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條
汽車行駛至交岔路口,其行進、轉彎,應依下列規定:
四、右轉彎時,應距交岔路口三十公尺前顯示方向燈或手勢,換入外側車道、右轉車道或慢車道,駛至路口後再行右轉。但由慢車道右轉彎時應於距交岔路口三十至六十公尺處,換入慢車道。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第 48 條
汽車駕駛人轉彎或變換車道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一千八百元以下罰鍰:
四、在多車道右轉彎,不先駛入外側車道,或多車道左轉彎,不先駛入內側車道。
-------------------
法規雖然寫這樣,聯結車車身太長也沒辦法在外側車道右轉彎。
一般車輛要先切到外側車道(慢車道)才能右轉彎,在快車道右轉彎(無禁制標誌標線者)要先禮讓慢車道車輛。
偏偏台灣愛用車種分流,再把慢車道畫得很窄,就算自小客也不見得可以正常行駛。
到現在還是有機車駕駛會有普重機不能行駛快車道,或汽車不能行駛慢車道的觀念。
聯結車駕駛太有自信用吃滿空間的方式,與影片中的速度右轉彎,疏忽掉外側車道會有其他車輛的可能。
69樓提供的街景圖看起來路口空間足夠,可將車頭開至接近(甚至超越)路口中心處,再開始直角轉彎減少內輪差,方向燈開啟的時間越早越好,此影片中可看見機車已經在車側時方向燈才亮起,較不易察覺,可做反應的時間也較短。
HugeDick wrote:
別鬧了好嗎,台灣機車...(恕刪)
有想過一個問題嗎?
日本是汽機車生產大國,人口是台灣的五倍,為什麼國內機車銷售量甚至贏過日本?

因為台灣的交通過於方便及隨便,才會導致機車數量這麼高
日本開始限制車道數量,最終目的是減少私人車輛的數目
日本的交通處處限制,藉此減少私人車輛,光駕照難度就高出許多
好的政策各國會互相效仿,二段式左轉跟禁行機車,有哪個國家在效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