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從出生後第一個學會的交通方式就是步行,而近年來看到的交通事故所發生的意外仍舊居高不下,不禁讓人反思面對手無寸鐵的行人事故意外頻傳,我們的政府仍舊是呼喊口號、提高罰則來含混帶過,對於交通安全不只有行人要重視還有大貨車、大客車、汽車、機車、自行車、身心障礙人士等多種族群,只要出了家門你就是道路交通安全的一環,「只要下了車、你就是行人」。
- 活動聚集地
- 身障族群
- 嬰幼兒
- 兒童
- 二輪族群
遊行活動前的發聲邀請到身障者代表、孩童代表、嬰幼兒代表依序上台表達訴求,不巧的是天空也下起了滂沱大雨但現場來聲援的民眾,不管是男女老少代表著各個族群都相繼聚集在凱達格蘭大道上,正當我還在疑問為何下著暴雨還有那麼多人陸續到來時,我聽到了一句話讓我不禁省思了一下,「雖然天空中下著暴雨、但暴雨比不上受害者家屬心酸的眼淚」的確我們都是從網路、新聞來得知天下事,若非是身邊的親朋好友遇到這樣的事情,很多時候也是今天公祭、明天忘記,而官員們也是提高罰則、科技執法、區間測速、噪音偵測,看起來很有作為但其實只是換湯不換藥,採取拖延戰術只要混到退休或是改朝換代就沒有我的事情。
-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
- Youtuber cheap
- Youtuber Iku老師
本次還路於民大遊行的發起單位是由一群年輕人組成的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現場更有邀請到一直關注於台灣各族群路權的 Youtuber cheap 與說出台灣交通現況被罵翻的 Youtuber Iku老師,過去以車為本的交通法規制定與道路設計已經不合時宜了,現在不該以車為單位而是該以每一位在道路上的用路人來全盤檢討,當你是行人你該遵守怎樣的規定?當你是二輪族、四輪族、大貨卡、大客車族群你該遵守怎樣的規定?不違規、互相禮讓、互相尊重、有同理心、具備相關的駕駛技巧,再搭配上滾動式檢討的道路設計,我想還路於民不僅是只有行人,更是讓所有的用路人都能擁有一條平安回家的道路。

至於目前交通部的王國材部長在今日遊行活動中也有上台,接受來自四面八方陳情民眾的訴求,也承諾會開始檢討全台灣不合宜的道路設計,並會同各路學者與民意團體來商討要如何做出改善,至於其他的總統候選人在現場提出的改善方案與發言內容,我想還是請大家移駕到各大電子媒體來觀看就好,這邊還是回歸到人本交通的主題比較實在。
- 雨天一同遊行
- 小朋友也要安全過馬路
- 行人的弱勢族群
- 全家出動來支持
- 身障者一同加入
對於正常人來說過馬路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紅燈停、綠燈行在規範的秒數中快步通過即可,但對於小朋友害怕車流、老人家、身障人士與行動不便者來說好天氣就不好過馬路了,更何況是視線更加不良的下雨天或是濃霧天氣。從今天的遊行可以看到不少支持者都是全家總動員來參與,更多的是爸爸媽媽之中有一方是外國人士的組成,或許在國外對於行人優先的觀念已經養成已久,但為了讓台灣的下一代能有個安全的交通環境,即便是滂沱大雨的天氣也要來支持公民遊行表達自身的訴求。

台灣交通的根已經深植許久想要改變並扭轉讓各個族群互相體諒,我想可能到我老都還未必會實現,但身為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來說,我很願意參與有關道路安全推動的議題並以我能做到的方式來協助推動,不過一個人的能力真的無法撼動政府相關部會來通盤檢討並作改變,但看到這樣一群被嘲笑的傻子在各個族群為了安全來向政府喊話,大家何不試著互相了解一下各自的需求變得更加的團結呢?要知道在疫情嚴重的那幾年因為交通意外而身亡的人數,可是遠比感染病毒死亡的人數還要多,對了那酒駕的問題也可以檢討一下嗎?說好的酒駕零容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