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聲問,沒停車位為何要買車?

我家在鄉下,家裏停個3台車不是問題,
但我開車到台北辦事,我能把停車位給開過去?
White bear
你的車不會長期停在台北,再更狠一點,對外地的車子課進城稅[^++^]
摳男道爾 wrote:
我家在鄉下,家裏停個3(恕刪)


沒有付費停車場是嗎?
摳男道爾 wrote:
我家在鄉下,家裏停個3台車不是問題,
但我開車到台北辦事,我能把停車位給開過去?

什麼樣邏輯思考的人才會有這種問題?

相反的問你,

當臺北在地人把路邊臨時停車格當固定停車位使用,

你來臺北辦事結果找不到路邊臨時停車位,

只能停離你要辦事地點距離500~1000公尺的停車場,

你辦事情只要3分鐘,

結果光從停車場到辦事的地方要走10分鐘,

來回20分鐘

這樣是合邏輯的嗎?
一MFT一
邏輯不通的一堆~那位真的哈哈[rock]
superwjj
真的啊!很多人邏輯不通,常會被一些有心人洗腦
我印象從我國中開始我爸買了一台豐田就開始租車位(6000/月)
到現在大概16年了還是租了車位停車
花了超過百萬以上的停車費
停車的錢早已超過車價了,但住在公寓就是如此怨不了別人
與其一天到晚亂停或是停別人家門口還要擔心別人家要出門我們要去移車
還不如安心找個位子停放
但就是很多人做不到這點我也很疑惑,明明就知道車位不一定有或是沒固定車位也要買車
真的不知道在想甚麼
一MFT一
自私呀~還有晚上下班停免費~白天停公司補助~假日又不用收費~算得很精呢~
john0002 wrote:
看這次水災有感,沒停(恕刪)

因為自私呀~
反正停路邊就好~殊不知大家都停路邊,導致臨停的沒位置,駕駛為了停車慢速找車位,缺德的就直接違停~
然後吵一下車位不夠~政府又在奇怪的地方畫更多小車格~交通不亂才怪
因為可以違規停車免付停車費啊
人家就是覺得有地方停車才買的啊,台灣許多巷道不管大小,最後大多只會剩下一部車小心翼翼勉強可以通過的寬度,不少原來是雙車道的馬路,路邊因為開闢出停車格,變成一個半車道,兩車並行必然要跨線行駛,這些不都成了附近居民的停車位? 現在城市一個停車位至少200萬以上,佔用巷道停車免費,佔用路邊停車晚上8點以後也是免費,還有許多收費低廉的公有停車場可以月租, 台灣的停車規劃,法規的訂定和執行顯然是落後的,譬如城市和區域基於交通和人口的住宅停車場車位數配比,我兩年前買的台北市70坪住宅居然每戶只配“一個”停車位,而且我詢問過這個知名大建商是沒有違規的,而我在20年前大陸珠海買的房子(65坪),該社區每戶配額兩個車位,還配備一些訪客臨時收費停車位,我買了3個,社區內空了不少車位可以出租,到我賣掉房子那時車位從8.8萬草紙漲到50萬還一位難求(珠海市政府在該區取消了很多路邊停車位闢為綠化人行道),10年前在隔壁新建社區買第二個房子(2百多平方米,70多坪,社區最大面積的房型),那個萬科社區平均每戶是2.5個車位,我買了2個,也規劃了差不多20個訪客臨時停車位,而現在台北市新買的房子我居然只能買一個停車位,我買的是一層一戶五層建築,一樓是4個車位停車場,總共一棟4戶,一戶只能買一個車位,問題是現在經濟條件可以的家庭只有一輛車的機率很低,我至少需要兩個車位,所以建商把同社區隔壁棟重疊別墅的一個車位賣給我,像這種只有平均一個多車位的社區居然也合法,單棟甚至只有1比1車位,我們的都市建築車位配比數也太落伍了。
政策法規之外,路邊停車收費方式還停留在人工開單,半小時巡邏開一次,而且停車費比起停車困難度以及車位價格真的太低,算是相當的落後。我之前在紐西蘭奧克蘭,市中心的地段有不少臨時停車格,限停5分鐘和10分鐘不等,路邊是收費投幣機,限制一次最多2小時,附近有民間興建的大型立體停車場,但收費比路邊臨時停車高不少,不過沒有時間限制生意也很不錯,維持個八九成左右也不會停不到,路邊車位沒有付費或超過時間機器顯示明顯,有人員巡邏開違規罰單,幾乎沒有僥倖機會,可能只需要台灣人工收費的十分之一人力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停車管理。
買好後才發現忘了買車位
這話題三不五時出來
上次那個柯 P也提了這個
結果被砲得要死

日本車庫法又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實施

轉載
一、訂車時必須提出「停車位證明書」,由車主居住地警察機關開立。

二、停車位未必要購買,租用也行。

三、早期規定停車位與居住地距離為 500 公尺,後來修改為 2 公里。

四、實施區域為東京在內的六大都會地區。

五、早期購買輕型汽車( K Car )不受此法限制,後來取消。
獅子飛鏢+高級日產+斜H+藍白螺旋槳。別嘴~跑一下就知道,戰韓酸94爽
爸爸一台, 媽媽一台, 兒子女兒看有幾個就幾台

房子那麼貴,全住一起不用買房,那多出來的錢要幹麻,當然是買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