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是交通寧靜區
路寬2.75公尺 設置了很寬的人行道!
人行道甚至比車道還要寬。
人行道在轉角給了非常大的視野。
有youtube去實測,
經過的車速落在20~40。
這就由是道路工程改善用路人車速的方法。
縮減車道寬。
依據自由速率駕駛人會依照路寬降低自己的車速。


兩個地方都是寧靜區,請問哪個地方可以有效降低車速?
想要駕駛人快就做寬(高速公路3.75公尺車道寬)
想要駕駛人慢就縮減車道寬,
還可以做人行道自行車道,
提高人民使用自行車道的機會及保障安全。
可惜台灣自行車道幾乎都沒有做,
就有一堆人想要呼籲別人像日本一樣騎自行車接小孩上下學?
-----------------------------------------------------------------------------------------------------
還有車位問題,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新北市環境文教協會、TCCC台灣文創訓練中心在6/9有針對交通做個演講宣導。
內容提到20年30年前建築物有最小免設車位尺寸,
小尺寸建築物很多、免設車位建築物很多,
台灣錢淹腳目時台灣車輛快速上升,
超過30年前以上的陳年問題,
導致違停問題很多。
相反日本在1960年就開設駐車場法,
明顯拉高停車場數量,
並且當時的日本城市規劃法中就有說明要因應建築性質配置停車位,
例:住宅區配應多少車位、市中心每200平方公尺配應停車格。
各位可以思考台灣以前3層樓4層樓的密集住宅區有在規劃停車位的嗎?
1個以前就在規劃 : 1個以前免設車位建築物一堆。
真的不要覺得台灣違停多是人民的問題。
日本以前路邊違停率高達88%!
交通3E就是 先道路工程Engineer 、再來教育Education 、再來執法Enforcement 。
對了,不要再無腦的拿闖紅燈這種號誌違規來說嘴,
我懶得跟你解釋,因為以你的水準能力大概也無法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