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原裝散熱器大變:安靜得不可思議

CES展會上,AMD拿出了一款新的原裝散熱器,代號「Wraith」(幽靈),基本樣式不變,但是風扇扇葉和散熱片都更大了,因此可以在較低轉速下獲得更好的散熱能力。

即便是在最高轉速下,其噪音也幾不可聞,安靜得簡直有些過分

http://goo.gl/hcChJC

散熱器廠商

過分安靜會想睡覺
文章關鍵字
說真的 不管INTEL還是AMD的原廠風扇
我用了那麼久 沒遇過吵的 有有壞掉才會吵吧

我AMD風扇(5年前買的原裝CPU內附的)待機都3000轉在跑 根本聽不到聲音
風扇越大
轉速可以越低
就越安靜


Efficacy wrote:
CES展會上,AMD...(恕刪)
多少玩家自己拿束帶土改這種大風扇
amd到現在才終於開竅

明明intel也改用大風扇好多年了,2千rmp出頭就能有充足的風量
真不知道為什麼以前amd要堅持用薄扇狂飆5,6千轉.
用溫控就不會吵了
除非你一直燒機 才會全速運轉 有噪音
音浪太強~ 不晃會被撞到地上 !
AMD Wraith Cooler 用的是8 cm fan / 2.5cm厚,
http://www.anandtech.com/show/9925/amd-reveals-wraith-nextgeneration-cooler-for-microprocessors-in-development

相較於舊款的 7cm 薄扇,不管如何,就算增長1cm也不可能讓噪音值下降這麼多。

關鍵是"風扇厚度增加了",使得葉片面積變大,每轉一圈,每一個葉片可以"挖"的風量增加,
若是只想要維持相同的散熱效率,轉速便能減少,這才是讓噪音值大幅下降的關鍵。

因此過去有些人說換風扇就能有效減低噪音,確實機率不小,因為要換得比amd 給的爛也很難。


由散熱片組成的Wraith散熱排的長寬尺寸好像是 9cm*7cm,
amd 這次選用8 *8cm *2.5cm fan 已經在短邊超出一點了。

我認為要對應這款散熱片, 92mm fan可能是能鎖上的尺寸中最大的。
既然amd不想加大散熱片範圍,
反正都要超出散熱片邊界,有誠意就是拿 9cm* 9cm *2.5cm fan 出來做最大幅度的降噪。


=======================
Wraith散熱鰭片的間距變密,表示要很重視風扇的風壓,否則容易卡塵,流體流通量也會很低。

目前沒有風扇與散熱鰭片的規格數據,但我認為 125w太誇張,
80~100w差不多。

然而,若某個消費者已確定要額外添購散熱器,會有多少人傻傻地去挑這款貨色呢?
除非它賣的很便宜,例如300元/個。

Wraith若賣超過300元,我寧願花1000元去買10cm fan的下吹式cooler。

購買『下吹式』散熱器的重要觀念/評估散熱效果的方式與 塔型 不一樣

[ 教學 ] 自己換PSU的風扇,該如何選擇?

[ 教學 ] 如何分析風扇的優劣? 官方公佈的風流量、風壓不代表真實情況

tina.yean wrote:
說真的 不管INTEL...(恕刪)



你說的是現在的吧

以前的話....

我高中那台p4 630原廠風扇吵得沒話講(果然是噴火龍)

那時候玩遊戲就開始吵了

後來換塔扇安靜多了
看外觀,感覺可能 "磁浮軸承" 的





軸承噪音:滾珠 > 液態 > 磁浮(最安靜)

軸承壽命:滾珠 = 磁浮 > 液態



不只風扇,散熱片也有升級。

這種散熱片工藝,不輸市面上 5~7百元左右 低高度的散熱器。

鰭片很密,鋁片有拋光過,銅底,2根熱導管。

梯形造型,應該也有學問,可能風洞、流體力學什麼的,風吹過去會比較順,空氣流通不滯留。

總表面積大幅增大,風速(轉速/噪音)就不必那麼強,微風吹過大量表面積,即可帶走很多熱量。

完全就是專業散熱產品等級的,如果單賣應該也會有人買。

不再是以前那種古董級鋁擠的散熱片。以前散熱器,給人的印象就是:原廠散熱器=垃圾。食之無味,棄之也不可惜,比雞肋還不如。

這次真是刮目相看,領先 Intel 了。Intel 原廠的散熱器,還在鋁擠鳳梨的。


最值得稱讚是:扣具還是一樣。

就是說以前買大型塔扇的人,下次升級,還可以繼續用。扣具相容。

沒有背棄 C/P值 這一點很好。
fedora wrote:
看外觀,感覺可能 "磁浮軸承" 的


看外觀是不可能得知軸承種類的,除非有用貼紙標記,
用聽的判別軸承種類也不可靠,人耳沒有那麼靈敏。



fedora wrote:

不只風扇,散熱片也有升級。

這種散熱片工藝,不輸市面上 5~7百元左右 低高度的散熱器。

鰭片很密,鋁片有拋光過,銅底,2根熱導管。

梯形造型,應該也有學問,可能風洞、流體力學什麼的,風吹過去會比較順,空氣流通不滯留。

總表面積大幅增大,風速(轉速/噪音)就不必那麼強,微風吹過大量表面積,即可帶走很多熱量。


價錢方面你沒估錯,可惜amd cpu的廢熱量太高,故依然不適用於對靜音程度有高度要求的人。



fedora wrote:
完全就是專業散熱產品等級的,如果單賣應該也會有人買。

不再是以前那種古董級鋁擠的散熱片。以前散熱器,給人的印象就是:原廠散熱器=垃圾。食之無味,棄之也不可惜,比雞肋還不如。

這次真是刮目相看,領先 Intel 了。Intel 原廠的散熱器,還在鋁擠鳳梨的。


專業?
散熱器這種東西是看相對性的,不是看絕對性,
熱源120w,能用80w的散熱器嗎? 若想配剛剛好,噪音值又會多大?


amd聲稱新款有125w散熱力,但沒有公佈是在甚麼特定條件,
所以聽聽就好,誰信誰傻。
如果消費者有高度靜音需求,那麼這一款約只有60~80w的能耐。

39db並沒有多安靜,必須仰賴封閉性夠好的機殼去減低噪音量,
若在開放性空間,能壓到36db以下才算安靜。
另一個重點,是39db這個數據非第3方機構的測試結果,
你去買風扇時可以看到一堆寫20db以下的產品,但實測出來的結果通通是假的。

amd會做這樣的改變實質上是迫於無奈,且終於願意正視他家產品的重大缺點。

fedora wrote:
最值得稱讚是:扣具還是一樣。

就是說以前買大型塔扇的人,下次升級,還可以繼續用。扣具相容。

沒有背棄 C/P值 這一點很好。


amd的指定扣具一直都是個敗筆,壓條斷裂的問題遇過沒?
我個人就碰過2次。
聽你的言論,你沒遇過壓條斷裂所造成的損害吧。

其實散熱器也不是 AMD 生產製造的,還不是 ODM 委外設計製造

AMD 連自己的晶圓廠都沒有的,處理器也是委外製造的

早期散熱器是一種高價暴利產品,由精密機械業所生產,但近年來工業進步加上競爭,價格大幅跌落。比如說對岸超頻3,別牌賣上千元的東西,它賣幾百元。

AMD 是委託哪家製造的不清楚,但肯定價格和原先的差不多。


拜工業與科技的進步,產品都會升級的,覺的不必過於解讀。

彿心來著?
開始重視消費者的聲音?

也許是。但也許只是成本都一樣,自然是選更好的。


當然如果用 125W CPU 的人,還是會去買塔扇吧。不過這顆散熱器用在 45~95W 的 APU,應該是夠的。

買 Intel i7/E3 的人,絕大部分也是另外買塔扇的。

個人覺的不管哪牌的,高階的處理器,乾脆直接賣裸裝就好了,不如把散熱器的成本省下來,回饋到售價上。


******************************

斷裂是指: CPU 插座那個 ZIF 插槽,旁邊的塑膠卡榫斷裂(崩牙)?

我真的沒遇過。

通常也就買來扣一次而已,誰會一天到晚沒事,在那邊扣來扣去,扣著玩的。

華碩、技嘉、微星、華擎的板子,我都用過,那個 ZIF 插槽塑膠卡榫,沒那麼脆弱的。


比較高級的塔扇,也不是用暴力強壓的,是先含著,再用轉的。那個地方的扣上方法,有改良過。

舊款的原廠散熱器,是用暴力強壓的沒錯,用力過度,也許會把塑膠卡榫給崩牙掉。

不過我說的是:以前買的高級塔扇, 下次升級,還可以留著繼續用。

像我目前用的塔扇,電腦已經砍掉重練過 2次了,塔扇都不必重買,都是拔過去繼續用。印象中用了7~8年以上了。


塔扇大概是電腦零件中,最保值的,比機殼還保值。機殼有時髒了,看膩了,還會想換。塔扇灰塵清一清,也許風扇換掉,但那顆散熱片可以用超久。

前提要:扣具保持相容。

有些廠商,扣具每隔幾代,甚至每隔一代就變。買的塔扇只要扣具變了,下次升級就成廢物了。東西還好好的,都沒有壞哦,只是裝不上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