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 Intel 單獨建 3nm 製程工廠?台積電這樣說

另外標題
「為 Intel 單獨建 3nm 製程工廠?台積電這樣說」(X
這只是台積電表面說詞 讓記者不用動太多腦袋就能寫出標題


真正意涵應該是
「為 APPALE 單獨建 3nm 製程工廠?台積電這樣說」(O
不要跟蘋果的產線混在一起 才更正確
先準備好蘋果的 剩下的來搶吧


3nm產能不足要加蓋
是你們AMD與intel的需求問題 兩家看誰要出錢加蓋.............
而AMD目前有老客戶先到先贏的優勢
出錢不要輸太多 3nm產能應該就能確保一部分


AMD 要出錢再叫我 (不要太多.............
intel 我要制人於先.............
高通 等你們蓋好 我再.............
三星 我的3nm(5nm++++++++++)超便宜 考慮考慮 (意圖尾刀.............
                              彈幕濃!
stephenchenwwc
據說: SS 的 3nm 卡住了! 號稱要直奔 2nm. OMG~ 腦子有問題嗎?
skiiks
放心啦,三星拿5nm+++++++改個名稱說是4nm或是準3nm,高通這盤子就又靠回去了,不用幫三星擔心賺不到錢。......... [鬼] [鬼] [鬼]
skiiks wrote:
另外標題「為 Intel...(恕刪)
另外 蘋果為了環保的頭銜
要求上下游廠商需要以一定比例綠電使用
讓零件符合使用綠電生產的環保之名

給蘋果用的3nm廠會大量使用綠電接續使用
(雖然台GG可以不鳥蘋果這規範
(不然你要用三星...........
雙方就此互相一下


後面加蓋給其他客戶的就不用了
沒有蘋果那機車的環保規範

----------

蘋果供應鏈認為蘋果機車的地方
起初:微縮 微縮 再微縮
之後:省電 省電 更省電
現在:綠電 綠電 用綠電

光這三項 搞死一堆肝
管你工廠有ISO幾千幾萬 那沒屁用
我蘋果要的功能你能不做出來
能做出來 穩定供應 我就要
沒有達到我想要的功能 不見不聯絡

然後再去挖人家實驗室還有研發什麼奇怪的東西...........


現在 蘋果供應鏈廠商:誰還有綠電 賣我x3...........
                              彈幕濃!
蔥油餅大叔
也不能全怪蘋果 他大間 歐盟肯定定他 不想被定在牆壁上就只能去督下面人
毛利率50%以上的~ 根本不用幾年就可以回本!
你要擔心的是台積GAA 做不出來~
這樣之後頂多就到3nm+++++
不用再大量投資設廠.
之後就是躺著賺.變成高殖利率定存股.股價也不會漲了

ace ventura wrote:
Intel 也要花200...(恕刪)
ace ventura
就算賺的錢 (稅前營利40%)全部去蓋FAB, 也要 10年以上才會回本. 問題來了, 蓋在美國和日本的FAB會賺錢(一樣多)嗎?[笑到噴淚]
eclair_lave
去年正確的年營收是1.5874兆台幣...
johncsmc wrote:
毛利率50%以上的~ 根本不用幾年就可以回本!
你要擔心的是台積GAA 做不出來~
這樣之後頂多就到3nm+++++
不用再大量投資設廠.
之後就是躺著賺.變成高殖利率定存股.股價也不會漲了

GAA 不是啥神奇的設計. GG 已經研發完了, 才會去台中談蓋 2nm 廠.

2nm 之後, 還有 1nm, 這部分努力中...
是因為汽車自駕功能需要極高反應和算力的 CPU, 功耗也不能高.
還有那個元宇宙, 需要的算力, 按目前顯示芯片都不合格.
看看史蒂芬.史匹柏拍的: "一級玩家 Ready? Play One" 即可認識元宇宙較完整樣貌.

需求就擺在眼前, 還會大步邁向前. 2年一個世代工藝目前不變.
--------------------------------------------------------------------------------------------------------------
樓上說 GG 營收. 2021年全年度 1.5874兆臺幣.
稅後淨利 5,965.40億臺幣.
對新製程也不要報太大期待,
每次迭代的進步已經從1倍、50%、30% 到現在可能超過20% 就不錯了。
為了一點點的進步付出不成比例的價格只有少數IC 才付的起。
現在台GG大幅擴建,應該是預期將來這會是最具性價比的製程。
未來只能從3D及新架構區發展,所以新的封裝技術越來越重要。
eriks626 wrote:
對新製程也不要報太大期待,
每次迭代的進步已經從1倍、50%、30% 到現在可能超過20% 就不錯了。...

那是芯片設計商把算力增進, 超前 更~ 上去了,
完全不管功耗.

現在, 請先把合理功耗還回來, 算力都沒長進我都會買單.

像水果 M 系列的, 改 ARM 架構也是個方法, 能孝孤多了.
爐主反而在 軟體商 身上.
尤其是不要再用 developing tool 來開發軟件了好嗎?
用點低階程式語言, 自寫編譯器和Lib, 執行效率第一, coding 方便性第二,
這樣才能有好軟體出現.
(這是用 user 角度看. 相信在學校時, 教授也會提到要用低階語言.)
smallbeetw
很顯然你不是做軟體的… 不講別的,光是沒有物件導向你去維護看看就知道…
stephenchenwwc
請隨意哦! 當客戶要求執行的反應速度時, 又是另一回事了. 持你的觀點的, 應該是消失在競爭協力廠商之列.
門外漢問個問題

Intel產能為何會不夠?

我這裡說的是7nm以上, 不是以下

Intel 5nm也差不多試產了吧... 先不談良率

所以Intel要的是GG的3nm產能? 4/5nm呢?

一直覺得Intel不懷好意... 因為它同時是競爭者
stephenchenwwc wrote:
尤其是不要再用 developing tool 來開發軟件了好嗎?
用點低階程式語言, 自寫編譯器和Lib, 執行效率第一, coding 方便性第二,
這樣才能有好軟體出現.
(這是用 user 角度看. 相信在學校時, 教授也會提到要用低階語言.)


您這角度有點太極端了

我相信是有符合的情境

但多數情況並不適用
Howdy Mate wrote:
門外漢問個問題

Intel產能為何會不夠?

我這裡說的是7nm以上, 不是以下

Intel 5nm也差不多試產了吧... 先不談良率

所以Intel要的是GG的3nm產能? 4/5nm呢?

一直覺得Intel不懷好意... 因為它同時是競爭者


之前這個問題經大家都討論過了

1.近年IC需求一直都在增加(物流.車業.伺服及其他等等),但先前8吋廠過去這些年卻又不斷關廠(競爭力太差導致沒利潤),而12吋廠的增長速度卻低於8吋廠的倒閉速度,導致8吋廠的客戶轉移擠到12吋廠擠爆產能

2.隨著運算力要求及電路規模的提升,不微縮製程那就是DIE尺寸會明顯變更大,變相的就是可切割數量會變少

3.INTEL想跨進代工業,他的產能供應量會被客戶分瓜稀釋,所以必須再提高產能



至於tsmc 7nm(或intel 10nm)以下更先進的製程開始,要靠euv曝光機簡化生產程序及提高良率,才有比較能看的產出

而先前intel手上持有的euv機只佔全球總euv機台量的1成(做為對比,三星持有近3成,tsmc則是持有約5成)

因此intel7以下的產能想提升,需要時間去累積asml的新機台到位,那個需要至少好幾年時間才累積的到

在那之前intel只能找三星或tsmc代工分擔

不過三星我們知道它先進製程良率已經爆了(蓋到不能再蓋,終於不得不執行內部調查誰作假數據跟忍受客戶流失之痛)

那剩下的也就只剩tsmc可以下單了
Howdy Mate
感謝解惑,我沒考慮到euv總佔比
从各家路线图来看
intel 4 /intel 7nm superfin会在今年下半年量产;虽然说是量产,产能肯定是不够应付所有产品线,首发是先提供asic 矿机bmz2,今年下半年会上市。而x86的14代meteorlake会在明年中开始供应笔记本市场。这时候就可能面对不够产能提供桌面端。
intel 3/intel 7nm superfin改良版 2023年下半年开始量产。届时intel 4和intel3的总体产能大概可以覆盖intel所有产品的70% 类似目前的intel7.

台积电 3nm 会在2023年初开始量产,赶不上苹果的A16 仿生晶片,苹果只能改用n4p工艺。那么首发采用台积电3nm的处理器就很可能落在intel 15代桌面端处理器。在2023年下半年,替代今年下半年的13代。

三星3nm会在明年下半年开始量产,首发很可能被amd的zen5包办。由于被intel卡掉台积电3nm,amd被迫转用三星3nm来生产zen5.上市时间落在2023年底或2024年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