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了扶持小汽車工業,忽略大眾運輸系統的發展。可是小汽車昂貴,無法普及,乃扶持小型機車(150cc以下)工業,讓一般大眾可以自力解決交通需求。台灣過度依賴自有運輸工具,偏廢大眾運輸系統,駕駛執照輕易取得,自有運輸工具數量龐大,道路系統無法負荷,這才導致交通亂象。
日本地小人稠並且欠缺石化燃料資源,因此建構完整周全的大眾運輸系統,抑制自有運輸工具的成長。
台灣同日本一樣,地小人稠並且欠缺石化燃料資源,卻過度依賴自有運輸工具,偏廢大眾運輸系統。
台灣買小汽車不用準備停車位,隨處亂停,美齊名為停車方便;小汽車工業只能內銷無能外銷,美齊名為發展產業。
為了扶持小汽車工業,忽略大眾運輸系統的發展,為了解決一般大眾的交通需求,扶持小型機車(150cc以下)工業。
小型機車是帳棚,小汽車是透天別墅,公車是公寓,捷運是電梯大樓。
為了賣透天別墅,所以不主推公寓和電梯大樓。可是一般人買不起透天別墅,所以大量提供帳棚。
睡慣睡袋、帳棚,不想公寓、大樓了。
Terrencesylphy wrote:
台灣為了扶持小汽車工業,忽略大眾運輸系統的發展。可是小汽車昂貴,無法普及,乃扶持小型機車(150cc以下)工業,讓一般大眾可以自力解決交通需求。台灣過度依賴自有運輸工具,偏廢大眾運輸系統,駕駛執照輕易取得,自有運輸工具數量龐大,道路系統無法負荷,這才導致交通亂象。
日本地小人稠並且欠缺石化燃料資源,因此建構完整周全的大眾運輸系統,抑制自有運輸工具的成長。
台灣同日本一樣,地小人稠並且欠缺石化燃料資源,卻過度依賴自有運輸工具,偏廢大眾運輸系統。
台灣買小汽車不用準備停車位,隨處亂停,美齊名為停車方便;小汽車工業只能內銷無能外銷,美齊名為發展產業。
為了扶持小汽車工業,忽略大眾運輸系統的發展,為了解決一般大眾的交通需求,扶持小型機車(150cc以下)工業。
小型機車是帳棚,小汽車是透天別墅,公車是公寓,捷運是電梯大樓。
為了賣透天別墅,所以不主推公寓和電梯大樓。可是一般人買不起透天別墅,所以大量提供帳棚。
睡慣睡袋、帳棚,不想公寓、大樓了。
奇怪的邏輯?
一般人買不起汽車,所以買機車?
"睡慣睡袋、帳棚,不想公寓、大樓了"
也許時間及金錢對樓主來說不算甚麼?
小弟每天騎車上班,來回油錢約$35元,單趟時間約25分
如果坐捷運上班,走路到捷運站約25分,坐捷運約15分,出捷運到公司約25分
捷運車票25元/趟
真羨慕有錢又有時間的人.
年少時都會買機車, 因為便宜,在馬路上胚來胚去很過癮
可是機車是肉包鐵, 一擦撞就受傷, 下雨天還要林雨
年紀漸長的人,開始體驗生命的可貴,
沒錢的人,買便宜的國產小車,用鐵包肉來買安全
有錢的人,買進口車, 用錢來換取 安全,舒適,性能,地位象徵......
生了小朋友的父母, 買車來當家庭出遊的工具,
這些都是機車無法提供的,
汽機車不可能無限制成長下去,台灣馬路就這麼多,
只能在所有的需求裡取得平衡就很不錯了.
機車方便是不錯, 它的功能性畢竟有限, 無法完全取代汽車,公車,捷運.
就看你要在車陣裡冒生命危險,呼吸煙塵 還是搭乾淨舒適的捷運,完全各取所需.
這個恐怖平衡 不知可以撐到何時.
DBGJPR wrote:
年紀漸長的人,開始體驗生命的可貴,
沒錢的人,買便宜的國產小車,用鐵包肉來買安全
有錢的人,買進口車, 用錢來換取 安全,舒適,性能,地位象徵......
生了小朋友的父母, 買車來當家庭出遊的工具,
這些都是機車無法提供的,
機車不安全,鼓勵大家買汽車?
DBGJPR wrote:
年少時都會買機車, 因為便宜,在馬路上胚來胚去很過癮
可是機車是肉包鐵, 一擦撞就受傷, 下雨天還要林雨
不然大家都買車嗎?
DBGJPR wrote:
機車便宜 所以兩千三百萬人 每個人買一台機車? 馬路還能走嗎?
大家都買機車,會嫌沒路走,買汽車就不會沒路走?
坐大眾運輸工具?
不知道住市中心以外的人聽到會不會大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