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前方正負30度撞擊潰縮機構可行性

這幾天看到機車騎士撞擊後飛出受傷場景,真是怵目驚心,
各種減少或降低傷害的主動或被動技術, 車商都憑商業良心研發推廣,
增進我們周邊親友安全,
<駕駛道德及道路設計缺失不在本版討論>

以汽車為例,前方正負30度撞擊潰縮機構已經融入車體設計多年,
現在應該沒有撞擊測試沒通過,而能上市的車子吧,
而機車前方結構只有車頭,輪胎及轉向機構,
車頭及輪胎吸收正面撞擊力道有限,
故若轉向機構能設計成可潰縮,吸收撞擊力量,
則騎士彈飛的速度將可大為降低,
因能量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降低一半的撞擊能量,能減少75%的騎士彈飛速度,
只要騎士能留在車上,各種外傷及二次碾壓的機會將大大降低,
或換一個角度思考,時速60公里與時速20公里撞上硬物的後果,差別不難想像吧,

唯汽車有大量的空間容納各種主動,被動機構,
機車則只有近乎垂直的轉向機構,故撞擊能量經>輪胎>轉向機構>吸收並折斷,
可能需要主動裝置(如小型炸藥)輔助才能達成,
不過機車質量遠小於汽車,所以可能性還是很高,

至於側撞,擦撞及撞擊後失控慣性側翻,看更多的汽車科技能否應用於機車上(ie ESP,SRS..),
期待車商在強調機車操控,品質以外,也能注意被動安全研發,

純有感而發,
車子的方向機

有很大的長度可以做潰縮的機構

機車沒有



小弟認為這點 機車就算做出潰縮也沒什麼效果
況且
大部分的機車騎士 不是因為撞上自己的車受傷吧..
而是別人的車


另外 srs只會讓駕駛起飛而已 沒什麼用

因為也沒有安全帶

lksj wrote:
只要騎士能留在車上,各種外傷及二次碾壓的機會將大大降低,
...(恕刪)


強烈懷疑樓主沒騎過車. 牛頓力學也沒讀熟

至少Moto GP也該看過吧.....(不過台灣的直播越來越少了)

人車分離絕對是比你綁在摩托車上安全. 至於你說飛出去被後車輾過,那是兩碼子的事情.

摩托車用正面去撞擊,想要人不要飛太高,最基本的要從駕駛坐姿著手

lksj wrote:
這幾天看到機車騎士撞擊後飛出受傷場景,真是怵目驚心,
各種減少或降低傷害的主動或被動技術, 車商都憑商業良心研發推廣,
增進我們周邊親友安全,
<駕駛道德及道路設計缺失不在本版討論>

以汽車為例,前方正負30度撞擊潰縮機構已經融入車體設計多年,
現在應該沒有撞擊測試沒通過,而能上市的車子吧,
而機車前方結構只有車頭,輪胎及轉向機構,
車頭及輪胎吸收正面撞擊力道有限,
故若轉向機構能設計成可潰縮,吸收撞擊力量,
則騎士彈飛的速度將可大為降低,
因能量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降低一半的撞擊能量,能減少75%的騎士彈飛速度,
只要騎士能留在車上,各種外傷及二次碾壓的機會將大大降低,
或換一個角度思考,時速60公里與時速20公里撞上硬物的後果,差別不難想像吧,

唯汽車有大量的空間容納各種主動,被動機構,
機車則只有近乎垂直的轉向機構,故撞擊能量經>輪胎>轉向機構>吸收並折斷,
可能需要主動裝置(如小型炸藥)輔助才能達成,
不過機車質量遠小於汽車,所以可能性還是很高,

至於側撞,擦撞及撞擊後失控慣性側翻,看更多的汽車科技能否應用於機車上(ie ESP,SRS..),
期待車商在強調機車操控,品質以外,也能注意被動安全研發,

純有感而發,

這是哪一國的荒論?

galant0157 wrote:
這是哪一國的荒論?...(恕刪)


四輪開太久就會這樣,別驚訝
無言.......就算車子有潰縮,人還是會飛出去!
機車座椅加裝安全帶機構之可行性

至於小型炸彈的話
可以利用坦克裝甲使用的反應裝甲!
撞擊瞬間引爆,藉此抵銷衝擊力道

這是一個更值得討論的議題
裝個彈射坐椅好不好?
一撞到瞬間升空
有意思
不過我想潰縮是次要的
任何物品都會潰縮
要減輕衝擊&防飛
就是要減緩減速度
機車可以把車頭延長1公尺
就能潰縮.有足夠的緩衝空間.不會突然停止
或把車加重1公噸
也能減緩減速度
也許未來的科技可以達成樓主的願望啦~

不過有在騎車的就知道,一但車禍發生,人車分離才是最安全的,雖然平常號稱小老婆,但是當你轉倒的時候,請盡量踹你車子一腳,把它踢遠遠的~

老婆可以再娶,命只有一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