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Intel的說法,12代酷睿的異構架構和智慧型手機上傳統的big.LITTLE大小核架構截然不同,因為大小核裡的小核是為了節能省電,12代酷睿裡的E核則是為了強化多核性能,單純來看它的性能依然是相當高的。
12代酷睿也是Lakefield之後,桌面x86數十年來首次嘗試異構設計,從技術上來說是極具革命性的。
Intel會把這一設計貫穿到未來的處理器種,甚至在伺服器級的至強產品線中也會引入異構架構。
但是AMD對這種異構搭配的做法並不贊同,在日前的高盛會議上,主管伺服器產品線的高級副總Forrest Norrod提到,在AMD看來,沒有必要單獨建立一種能效核心E核,這並不合適。

不過AMD高管的表態並不代表著AMD不會設計兩種核心,實際上Zen4時代的EPYC就有個分支,代號Genoa的EPYC最多96核192執行緒,走的是傳統高性能大核路線,架構為zen4cd。
代號Bergamo的EPYC系列則是最多128核256執行緒,CPU核心是針對高密度計算設計的,架構為zen4c,頻率及功耗應該都會更低一些。

但是AMD不認為他們是大小核的原因有兩點,一個是這兩種CPU核心架構基本上接近,客戶可以使用相同的軟體,而無需做額外的調整。
另外一點就是AMD的兩種核心適用於不同的需求,但沒有混搭,不會有大小搭配的情況(至少目前的資訊如此),類似Bergamo這樣的處理器未來能佔市場20-25%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