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電動汽車龍頭比亞迪將在2023年正式進入日本乘用車市場。
大陸新能源車製造商比亞迪公佈9月銷售量數據出爐後,全球汽車業都為之震動,雖說相較於燃油車,新能源車尚難以匹敵,但它畢竟是全球都看好的趨勢。而比亞迪能在短短數年之內擊敗特斯拉成為新能源車霸主,印證了包括特斯拉老闆馬斯克與各國汽車大廠的預測:中國將成為獨霸全球的汽車製造大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而更新的趨勢則是:這個預言將因新能源車的高速成長而提前到來。
比亞迪日前公布9月銷售量為201259輛,首次突破單月20萬輛,同比增長151.2%。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200973輛,同比增長187%。綜合1~9月看,累計銷量逼近120萬輛大關,按比亞迪規劃,全年銷量應在180萬輛以上。這意味著比亞迪在上半年超過特斯拉之後會持續領先,全年也穩坐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寶座。
比亞迪新能源車銷售量中,純電動車與油電混合車約各佔一半,如果把電動車與油電混合車區分開來,特斯拉仍在電池動力車居於領先,交付量方面仍處於領先地位,但比亞迪在第3季度純電動汽車激增,迅速縮小了純電動車銷量差距。而特斯拉第3季度銷量不如預期,也導致股價大跌,3天下來跌幅已高達15.78%。
比亞迪創辦人王傳福在8月底的電話會議上透露,現在手上還積壓70萬輛訂單,新車交付週期已增加到4~5個月,擴大產能仍是未來最重要的工作。到2023年比亞迪產能將上升至360萬輛,交付量目標為400萬輛。
在全球市場上,電動汽車製造商更是使盡全力拼搏,去年底特斯拉簽下美國汽車租賃巨頭赫茲(Hertz Global)10萬輛電動車大單後,美國通用也用近乎0利潤的價格出售給赫茲17.5萬輛。比亞迪對此也不甘示弱,在公布9月業績之後,隨即宣佈將在未來6年內出售超過10萬輛電動汽車給予德國汽車租賃巨頭SIXT,並在今年第4季度開始供貨。
目前比亞迪與特斯拉在銷售上最大的差別在於主力市場的差異,特斯拉的主要市場在歐美,相較之下比亞迪的海外銷售渠道才剛起步,目前月銷售量尚未超過8000輛,但僅憑中國市場的龐大購買力,就領先了特斯拉的全球銷售量,這當然也反應出中國大陸目前是全球新能源車成長最快的市場。
若從市場角度分析,特斯拉是一家全球電動汽車巨頭,主要在北美、歐洲和中國,它在韓國和其他一些亞洲市場也有業務。目前它有4個工廠,分別在美國加州佛蒙特、德州奧斯汀與中國上海、德國柏林,目前德國因許多問題以致產能成長緩慢,出口到歐洲的主要依靠上海,其整體產能近期快速飆升,但很快就會面臨沒有新市場可以進入的問題。
但是比亞迪不同,它的第一個海外乘用車廠將在泰國落地,預計2024年開始運營,年產能15萬輛。先前開始拓展紐西蘭與澳大利亞有些成果,8月宣佈進入泰國市場,其他幾個亞洲國家─日本、印度─亦陸續跟進,拉丁美洲也開始銷售,尤其是巴西,出口增加速度正在提升。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還沒有考慮正式進軍美國,主要是美國對中國汽車過高的關稅令人卻步,以及美中關係帶來的各種不便與顧慮。
在供應鏈上,比亞迪較特斯拉有更多的優勢,例如它對中國供應鏈熟悉的程度,以及擁有自己的電池廠與晶片廠等多種關鍵零組件製造廠。也因為這些條件,比亞迪比特斯拉更有降價的條件,特斯拉曾以25000美元為售價的目標,比亞迪早已做到低於這個價格,特斯拉希望有自已的鋰礦,比亞迪早就有了數座鋰礦。

大型客車與城市軌道車也是比亞迪重要產品之一。圖為日本京都公車使用的比亞迪電動巴士
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總銷量已經超過了特斯拉,這家汽車製造商加速生產並轉向更高階的產品。這大大地鼓舞了中國其他汽車製造廠,包括長城、蔚來、上汽、理想、長安、廣汽、吉利、小鵬等等,比亞迪擔任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領頭羊」的角色,將成為中國發展全球化汽車工業的指標,它拉下獨佔6年新能源車霸主特斯拉的成績,正是開啟中國做為汽車製造大國的先聲。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1011000647-260409?ctrack=pc_chinese_headl_p01&chd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