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我自己是贊成逐年提高自製率的
畢竟自己在汽車零件相關產業工作
歐美其實早就有國產車相關的保護政策
拉高自製率一方面可以保護整個產業鏈
再來也可以增加工作機會,其實是利大於弊
而且像MG這種整車搞到95%都中國零件的車實在很扯…
其實就是在鑽漏洞吧?
加上中國製零件的品質有時候還是要打個問號…..
但還是很疑惑,為何政府會到現在才正式對整車CKD管制呢?
文章關鍵字
因為,一開始覺得這台車不會賣太好就不理他,後來發現好像賣得不錯可以開始收了。而且,了解以後會有別人學這招,就先拿這作範例。
GT_whatdoumean
本來以為MG跟一些便宜賣的品牌一樣用料,不好賣不造成威脅沒想到MG不同,不只台灣歐洲澳洲都賣起來了,當然要針對性處理阿
Hi派
打到財團利益,保護幾十年還是爛產業,吃定消費者
因為人稱"價格破壞者"
有唱戲的 就要有看戲的
瘋子看傻子 全是小孫子
傻子看瘋子 管別人性子

模擬兩可 故弄玄虛的伎倆
不用太入戲
真的
엉터리 많다
不知道阿斗真的扶不起來
Hi派
保護過度長不大,還一直圖利
因為發現中國車品質太差
零件風險也大
不多換一些國產零件
等等出問題了車廠不理 消費者就是找政府了
npnpnp1979
多讀一點書....可憐
wlfm5566
當年它們就玩過大陸CKD, 不然Tobe是怎麼掉方向盤的
show73855 wrote:
先說我自己是贊成逐年...(恕刪)


擋人財路才開始搬救兵
然後修改規定也是跟車廠商量後的結果
實質意義會有多大?

再來要有一定比例的零件產地要MIT
是從頭到尾都要MIT
還是只看最後加工出廠MIT
這差別很大
Hi派
零件的零件自大陸進口,老掉牙
就只針對中國而已。

我是覺得,看待中國還是要理性,在政治角度上我絕對支持一邊一國,但以消費者的角度來說,MG真的太實惠了(即便還是很貴),完全擋人財路。

真的要禁,為什麼不禁止大陸生產的一切?手機、電腦、電視、螢幕、數據機,任何一切都禁止大陸生產如何?
MG剛引進,就有人在吵是中國品牌還是英國品牌、洗產地的問題,台灣本就不該出現中國車,但政府根本沒當一回事,畢竟沒擋到別人財路。今天MG在國產車市場已經舉足輕重,毫無疑問擋到別人財路,政府才開始插手?難看啦

台灣常見的Honda、Toyota、Nissan,在大陸的價格都逼近大陸自主品牌了,台灣動輒近兩倍價格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不檢討其他品牌把台灣消費者當血豬在吸血的問題?而且一直都有地方議員、立委在講進口車關稅、貨物稅已跟不上時代的問題,為什麼政府永遠無動於衷?

還有,那些車商的銷售模式都不管嗎?開價130然後折20,這不另類退佣嗎?台灣什麼時後允許退佣這種銷售行為了?演都不演,有本事你不二價阿,還有什麼含舊換新,也難怪台灣都被說成是詐騙王國。
BlueSky5230
TKB324 提案權也要立法院三讀通過啊。立法委員也可以提案,不是嗎?真正有權改變的源頭還是立法院。
Hi派
綠能自製被告上WTO
show73855 wrote:
先說我自己是贊成逐年...(恕刪)
因為看MG賣的太好而影響國慘車銷量 該不會是福特六和高層肥貓去找政府官員攔轎申怨吧😂
Hi派
很鑽錢的車廠,車子不好好做,減料減工利益至上
大鼻
那就跟豐邑建設一樣一堆風波不斷 可憐
邏輯矛盾非常大。

大陸合資的德日美系品牌零件明顯比台版同款/同級車型好。結果「零件品質可能很差」的大陸國產品牌還打得國外品牌總市佔剩四成。而且同級距車型國產跟合資品牌差價已經很小了喔,大陸人竟然還不罵爆國產品牌盤子車,還不買爆合資車。

那就奇怪了,大陸人難道都是什麼很賤的人嗎?都喜歡買不便宜還很爛的車?

關於目前的CKD自製率這種純政治性政策,我只能說台灣政府開心就好。

反正在高質價比的大陸品牌車型進台灣前,台灣「國產車」多數都是在比誰更坑而已。

那大陸品牌車型已經確定要引進的就遵守台灣神奇玩法,加減賣。

還在觀望的其他大陸車廠愛賣不賣,不賣還能愛惜羽毛,避免本來進口的好東西被土砲零件、工藝搞成雞肋產品。
興仔XD
kira7887 [拇指向上]
Hi派
綠能自製被告上WTO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