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國三田寮段那起車禍,有人認為是現在很多車門都用六角鎖,受到猛烈撞擊後會因為變形而無法開啟車門逃生,車內四個人就是這樣逃不出來而死的。

真的有必要使用六角鎖來當固定車門的裝置嗎?是否當初只有整體的設計沒有注意到緊急逃生的狀況嗎??
文章關鍵字
我覺得應該設計成像飛機一樣
按鈕一按就整台車解體,然後四張椅子彈射出去


不過我的車還是用一般的六角鎖就可以了
現在六角鎖很多關鍵零件都改用塑膠做的, 應該跟這件事有關....
油箱撞破燒起來應該是一瞬間,bmw連引擎都還沒移位,鋼型啊。
google一下就知道 六角鎖一敲就開了..

那那篇新聞出現的原因....我論這篇會被回收?
這篇新聞左看右看,
都沒辦法和六角中控鎖聯想在一起。

油箱都直接撞爆,
難不成汽油會像鞭炮的引線一樣慢慢燒?

----------------------------
安全氣囊爆開時,是不是會阻礙駕駛和乘客逃生?
怎不說現在很多車主都想要行車自動上鎖功能(速控鎖)當意外發生後~一時手忙腳亂,也忘記要開鎖,就這樣發生悲劇...
但是日本車有設計受到撞擊時警示燈自動閃爍,以及門鎖自動解除,所以不用怕速控鎖的問題!
而歐系車則是車內門把拉兩下就能開鎖並開門(第一下開鎖,第二下開門)
(但台灣日系車廠有沒有拿掉這個模組,我就不知道了!)

但是這台車其實根本是完全沒機會能逃出,後車直接幹破前車油箱,再拖行摩擦一定有金屬火花,一下就燒起來了...

那部6系列的駕駛,應該要判謀殺,直接死刑才是!
車,是買來騎or開,不是買來修的...但是我怎麼常常在修車啊?!

mcb wrote:
但是這台車其實根本是完全沒機會能逃出...(恕刪)

對了,
前面被追撞的是 M 牌的那輛 1.6 小車嗎?
不是,看起來是Toyota Yaris,不是S跟G版的,鋁圈不同...
我在想FIT的中置油箱或許在這種撞擊下還有機會保持完整(但車身剛性...我就不知道了)

新聞說出隧道後兩部車速度差約30km/h,但後車加速能力應該有機會能在如此距離內拉大到60~80km/h以上
(也就是嚴重超速了)

R.I.P.
車,是買來騎or開,不是買來修的...但是我怎麼常常在修車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