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推出 Lakefield 單晶片處理器 宣示以完整 Windows 相容效能迎戰高通/ARM 陣營

根據歷史多次賑冥, INTEL技術突破什麼曉的根本沒卵用,
只有AMD突破才能造服大眾, 請大家繼續支持農藥行,

來源參考:INTEL萬年屎核心。
看好這個產品, 新製程+全新封裝技術, 超高的整合度, 做 UltraBook 超適合的呀...
ya19881217 wrote:
能做幾核得看架構以及(恕刪)


大小核的設計:
頻率 2.5ghz 所需功耗 為 5ghz 所需功耗 的20%
那麼
多核效能
16 bc x 5ghz = 80 多核效能
8bc x 5ghz + 16 sc x 2.5ghz = 80 多核效能

功耗
16bc x 1 =16 功耗
8bc x 1+ 16sc x 0.2 =11.2功耗

由此可見,大小核的設計可以節省功耗,同時也能降低成本
大小核將會是x86新的突破 intel lakefield 率先跨出第一步
AMDer wrote:
看好這個產品, 新製(恕刪)

大小核的設計:
頻率 2.5ghz 所需功耗 為 5ghz 所需功耗 的20%
那麼
多核效能
16 bc x 5ghz = 80 多核效能
8bc x 5ghz + 16 sc x 2.5ghz = 80 多核效能

功耗
16bc x 1 =16 功耗
8bc x 1+ 16sc x 0.2 =11.2功耗

由此可見,大小核的設計可以節省功耗,同時也能降低成本
大小核將會是x86新的突破 intel lakefield 率先跨出第一步

桌面上這樣的設計也是有用的
alder lake 8大核8小核
游戏脑力 wrote:
反而可以看出金凱瑞的思路轉變


金凱瑞的思路就是離職英特爾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6&t=6115838
英特爾高層 著名晶片設計師Jim Keller突辭職
nvfans wrote:
金凱瑞的思路就是離職(恕刪)

看起來是任務已經完成
鄧忠 wrote:
這意味著Intel又...(恕刪)

應該不會
這個主力應該還是在摺疊平板上
游戏脑力 wrote:
大小核的設計:頻率 ...(恕刪)
3d堆疊的技術早就知道了,當時intel和tsmc就有發表,但台積電自己也說多層結構的散熱問題還不確定怎麼解決,我是認為核心密度和產能限制die面積的情況下不太可能上去到你說的8大16小,塞下內存和iris核顯後更得考慮功耗,intel10代desktop用的薄芯片工藝大概是多少為了這項積熱缺陷研究的,不過有沒有用就難說了
intel只想搞集成度極高的極低功耗筆電,不然只給一個大核也未免太扣門了,但想靠一堆小核的弊端在arm處理器的例子也有,就像高通的大核只有蘋果2/3的面積,小核心的高負載能耗也不好看,6000毫安的rog phone 2才會在崩壞三的續航輸給4000左右的iPhone 11pro max,而且日常能耗比也沒好看到哪裡,因為小核心的架構能耗比不會是高通的主軸,省錢感覺比較重要
https://youtu.be/0R1DUf7zqns
William Wu 44 wrote:
3d堆疊的技術早就知(恕刪)


一核有難 多核圍觀

這不就是發哥....
蔥油餅大叔 wrote:
一核有難 多核圍觀這...(恕刪)
不太一樣的問題,高通是大核心面積不足的限制,高負載下得調度小核心,但a55的能耗比一遇到負載就很難看,可以說是架構落後和面積輸給蘋果,方向正確但市場方向下不像蘋果一樣高單價高性能,畢竟855的手機在大陸都能便宜得像中階機,但聯發科是公司體量太小,就像amd 的推土機一樣沒有優化還硬搞多核能力,不過今年重整旗鼓也選擇塞了四個a77大核心到天磯1000
就這樣看的話,intel的策略基本上偏向為了降低後續成本,但連大核架構都不怎麼有突破的它,不知道第一次搞小核心設計得燒多少錢:l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