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加油員在臉書爆廢公社PO文表示,26日遇到某校老師前來加油,表明要加「32公升的95汽油」,待加油完畢後依照儀表上的價格向老師收取919元的費用,但老師卻眉頭一皺,當場提出質疑「我加32公升應該是918塊,你們怎麼收我919元?」

加油員聞言後先是一愣,看了加油機上儀表後旋即回覆「是919元沒錯啊!」老師大感不服,還當場拿出計算機,「怎麼可能,我算給你看,我教書那麼多年怎麼可能會算錯!」老師當場列出算式,「1公升的95汽油為28.7元,我加了32公升,應為28.7X32,等於918.4,後方小數點則應四捨五入,所以應付金額為918元,你們這樣是偷我的油!」

「這位老師在現場為了1塊錢亂了10分鐘,我實在看不下去了!」所幸加油員也非省油的燈,當下也立即列出算式與這位老師來場「數學&邏輯大Battle」,加油員表示,加油機最小的計算單位為「cc」,而加油機金額最小計算單位為「1元」。

加油員指出,在這兩者的前提之下,正確的油價計算方式應為「1公升的汽油÷當前油價=每1塊錢所能購得的汽油量;而每1塊錢的油量÷2=每塊錢的『進位點』,因此並非是單純的四捨五入,只要超過這個進位點,加油金額就會多1塊!」

「以這次老師加油為例」,加油員列出算式,「32公升的汽油X每公升油價28.7元=918.4元,因加油機金額最小計算單位為『1元』,所以無條件捨去,取整數為918元,918÷28.7=31.98公升;1塊錢÷28.7=每塊錢可以購得0.034公升的95汽油,0.034÷2=0.017,這0.017就是所謂的『進位點』,只要超過這個數字,就會進位1塊錢;而老師實際所加的32公升減掉31.98=0.02,超過0.017,因此進位變成919元。」

列完超複雜燒腦的算式之後,加油員驕傲地說「就算法是度量衡的檢測員教我的,所以請你付919元!不會算就別亂算,去爬個文好不好!」老師聽完當場啞口無言,愣了半晌才終於回過神來「……你…你叫什麼名字,我要去投訴你們!」

為避免網友看得霧煞煞,加油員文末還舉了「33公升」的例子補充算法,95汽油依照目前油價計算進為點為0.017,「因此若你加33公升的話,33X28.7=947.1,無條件捨去為947,947再÷28.7為32.99公升,因此33減32.99=0.01,未超過0.017所以不用進位,只要付947元!」

以前根本不知道加油的計算也以為只是單純的四捨五入竟然還有所謂的進位點
話說回來不過才一塊錢而已不是嗎?
文章關鍵字
光是停等紅綠燈浪費的汽油就不只1圓了。
開得起車卻還計較1圓,不是生性吝嗇就是錙銖必較者。
機器事會取代人力的,電腦會取代某些腦力,就算工讀生不會算,
還是要收儀表上面顯示的金額。

Latios_JP wrote:
一名加油員在臉書爆廢...(恕刪)


有位老師去買飲料也是跟鯛魚一樣,

買六送二,一直盧,說這樣就是只要付四杯的錢,

店員立即嗆說,

那老師,你買一送一就不用付錢哦,

最後,老師一樣去投訴。

Latios_JP wrote:
一名加油員在臉書爆...(恕刪)

有個老師也是這樣
去便利商店買一些東西,要求店員把每樣東西都個別打發票
還有加油的要加油員每一塊錢打一張發票
這樣才有比較大的機會賺棺材本
如果不從就會去投訴。

手機越來越智慧....使用者越來越智障!!
以下內容不代表挺此位老師。

俗話說:專家就是訓練有素的狗,
這類事情發生在老師身上很正常,
他們常常學有專精,並奉自己的專業為圭臬,
但發生生活上的規則與他們認知不同時,
要消除認知不平衡的狀態,
投訴找上層來好好討論,似乎也是一種方法,
倒也不一定要把投訴當成壞事,
搞不好這位老師還能把這度量衡的算法教給學生知道。
而且社會的進步本來就是由許多的懷疑開始。

一般人除非對該領域有興趣或者工作需求(如加油員),
否則大多很少去思考此類問題,
就算為了省一塊,加油員告訴你算法是這樣,
短時間內一般人大多也是一楞一楞的,默默接受了這結果,
而且我相信有極高的比例,過半數的人搞不好還看不懂加油員在算什麼!

併排停車必檢舉 wrote:
買六送二,一直盧,說這樣就是只要付四杯的錢


其實這些行銷用語,到台灣翻成中文後,我也一直覺得過於簡化,
例如:我曾經跟朋友在2家不同餐廳用餐,
第一家15+1,要付15人的錢16人可以用餐沒有問題。
第二家一樣說15+1,結帳時,第16人要付服務費。

第二家餐廳,朋友買單時跟櫃台人員在那裏算半天,又遇到不知道為什麼的服務人員,
只會說電腦計算的,行銷方案這二天才推出,他也不知道公司的設定有沒有錯,
我門口抽完菸才發現怎麼結帳那麼久,進去了解才請服務人員加1份服務費算看看,
才知道第16人要收服務費。

我覺得此類的行銷方案,小7可能每天接觸的客人多,解釋算是最詳細的,
有些還會附範例計算。
很多都是刷存在感的幻想編劇文

看看就好
我記得新聞報導有請中油解釋,金額小數點後是四捨五入,此次你被捨去,下次你可能被進位,應該不是版主說的算法吧??
Latios_JP wrote:
一名加油員在臉書爆廢公社PO文表示,26日遇到某校老師前來加油,表明要加「32公升的95汽油」,待加油完畢後依照儀表上的價格向老師收取919元的費用,但老師卻眉頭一皺,當場提出質疑「我加32公升應該是918塊,你們怎麼收我919元?」

加油員聞言後先是一愣,看了加油機上儀表後旋即回覆「是919元沒錯啊!」老師大感不服,還當場拿出計算機,「怎麼可能,我算給你看,我教書那麼多年怎麼可能會算錯!」老師當場列出算式,「1公升的95汽油為28.7元,我加了32公升,應為28.7X32,等於918.4,後方小數點則應四捨五入,所以應付金額為918元,你們這樣是偷我的油!」

「這位老師在現場為了1塊錢亂了10分鐘,我實在看不下去了!」所幸加油員也非省油的燈,當下也立即列出算式與這位老師來場「數學&邏輯大Battle」,加油員表示,加油機最小的計算單位為「cc」,而加油機金額最小計算單位為「1元」。

加油員指出,在這兩者的前提之下,正確的油價計算方式應為「1公升的汽油÷當前油價=每1塊錢所能購得的汽油量;而每1塊錢的油量÷2=每塊錢的『進位點』,因此並非是單純的四捨五入,只要超過這個進位點,加油金額就會多1塊!」

「以這次老師加油為例」,加油員列出算式,「32公升的汽油X每公升油價28.7元=918.4元,因加油機金額最小計算單位為『1元』,所以無條件捨去,取整數為918元,918÷28.7=31.98公升;1塊錢÷28.7=每塊錢可以購得0.034公升的95汽油,0.034÷2=0.017,這0.017就是所謂的『進位點』,只要超過這個數字,就會進位1塊錢;而老師實際所加的32公升減掉31.98=0.02,超過0.017,因此進位變成919元。」

列完超複雜燒腦的算式之後,加油員驕傲地說「就算法是度量衡的檢測員教我的,所以請你付919元!不會算就別亂算,去爬個文好不好!」老師聽完當場啞口無言,愣了半晌才終於回過神來「……你…你叫什麼名字,我要去投訴你們!」

為避免網友看得霧煞煞,加油員文末還舉了「33公升」的例子補充算法,95汽油依照目前油價計算進為點為0.017,「因此若你加33公升的話,33X28.7=947.1,無條件捨去為947,947再÷28.7為32.99公升,因此33減32.99=0.01,未超過0.017所以不用進位,只要付947元!」

以前根本不知道加油的計算也以為只是單純的四捨五入竟然還有所謂的進位點
話說回來不過才一塊錢而已不是嗎?...(恕刪)



不是一塊錢的問題!!

是自己權利受損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