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車輛違規行駛路肩,是你,你會檢舉嗎?請問為什麼?

先聲明,這篇文章只是想來問問大家的意見,

1. 該路段為上下班易壅塞路段 (當天因為前方車禍,特別塞)
2. 該路段已確認並非路肩開放時間
3. 大量車輛違規~大概17台左右吧

請不用回:想檢舉就檢舉~講這麼多
我只是想討論一下檢舉與否的優缺點

我自己不想檢舉原因如下:
1. 有人可能趕上班,或者有急事,不得已只好走路肩兼插隊,3000塊罰金可能對他來說要工作很多天
2. 只是行駛路肩,不是危險駕駛,不太會有什麼危害
3. 反正就是會有人貪圖方便,小惡而已,沒必要花心力去管他
4. 夜路走多會遇到鬼,路肩走多會遇到馬,紅斑馬總有一天等到你
5. 自己不要走路肩就好了,你管別人怎麼做,又沒影響到你

但想檢舉的原因是
1. 大家乖乖排隊,就你要違規,罰你應該,不罰你悲哀
2. 如果路肩上有拋錨車,非常危險
3. 當錯誤的行為不會被受罰,以後只會越來越多
4. 上面第五點,其實有影響到我,因為很多人是在閘道就走路肩插隊.

不知道大家的意見是?
ps. 如果是那種講不出原因的,或者要來漫罵的,可以省了,我只是想討論而已,謝謝
文章關鍵字
我想你自已也提到了不想檢舉的原因

很多人就是看準了你不想檢舉的原因而違規

而不是真的是有急事的

如果對他們說真的是急事,那我想他收到那3000的罰單,自已也沒啥話好說

就像很多人放假時,都是一分鐘幾十萬上下的,所以常常在假日來違規

我想為了交通可以更好,你是應該要檢舉的,你不檢舉

那些人就會想說,我上次偷開路肩,還不是沒被罰

下次也這樣好了

如果你檢舉,下次那些人就不敢在開路肩了,或是敢開的也會少掉一半

這樣不是更好嗎

我想很多檢舉達人只是為了一個信念,就是讓交通更好

檢舉多,錢又不是在我們口袋

如果前面塞住(車禍)
而一堆車走這邊
基本上我是不會檢舉

或是前面車流流速慢到20以下這種的,而有些人就會開路肩過去
我也是不會檢舉

不為什麼

1、麻煩
2、趕時間趕路的危險性很高的,祝他好運(別出事,別被捉)。
3、我車線道緩慢,基本上路肩都是一線衝過來,這時突然切過去也是挺危險的。
4、路肩常有「怪東西」,輪台皮,傢俱、狗狗、鐵鍬…什麼都有可能有,或故障車,而且路肩的路幅其實偏小,多走多麻煩,到時還切不回來,因為前面整個塞…
5、一台走沒什麼,二台沒什麼,好幾台都在過時連我都心動了只差沒行動而已,我有什麼資格舉別人= =,我只是比別人還怕被開罰單的傢伙,不表示我比別人「正義」
針對本題的話
我大概不會檢舉,前方發生事故造成回堵,我相信會走路肩的一定不是少數
雖然我仍是乖乖排隊

如果是平常,走路肩一定是刻意的少數
這種被檢舉也沒什麼好抱怨的

在一般狀況下,只要不會造成他人困擾的,基本上我是無視
但太顯眼、太白目、太自我那種,不被檢舉過是不會乖的

以上也是針對主題來回覆,雖然我根本還沒買記錄器
行動零一 wrote:
先聲明,這篇文章只是...(恕刪)


檢舉是每個人的權利

走路肩的同時

就要有收罰單的準備

別把 違規逞罰 的責任

丟給檢舉者!( 不是義務,違規者愛找藉口又如何 )


還有,走路肩 是 4000 元,別再用錯誤訊息!






那你相信這十七台平常就是守規的駕駛嗎?
我是不怎信啦,看來只不是過是投機而已
當然檢舉

贊成檢舉
這樣對守法的人才公平
趕時間? OK啊
"時間就是金錢"聽過吧?

曾經一次檢舉過同一個路段同一個時段走路肩的共25輛
通常有一輛開始帶頭違規就會有很多人跟著違規
我會檢舉
不過行車紀錄器只有錄正前方能錄清楚
隔壁車道很難錄到車牌

只檢舉過一次
大白天在內湖要下堤頂

有些我覺得車牌都快看不清楚了
我把影片放youtube
順便把影片速度調最慢
一連檢舉十台車
沒想到承辦人員居然全部都開單
(原本預期會以幾台車 車牌模糊不舉發)
I love Vancouver!
因為我不能保證我自己是個全然守法的人

因此不會患有行車紀錄器大頭症

簡單吧

等哪天我昇華了

保證自己絕不做違法的事情

我再來檢舉

檢舉違規車輛,是為了喚醒大家對法規的重視
唯有大家重視法規,才能推動政府把法規規劃的更完善
若執法者選擇性執法或是根本不執法,民眾當然也是選擇性守法囉。

我不支持"檢舉者自身不可以有任何違規"的說法。違規就會有可能影響他人,就是有可能被檢舉。
檢舉是很麻煩,而且沒有獎金的,人家願意花時間幫你拍照,一定是你某方面上有影響到他人,
而這個影響,不管事大事小,在法規上有規定罰則的。

每個人都可以同時是違規者跟檢舉者,但違規就有被罰的風險

很多樓的朋友也提到,走路肩很危險,違規的人當然要考慮這個風險
無視/體諒的朋友們想想,難道這些風險不會轉嫁到你們身上嗎?
輕則碎石彈起打壞你烤漆,重則閃車造成擦撞。

而這些車輛遲早要併回主線,那守規則的駕駛人不就要塞更久嗎?

希望大家能重視法規,而法規或交通設施不完善的地方,可以理性討論,對政府提出建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