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可以避免的傷亡,就這樣變成悲劇了。
據指出,警方原本懷疑貨車可能下雨打滑翻車後,轎車煞車不及才衝撞,但初步從事故車輛車頭、車尾都嚴重毀損狀況研判,極可能是轎車失控自撞後,男駕駛、妻子跟女兒下車後,站在車道上才被貨車衝撞,男駕駛幸運逃過一劫,但他的妻子及女兒送醫不治。警方正調閱ETC等監視器影像釐清事故原因中。
國3苗栗段兩車撞擊4人送醫 母及5歲女車外待援被撞飛雙不治




yuanchih wrote:
自撞發生事故,沒讓妻(恕刪)
Steve2.0 wrote:
日常開車本來就有一定的風險, 下大雨的高速公路風險更大(視線減半, 輪胎抓地力可能<30%), 保持"足夠"車距和"減速"慢行(目光放遠放大, 注意他車動態, 不隨意踩剎車/換道, 兩手也要同時放在方向盤上, 隨時看後視鏡), 可以避免自撞, 也可以保護別人,但好像只是口號(感覺大多數人未養成這些好的駕駛習慣), 沒有危機意識, 否則至少損害/傷亡會減少.
覺得未來類似悲劇還是會持續發生....
Mikadoyakumo wrote:
很久以前開車曾經高速(恕刪)

fsvbzq wrote:
就說很多駕駛人只會開車~
完全沒有自保的觀念~
真的要隨時多預想發生事故時該怎麼辦~免得遇到時只會緊張~腦袋一片空白~
遇事故的基本流程~(尤其是在並非人多車多的市區的道路上面~特別是高速公路~)
1.只要車子還能動~在還算安全的條件下~就是盡量往路邊停靠~
2.只要車內有人還能動~就是幫助所有人先離開車內~出來的人不是幫忙警戒~就是去躲~
3.不管車內只有1人or有多人~除了擺放警告+警戒的人之外~其他人全部躲到安全的地方去~
4.擺放警告+警戒的人~做好你的工作之後~同樣全部躲到安全的地方去~
5.最後才是打電話找救援~當然有餘力~可以同時在安全的地方警示後方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