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要只說花蓮台東,現在台灣各地只要是市區,一個十字路口監視器起碼10支以上
將來會用來"科技執法" , 慢慢的各地都會逐步裝上這些設備,郊外也會裝一堆監視器 !
設置時期完全沒有抗議聲音,等你們習慣一切的時候,就好辦了 !
開始宣導再來是公布罰則,接著就是嚴格執法階段
地方政府就開始財庫大進補
然後像被當成奴隸一樣在監視,但確不會覺得絲毫不對勁,反而還覺得被政府保護很安全



那真的別怪國旅大崩盤,去國外玩,開車自駕都比在國內輕鬆愉快 !
是地方政府太貪婪嗎?
怎麼會有以保護人民安全為理由,讓罰單有績效值呢?
問題是交通事故有因為這些設置而開始減少嗎? 各地交通局處應該把數據公布!
若沒有,安裝的動機在哪裡?
真的讓人匪夷所思 !
中華民國插滿測速器,極高密度的科技執法,三不五時來個區間限速,真的是世界奇觀 !
=================================================================
許多網友認同,不合理的限速與科技執法過當,都影響到花東旅遊意願
花東去年經歷403震災後,當地觀光產業遭受重創。
就有網紅直言,造成花東觀光至今無法振興的主因,就是插滿區間測速等科技執法,加上不合理的速限。
還有網友抱怨,一趟花東旅遊下來,沒有打開提醒速限的App,恐怕要吞下3到5張罰單。
交通YouTube「充滿活力的培根」表示,東部道路無論有沒有進入城鎮,速限一下60公里、一下70公里,且馬路足夠寬,附近住戶也不多,限速普遍過低不合理。
此外,過去他環島途經東部時,沿路有高達72支測速照相機,且還不包括進入景區。
因此他認為,「交通毒害」也是影響花東國旅的主因之一。
影片一出,網友們表示,「國旅真的被交通拖累得很徹底,太可怕了」、「出門眼睛都在看時速錶,與路邊的突然冒出來的速度限制標示,反而路面狀況關注度降低了」、「開花東路線,真的會吐血,眼睛都是在盯著儀表板,很累」、「在台灣還是少出門,有需要再外出就好」。
另有網友批評,「現在不打開測速照相app,根本就不敢騎車、開車出門」、「故意制定不合理的交通法規,偏離現實,不信政府不知道,感覺就是為了搶錢」、「花東對旅客沒善意,交通罰單政府撈錢,曾經去台東在太麻里去程65公里、回程64公里兩張超速罰單,從此不去花東玩」。甚至有網友抱怨,只是去一趟花東發放物資就被開單,實在令人心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