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上週在華陰街深夜停車,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停車位(紅圈處),趕緊拉著行李箱去京站搭車。
上週回台北的時候,發現歐都敗(10年車)不見了,那時還想說終於有機會換新車。
找了好一會兒,才發現旁邊(藍圈處)有一段粉筆字,上面寫著電話號碼,跟"合江拖吊場"。
這算什麼?只能先拍一張事後照留念。

好在台北交通網四通八達,只得拖著一堆行李,來到合江拖吊場,只見繳費處排隊等候的人好多。
越想越不對勁,繳費的時候問了那位小姐,調照片的程序、以及相關申訴的管道。
因為平常很少看電視,直到這時候才想到一件事:我的車被人移動了!
繳完贖款之後,一回到家立刻上網搜尋相關新聞,這才發現一堆苦主也遇到這種事情。
相關的反制方法也大同小異,大多是停車時先拍照。
但比較正向的方法,多是向市長信箱或該管單位(市政府警察局交通隊)申訴。
台北市民e點通:http://www.e-services.taipei.gov.tw/
現下收到市警局回信,同意本人所述內容,將辦理返回罰款。
接下來,我想將這個申訴案件反應到市長信箱。
機車族對於大台北的貢獻,對這些官員來說,除了交通混亂,還有什麼?
這些人也許是撐起底層消費的一份子,對台北的經濟總有那麼一丁點幫助吧?!
取消機車停車格、汽機車分流、.....等,在台北恐怕只有行人才會覺得是幸福城市。(歪國仁:有嗎?)
從google及M01查到的相關新聞事件看來,這類事情的發生也不是一天兩天。
用黃色安全錐來限制一格一車,應該是最有效的方法,或者有其他更佳的方法。
該說的、該討論的都已經夠了,卻不見交通權責官員有進一步的作為。
路邊停放機車還得先拍照,那誰還敢將機車停放在最邊緣的停車格,真是自找麻煩。
對於停車時拍照這點,有拍有機會,但是這無法證明什麼。
機車族的無奈,有申訴有機會,但是這不會每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