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霧燈很夯,
翻一下手冊找霧燈開關,再檢查霧燈還有沒有作用,
驚覺我的霧燈不是黃色的。

google大神指示到對岸找答案,更發現了我是上世紀的人。
原文

霧燈,在低能見度條件下使用,必須擁有足夠的穿透力。在講霧燈原理之前,先來“漲姿勢”:空氣是一種氣溶膠,各種微小水滴、懸浮顆粒等“雜質”充斥其中,大燈發出的光線必須穿過這些雜質才能到達地面。既然是氣溶膠,大燈的光線穿過其中必然會產生“丁達爾效應”,也就是平行光線在穿過空氣時,衍射出一條明亮光柱的現象。天氣好的時候,這些“雜質”無傷大雅,我們不會察覺。但是,能見度低的時候就不同了。普通大燈的光線是彙聚在一起的,而且很難穿透濃霧、水汽,高亮度的燈光打在霧氣上面,丁達爾效應非常明顯。結果就是眼前白茫茫一片,路面情況什麼也看不到。這就是為什麼大霧天不能使用遠光燈的原因,遠光燈強烈而又集中的光線,能讓前方的霧氣變成一堵光亮的“牆”。
霧燈經過特殊設計,它具有兩大優勢:第一,穿透能力強、辨識度高;第二,幾乎不
會產生丁達爾效應,光線既不會打在霧氣上阻擋視線,又能夠照亮近處地面。
上個世紀的車前霧燈普遍為黃色,因為紅色、黃色光的波長較長,穿透能力強,而紅色已經約定俗成用作尾燈,因此黃色就成為霧燈的首選。不過這種理念在今天已經不適用,我們知道現在的新車,霧燈普遍採用白色光源。一方面是為了美觀,另一方面,鹵素大燈光源是白色的,要得到黃色光,就必須用黃色燈罩濾出黃色光,最終可能只得到30%左右的透光率。這樣的話,霧燈的實際功率就大大降低了。現在鹵素燈泡製造技術比以前進步很多,光源中“雜色”比過去要少得多,丁達爾效應不明顯。因此,採用白色光源是兼顧美觀和實際功率的選擇。
那後霧燈為何不用白色呢?因為倒車燈已經“捷足先登”了,為避免產生誤會,於是改用紅色作為光源。
文章關鍵字
好專業 謝謝解釋XD
GOOD
前霧燈是用來照地上的道路標誌線,所以都裝在車子最低處,不是讓駕駛照前方道路的。
整篇文章就像農場文,

注意看都在講光源還扯製造技術提升,

其實關鍵是燈具與反射面都沒提到。

想想有些燈是透明燈殼為何能顯示紅色黃色,

根本不用靠燈殼來遮蔽轉色。
tteffuB 特肥吧 wrote:
最近霧燈很夯,翻一下(恕刪)

真的以為開霧燈就不會被追撞
問問砂石車駕駛
他會告訴你
孩子慢走不送
好友 yuyu225 Benz W167 黑色GLE AxL-8x5x
個人認為 車輛設計工程師們都不常開車到處亂跑 而我們這種整天開車亂跑的當不了工程師 現在車輛前燈一昩追求不刺眼 所以近燈只付責照亮前方路面 ( 這非常重要 )因為向前照的距離不遠 所以遇到霧也不會被大量反射 還有 現售車輛絕大多數的霧燈都不是霧燈光型 只是大家都習慣用霧燈這個名字叫它。 拍謝 上班用手機不會排版
tteffuB 特肥吧 wrote:
那後霧燈為何不用白色呢?因為倒車燈已經“捷足先登”了,為避免產生誤會,於是改用紅色作為光源。

後霧燈是給後方的車子辨識的,所以瓦數比較高跟煞車燈一樣亮。
在霧中紅色跟白色的燈光哪個後車比較容易看見?怎麼可能燈色是被倒車燈捷足先登才變成紅色。
網路上一堆東西都是亂寫的,不要別人寫什麼都相信。
小弟雞婆來自以為是更正 車輛燈光錯誤資訊

1 後霧燈(負責被早早看到) 後燈 煞車燈 救護警示燈為何是紅色 因 同亮度光源情況下 紅燈能在最遠就看到 小觀察一下 周遭能看到的最遠紅綠燈號誌是不是只能看到紅燈(穿透力最強) 近一些的才能看到 紅 黃 更近才能看到綠燈 在霧中 這現像會更明顯

2 前霧燈(負責早早能發現前方障礙)光型 粗分2種 1種是黃光聚光照遠燈 上面有說明黃光穿透力強 代表被反射回來少 也較不會像白燈一樣干擾自己視線 相對白燈較能看到霧的後面(這才是亂開該被檢舉的燈) 第2種霧燈光型則是光線局限在膝蓋以下照明(近地處霧少 燈光黃或白沒很大影響)光程與近燈差不多 但 照射角度更廣一些 我發現mini的前霧燈似乎是第2種

這些霧燈才是夜間霧區保命的工具

現今車上被叫霧燈的東西 較像行駛輔助燈 轉向輔助燈 將你車開去暗巷 開啟那叫做霧燈的玩意 你會發現那燈光專門照亮2側(大多數啦)跟本無法照亮前方 在彎延山路中還有夜間看路旁門牌是這種燈的專長 加上 我國法規要求 任何輔燈都必須比大燈暗 所以 要靠這東西霧區行駛很危險 更扯的是 你如果沒事開這燈還會被檢舉亂開霧燈 夠扯吧

將黃色玻璃紙裁成大燈型狀 夜間 濃霧時貼在大燈上 白燈建議貼2層 到3層 你會發現路是你家開的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