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ews.pts.org.tw/article/625165
根據交通部統計,過去5年全國12歲以下兒童,交通死傷人數高達4萬6000多人,長期推動兒童道安的靖娟基金會指出,借鏡韓國改善的成果,國內學區應該要畫設150公尺範圍,設置交通寧靜區,並用明顯標誌,提醒用路人減速,才是根本解決方法之一。
用童軍繩隔出安全的範圍,2月份有民眾拍下,學生放學要去安親班,卻連人行道都沒得走,只能先想辦法自救,引起外界撻伐,雖然高雄市府事後立即場勘並提出改善措施,但這張照片只是全台兒童道安長期以來的一個縮影。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表示,「台灣講得好聽叫民主,可是實際上相對地也是民粹,也就是民眾的意見為大的時候,常常民眾只是求自己方便,沒有在專業的領域裡面去思考這件事。」
人行道被長期占用,或為了解決塞車之苦而縮減行人空間,都是為了求方便犧牲安全,交通部統計,過去5年全國12歲以下兒童交通死傷人數高達4萬6206人,也就是平均每天有25位兒童,因為交通事故受傷或死亡。
民眾黨立委邱臣遠指出,「台灣現在的問題就是說,所有政策都是短期性,他沒有中長期性的一個規劃。」
借鏡韓國改善兒童通學環境,從1990年代兒童車禍死亡人數高達1566人,到了2015年只有53人,短短20多年下降97%,主因就是在學區設置交通寧靜區,設立獨立明顯標誌提醒降速。
民眾黨台北市議員黃瀞瑩說,「不管台北市只做一個通學巷,或者是我們著眼在從通學巷開始,然後以150公尺為一個範圍,希望未來都可以建構更安全的學區環境。」
台灣兒童交通死傷人數居高不下,林月琴認為,除非政府願意大刀闊斧提出漸進式的配套措施,否則道安問題,永遠都是紙上談兵。
-----
台灣每天出生嬰兒也才400人左右,每天就有25個兒童死傷,希望每個家庭的兒童都能平安長大。
                                        
                 
                                                    個人積分:11363分
                                                        文章編號:87001712
                                                    小惡魔新聞台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