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肩開放都寫得很清楚,很多開放路段都寫著"限下交流道小客車",不是讓你自以為聰明用來快速通行跟超車的。明知道自己不是要下交流道,也不願早點找機會切回去,硬是要等最後一刻才急停硬插回正常車道,那就只好送你罰單了~自以為聰明又不顧後車安全,那就付快速通行費用吧!這路段應該很多人都很熟,就是國一往南從內湖成功路匝道到建國北路匝道這段路肩,把他當快速通行的車真的很多。第一次檢舉這種違規是因為這輛車一路有機會切回去,但就是硬要等最後一刻才急煞硬切一輛起步比較慢的遊覽車... 不但造成跟在他後面的車子跟著急煞,連遊覽車都很危險... 只好請他貢獻國庫一些快速通行費了~
RoamingTourist wrote:路肩開放都寫得很清楚,很多開放路段都寫著"限下交流道小客車",不是讓你自以為聰明用來快速通行跟超車的。明知道自己不是要下交流道,也不願早點找機會切回去,硬是要等最後一刻才急停硬插回正常車道,那就只好送你罰單了~自以為聰明又不顧後車安全,那就付快速通行費用吧! 以前路肩開放"限小型車",所以大車不能走。現在多了"限下交流道小型車",所以非下交流道小型車也不能走。
這個"限下交流道小客車"才可行駛路肩的規定有些爭議車主可以反駁說:我本來是要下交流道的,但忽然想到要去xxx,所以才切回主線開放路肩原本的美意是紓解車流,限制下交流道的才可用有點失去意義,取締上也有難度我覺得可以在接近交流道的位置,設置"行駛路肩禁止變換車道"要不然假日時從"新豐"一直到"五楊高架"入口的開放路肩就失去意義了
cwh0128 wrote:車主可以反駁說:我本來是要下交流道的,但忽然想到要去xxx,所以才切回主線 上述的理由如果可以辯駁成功,那些最後一刻才跨越槽化區下交流道的也可以說:我本來不要下交流道的,但忽然想到要去xxx,所以才切入匝道。依此類推,很多違規都罰不到了。
這個交流道很危險,路肩有開放不提早進去排隊,行駛中線車道的車輛往往都切不進交流道,有時就大辣辣的給你檔在中線,後方的車都只能緊急煞車,因為只剩內線車道一道能過,就只為了前方車要下交流道,好死不死這交流道又超堵的,吃過幾次悶虧現在都行駛內線車道了管他有沒有占用超車道,過了重慶在切迴中線車道就好了,常常緊急煞車跟占用內車道我寧可選擇在內車道行駛,這區段的交流道不知哪個天才設計的亂七八糟的
我以前大學工讀在東湖實習我倒有印象牌子清楚寫開放路肩是針對要下交流道的車輛不過會當超車道用的人就真的不知他們腦袋在想啥因為甚麼時候會突然停下來都不知道(因為紅綠燈)而且我看過太多次這種錯過排隊時機,臨時切進去導致車禍的當然我可以猜是有人不想排太遠先從路肩切進外車道,再找地方切回路肩繼續排隊p.s:東湖交流道那個紅綠燈很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