗?
5年前的2014
同款audi不同變速箱的油耗和加速如下(Audi的CVT叫multitronic,S-tronic是雙離合器自手排)

車型:A6 SE
2.0TDI FWD 130kw(177PS)/380Nm (引擎最大馬力和扭力都一樣,輪胎輪框也相同)
手排6速: 0-62mph加速為8.7sec, 極速為141mph 平均油耗57.6mpg
multitronic(就是CVT): 0-62mph加速為8.2sec, 極速為138mph 平均油耗56.5mpg

3.0TDI FWD 150kw(204PS)/400Nm (引擎最大馬力和扭力都一樣)
手排6速: 0-62mph加速為7.6sec, 極速為150mph 平均油耗53.3mpg(車空重1625kg)
multitronic(就是CVT): 0-62mph加速為7.2sec, 極速為149mph 平均油耗55.4mpg (車空重1645kg)


車型:A4 (B8)SE
2.0TDI FWD 130kw(177PS)/380Nm (引擎最大馬力和扭力都一樣,輪胎輪框也相同)
手排6速: 0-62mph加速為8.2sec, 極速為230mph(這應該有誤)平均油耗 61.4mpg
multitronic(就是CVT): 0-62mph加速為7.6sec, 極速為138mph 平均油耗58.9mpg

2.0TFSI quattro(AWD四驅) 155kw(211PS)/350Nm (引擎最大馬力和扭力都一樣,輪胎輪框也相同)
手排6速: 0-62mph加速為6.6sec, 極速為153mph 平均油耗41.5mpg
S-tronic: 0-62mph加速為6.5sec, 極速為152mph 平均油耗40.46mpg

CVT和手排比較油耗沒輸太多吧?
加速甚至還贏
當然這是5年前的資料
但好歹是市售車的資料不是什麼理論值

當然Audi後來放棄了CVT
我想應該是妥善率、故障率或維修便利性的問題吧??
或許那也是樓主問題的答案

台灣常聽到CVT效率差!加速不好!
應該是被強化的刻板印象而不是事實
以前lancer用CVT好像就沒看到人在大力批評??
h942142 wrote:
很簡單啊..就一個平...(恕刪)


先不說身體誠不誠實
現實條件就是這麼殘酷
例如我家裡狀況就是持手排駕照的沒幾個
再加上現在買車越來越傾向全家人共用
最基本就必須考慮到其他不能開手排的人
甚至要考慮到少開車的也要能輕鬆上手
例如說福斯有幾款車子
大燈開關不在方向燈撥桿上的
真的就有些人不知道要在哪裡開大燈

但也好在我家裡的Fit至少有換檔撥片
沒手排可開,也可以撥換檔撥片爽一下
86是後輪驅動,變速箱是直的,其實嚴格來講也可用Subrau的CVT,但其實86這台車本來就是Toyota,Toyota只用愛信變速箱,愛信沒有直的CVT變速箱,只有橫置的CVT自然用不了。

所以如果搞清楚變速箱有橫跟直了,就比較容易了解為什麼高價車都用AT,直的變速箱多半是後輪傳動,Audi A4以上雖然是前輪傳動,但還是縱置引擎,縱置引擎帶後輪驅動的好處就是不用管前輪驅動的極限,以今天來講,前輪驅動大概也就是350匹馬力,後輪就沒有這個限制,所以高價車尤其是BMW、Audi、Benz,還有少數的Lexus,都是後輪傳動,而且都有考慮大馬力的需求,所以變速箱也就都用能承受大扭矩的AT或者DCT,CVT雖然這幾年有很大進步,但對扭矩的承受力還是低很多,也就用在小排氣量的引擎上面了。

大家如果去注意最近幾年的2.0T 4缸渦輪直噴引擎,會發現大家不約而同的都把最大扭力設在350Nm,因為多半這個尺寸的變速箱設計的最大扭力就是350....目前已經慢慢的有400Nm變速箱問世,但因為比較新,成本也都高一點。
ThomasLin wrote:
86是後輪驅動,變...(恕刪)

若說到扭力限制
請看我樓上提供的Audi A6的資料
A6 3.0TDI 扭力高達400Nm還是有用CVT作為變速箱
這是2014是5年前的事

而DCT不是每個扭力承受限制都很大
像乾式7速的DSG DQ200
扭力最大承受好像就是250Nm
端看變速箱設計時考慮使用的對象吧?

而CVT也不是只有一種形式的CVT
各家有很多不同的設計
對扭力承受,打滑程度都不盡相同
全部混在一起說蠻奇怪的

Cloudy Shiau wrote:
若說到扭力限制
請看我樓上提供的Audi A6的資料
A6 3.0TDI 扭力高達400Nm還是有用CVT作為變速箱
這是2014是5年前的事
而DCT不是每個扭力承受限制都很大
像乾式7速的DSG DQ200
扭力最大承受好像就是250Nm
端看變速箱設計時考慮使用的對象吧?
而CVT也不是只有一種形式的CVT
各家有很多不同的設計
對扭力承受,打滑程度都不盡相同
全部混在一起說蠻奇怪的


其實不奇怪,每種變速箱都有其特性,以前還有大扭力的CVT,但現在Audi已經不用了,Nissan還有,其實以前大扭力CVT的作法都是在低速限制引擎出力扭力,等上了速度以後才恢復到最大扭力,這也是為什麼現在Toyota的新CVT開始在低速加一組齒輪,不然低速狀態限制引擎,對熱效率影響很大,就你引擎再好,還必須遷就變速箱。

另外DSG基本上就是個手排變速箱,所以任何扭力都沒問題,為了成本問題自然就衍生很多不同扭力限制的版本,但CVT現在基本上就是給低排量引擎用,只剩下Nissan還有對應350Nm以上的CVT,其實這跟各家的策略不一樣也有關係,Nissan的變速箱供應商是Jatco,Toyota是Aisin,Jatco強項就是CVT,AT基本被Aisin、ZF壟斷了,本田以前的平行軸變速箱在行星齒輪的壯大下也早就退出市場,現在本田也在想辦法,甚至只能用ZF的9AT擋一下,每種技術還是有一定運用範圍。

ThomasLin wrote:
其實不奇怪,每種變...(恕刪)

我有點好奇
上面提到的A6 3.0TDI
引擎最大扭力是400Nm (1250-3500rpm)
這顆引擎最大扭力在轉速1250rpm就生成
而像現在subaru WRX 2.0手排和CVT的引擎輸出都相同
最大扭力都相同在2400rpm就出現
扭力也有350Nm
引擎輸出上看不到什麼限制或調整吧?
如果你說的意思是
最大扭力是全油門的引擎輸出這不會等於輪上輸出或低油門輸出
那不知道哪裡資料有提到[大扭力CVT的作法都是在低速限制引擎出力扭力]??
分享一下吧?

DCT是手排為主沒錯
但是連手排都會有扭力限制吧?
不是什麼大扭力都可以
如果只說手排為主就什麼扭力都可以
那不同DSG有不同扭力限制是怎麼一回事??
扭力限制不只是考慮打滑的問題而已吧?

市售車的例子
應該可說明CVT仍然有辦法搭配扭力不小的引擎
至於如果是因為這樣搭配造成其他的後續的問題(如故障率高)
那應該不是扭力限制造成CVT的限制吧?
350Nm(35.7kg/m)對大多數車輛應該算夠用

Cloudy Shiau wrote:
我有點好奇上面提到...(恕刪)


在subaru討論版不少WRX的CVT掛掉例子

就是因為這樣不敢碰這台車..

Cloudy Shiau wrote:
我有點好奇
上面提到的A6 3.0TDI
引擎最大扭力是400Nm (1250-3500rpm)
這顆引擎最大扭力在轉速1250rpm就生成
而像現在subaru WRX 2.0手排和CVT的引擎輸出都相同
最大扭力都相同在2400rpm就出現
扭力也有350Nm
引擎輸出上看不到什麼限制或調整吧?
如果你說的意思是
最大扭力是全油門的引擎輸出這不會等於輪上輸出或低油門輸出
那不知道哪裡資料有提到[大扭力CVT的作法都是在低速限制引擎出力扭力]??
分享一下吧?


你看到車廠公布的最大扭力跟馬力都是在油門全開的情形下測到的,所以你油門沒有踩到底,引擎是達不到這個數字的。所以多數車廠,在設定起步的時候,利用電子油門開度來限制低速的扭力。這個其實很簡單,很多媒體測試加速的時候,都是煞車踩到底,然後油門也到底,但不同變速箱在這個時候的轉速就不一樣,這個時候其實就已經開始限制了,等到轉速上去,也開始解除這個限制,這些設定都是很正常的設定,就跟你ESP做動的時候,系統會叫引擎斷油一樣,都是一種工況設定,對一般老百姓一點感覺都沒有的。

Cloudy Shiau wrote:
DCT是手排為主沒錯
但是連手排都會有扭力限制吧?
不是什麼大扭力都可以
如果只說手排為主就什麼扭力都可以
那不同DSG有不同扭力限制是怎麼一回事??
扭力限制不只是考慮打滑的問題而已吧?
市售車的例子
應該可說明CVT仍然有辦法搭配扭力不小的引擎
至於如果是因為這樣搭配造成其他的後續的問題(如故障率高)
那應該不是扭力限制造成CVT的限制吧?
350Nm(35.7kg/m)對大多數車輛應該算夠用

這個你誤解我的意思了,我指的是手排變速箱這個結構可以應用在任何的扭力輸出,不是指任何一個手排都能因應所有扭力。所以大卡車都用手排,現在開始有AT了,但絕對不會有鋼帶CVT,因為CVT沒有辦法應付低速高扭力這個工況。變速箱的扭力限制就2個關鍵點,離合器跟齒輪,齒輪多大扭力都能承受,只要你評估要承受多少扭力選用多強的齒輪就可以,離合器也一樣,但CVT因為結構,雖然可以用液體扭力變換器來應付大扭力,但用鋼帶就很難,Nissan前幾年嘗試用2個渦形齒輪來達成鋼帶一樣CVT的效果,但後來也沒見量產,我估計在耐用度或者量產的可行性有點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