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開儀控管制不談
雪隧最塞的路段莫過於是隧道口走走停停
一路回升到出隧道時大概可以回復到80KM/HR以上
這就是在隧道口發生幽靈塞車現象
因為部分駕駛人遇到隧道會下意識減速
但這些駕駛人頂多從80煞到60吧? (舉例)
為何最後會剩下走走停停不到10的時速?
難道前面的龜車一進隧道就剎到剩10? 顯然不是~
以上就是幽靈塞車的結果,減速波向後傳遞+放大
始作俑者A車從80煞到60
他後面的B車跟著剎車但又不可能剛好60,可能剩57
B車後面的C車也跟著剎,可能剩53
...最後Z車就只剩10了
如何避免不必要的剎車? 如何避免減速波向後傳遞+放大?
- 減少車流量:這個部分無解,政府只能做了紅綠燈,單雙號? 額外收費? 難以實行
- 保持適當車距:若前車剎車1~2秒而車距夠長,後車是可以不踩剎車也不會撞上的,而未保持適當距離是導致幽靈塞車的元兇
- 使用ACC:ACC可以比人眼更準確偵測車速車距,比你的腳剎的更準,不會放大減速波。當前車加速時,ACC也能避免部分駕駛人加速太慢的問題
- 進隧道不要無意義減速:所以慢車請用ACC,讓ACC幫你控好車速跟距離
註1:部分駕駛喊三寶車距過長,減少車距或許可以增加道路容量,但同時加劇減速波的放大效應,對幽靈塞車現象沒幫助,請三寶用ACC就好
註2:依照台灣駕駛人駕駛習慣,喜愛用其他人的安全距離當作超車空間,所以開放變換車道一樣會加劇減速波的放大傳遞,製造更多緊急剎車的機會,加劇幽靈塞車現象
註3:速限過低也不是幽靈塞車的成因,即使速限改到無上限,幽靈塞車一樣能讓各位塞在隧道口,因為台灣車流量大,只要車一多,車距自然變少,幽靈塞車就會發生
註4:由幽靈塞車現象的成因可發現,這是無意義剎車三寶+愛貼車駕駛的共業,單純排除龜車,就是讓剩下的貼車駕駛人互相殘殺,同樣未保持安全距離造成幽靈塞車現象甚至衍生更多事故,一起回堵在國5上面
註5:只要防堵幽靈塞車成功,即使前面的龜車ACC定70真的很慢,所有人還是可以以70的時速一起前進,不會變成10,所以幽靈塞車才是最大敵人
註6:沒ACC的同學,就是保持好車距,時速/2的距離可以參考,不貼車、不急煞、不落隊
個人積分:24793分
文章編號:85774074
個人積分:430分
文章編號:85775167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