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何謂「貼膏藥」修補法:就是不將路面舊的瀝青刨除,而是直接將新的瀝青鋪在上面。
之前在公共工程委員會網站反應某台一線路段凹凸不平,
該路段的路面已經貼膏藥修補法補了再補,
每次多下幾天雨坑洞就出籠了。
因此請他們修繕時不要再貼膏藥,
而是刨除後再鋪上新的瀝青。
今天接到自稱公路總局某公路段的一位先生回電說:
他們已接到這case,
但說:上述我說貼膏藥的方法我不懂所以才會這麼說,
然後開始解釋一堆。還怪我不是土木系畢業的不懂。
我說:若這麼好的話為什麼高速公路不用,日本、德國他們都要挖掘或刨除後才鋪,
那你們的技術比他們好喔。。
德國無限制高速公路怎麼不採用你們的方法呢?
他:無語...
我說:若真的這麼好,
不然請他們寫一下論文,我幫他們發表。
可能會是台灣No.1。。
真是見鬼了。
貼膏藥會比較好。
最後說:他們要跟上級報經費將該路段刨除重鋪。
忘記回他說:既然貼膏藥好,為什麼還要刨除。
看到交通部公路總局的專業人士是這麼無言的回答,
台灣的道路會平整才有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
他們貼膏藥都是用人工將瀝青鋪(倒)上去,
幾乎很多都是用人腳在那邊踩,
好一點才用小型震動機。
PS:電話中我問他哪裡畢業的,竟然說:成?土木系,我不相信。
不錯的學校怎麼會教出這種天才學生。
請問土木系畢業的大大,學校真的這麼教嗎???
CCL wrote:
某些路面上一些固定的坑洞, 總是會在幾天的大雨後又出現
那個是路基已經有缺陷了,單靠路面的瀝青根本撐不住,瀝青的作用只在於防水,避免水沖掉路基,真正在承受車輛重壓的是路基不是路面,只要路基完蛋了,路面怎麼重舖都沒用
貼膏藥其實不見得不好,不好的是台灣的道路施工方法,只要路基是好的,能把膏藥貼得跟原來一樣平的話其實沒什麼關係啊,問題就是連重舖都舖不平的情況下,......記得以前有一次公司外面的省道刨掉重舖,路就變得很平了,爽了幾個月後,中油來不知道幹了什麼事,把外側車道挖掉長長一條(起碼幾百公尺),後來重舖了之後,...我怎麼看都覺得只是砂土隨便填一填然後瀝青隨便倒上去就了事...偏偏我125又不能走內側,只好每天都在那邊閃......
Live long, and prosp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