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代快要上了 會有人堅持一定要i嗎

剛看到9代最新的價格意外的佛
但該不會每個通路都只鋪超級少的貨
然後過幾週又全面漲價吧XD
目前比較下來9900K還算有點競爭力
但目前都沒貨
i3 i5看起來都普普
老實說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預算跟需求上到9900K就是了
近期看下來,我自己是覺得ryzen的性能、價格
其實有比以前更貼近組裝市場,不知道大家看法如何?
AMD Ryzen TR 1920X/12核24緒︰13290元(含稅)
‧華碩PRIME X399-A︰9990元(含稅,定價11990元)
‧華碩STRIX X399-E GAMING︰11990元(含稅,定價13990元)
‧微星X399 SLI PLUS︰8990元(含稅,定價9990元)
‧微星X399 GAMING PRO CARBON AC︰10990元(含稅,定價12990元)
‧華擎X399 Taichi太極︰9990元(含稅)

1920x 差不多跟組9900k 差不多了,你想怎麼組?

CWH0.0 wrote:
剛看到9代最新的價...(恕刪)

當然要組就組2700X,不但CP值高便宜、性能強、時脈高、低延遲而且不會被洗版,還可照顧弱勢有善動物防止地球暖化氣候變遷,這樣一來北極熊跟洗哥終於能過上幸福的日子~!!

樓賴芭 wrote:
當然要組就組2700X...(恕刪)


不管I或A溫度都很高
確實有點高,2700x vs e5-2660v2=天跟地,這2台我都有,不過看8700和8700k也差不多甚至更高。
CWH0.0 wrote:
剛看到9代最新的價...(恕刪)


現在台灣這種零售價格,我也會建議你們買AMD支持蘇媽!
INTEL的零售價向來跟官網的千顆建議售價差不多,但現在差得有點多!

不趁現在讓蘇媽多賺點.我很怕AMD撐不了下一個10年!

Jim Keller人現在在哪?

最近兩廠關於第三季營收的新聞:

AMD 3Q18營收低於預期 4Q展望不佳 10/25
儘管華爾街對超微(AMD)預期頗高,但AMD公布的2018年第3季營收與第4季營收目標皆低於預期,導致股價在週三的延長交易時間下滑近25%。

處理器、基頻晶片銷售帶動 英特爾3Q18營收、獲利雙雙優於預期 10/26
英特爾(Intel)於10月25日發表第3季財報。拜PC處理器銷售強勁及iPhone基頻晶片銷售成長之賜,英特爾連續兩季無視PC產業逆風交出亮眼營收成績,獲利更年增39%。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Wow_Senior wrote:
現在台灣這種零售價...(恕刪)

對岸ROG Maximus XI 大規模招回,
因為i9 9900K 量產品跟樣品的功耗的功耗差距過大

h7878220 wrote:
對岸ROG Maximus...(恕刪)


零售只佔市場的3成不到!
這我講了超過10年了!

開版的大概也只是想酸酸現在的零售價還買得下去的真的還有愛.
也只能說過去零售價跟千顆批發價相去不遠真的是代理商佛心到不行!

我當然也就跟有需求的人講.
不放心副廠牌的品質的話.不要買零售市場的組件就好.
各大廠拿到的都還是千顆報價,沒有比較貴!
反倒還比較便宜!
覺得大廠產品反而沒零售DIY好的我也就愛莫能助了!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CWH0.0 wrote:
近期看下來,我自己是覺得ryzen的性能、價格
其實有比以前更貼近組裝市場,不知道大家看法如何?...(恕刪)


等 AMD 在 GG 那顆 7nm 推出再說吧! 管它幾代要推出.
除非電腦壞了, 或有新成員, 非得買一台.
不然, 可以把老舊家電先換掉啊! 何必浪費錢在上面!
要不然, 眼鏡去換一付, 買套戰鬥裝,...好多需要的地方能花錢哩.


現在的耗電, 產熱都太高了, 很不正常.

看目前A牌銷售多有成長,
就知道大多數玩家沒有一定要I啊...

尤其9代出來售價都偏高,連主打中階的i5都來到9.5K...
更別說9900K跟2700X差一張中階顯卡的價差...

一般30K的標準組機帶,蠻難選到9代的i7或i9...
要堅持只能加預算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