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g4y1J7Us?t=15.0

想看選邊的外媒自行上網爬解禁日那些媒體評測
解禁當天一堆外媒文字數據攻略吹到都準備去光華了...=.=

看起來1080P雙方撇開特定遊戲實際也就互有勝負 , 4K眾生平等就更不用講
X3D架構雖然大三緩利於遊戲 , 但主頻也是降的很厲害
有輸有贏也不意外

X3D真正贏的是功耗
那功耗真的沒話講 , 如果組新平台沒有什麼預算限制或財富自由的
遊戲的確X3D是首選 , 功耗大約都只有INTEL的70%
並且89度和瓦數的限制進一步壓低散熱需求 , 只用塔散就能保持在85度附近性能也只有微掉
對水冷抗拒的用戶根本福音

AMD目前白名單策略是只要是遊戲一律動用CCD0(大緩存) , 簡單又粗暴
但實際操作還是不少實測提到調度錯誤卡頓的狀況 , 估計雙CCD都無法避免
這問題能解決的方法
1.AMD非常勤勞處理驅動白名單
2.微軟能正確調度

個人建議遊戲黨等78X3D
78X3D再少一顆CCD的狀況下TDP還是120W
或許這顆在遊戲上的性能會更優於7950X3D
但也有一說是體質會稍差

雖然沒看到INTEL超頻的比較
但功耗輸成那樣就算贏那一點也沒什麼用
無感,挺過AMD 買了Threadripper 2950X,
這次我還是139000K穩穩用,
等AMD單核效能破1000再考慮。
之前我就預估說如果AMD只想單純搞大Cache,效能增長非常有限

原本我是根據5系列的實作方法這樣評估,這次7系列果然還是被我說中了....這種低技術的實作方法,帶來的效用當然也是低的

這裡還是跟外行人解釋一下,(廣義)I/O的效率一直是CPU增進效能的重要手段,但I/O的效率,跟配置方法和順序很有關係。

好比你家裡要裝潢,如果原本規劃不好,把同樣的規劃放大20%的空間,你家裡的配置也可能還是不太好(說不定動線更糟糕)
Cache是改善I/O效率的重要手段,增加Cache耗費很多電晶體,所以廠商都斤斤計較,但Cache沒有搭配整體設計,就好像你家儲藏空間雖然放大,但東西搬進搬出使用搞不好還更麻煩,改善有限

解釋完了....任何工程團隊,都會去思考怎樣的電晶體配置可以創造出最大的運算效能,今天一群工程師做完事情,發現額定電晶體配置的預算還很多,就說: 那全都放Cache如何....
你覺得這團隊的產出會很有生產力嗎

重複結論: 低技術力實作,低效用能出
旗揚
那請問低效用是怎麼做到降功耗的?
a2618634355
個人感覺你是外行裝內行
1000K wrote:
那全都放Cache如何....



7950X VS 7950X3D 效能增長有限? 有些遊戲甚至有20~30%增長 不然要多少才行?


https://youtu.be/1QVf3A49zi0
ค้้้้้้้้้้้้้้้้้้้้้้้้้้้้้้้้้้้้้้้้้้้้้้้้้้้้้้้้้้้้้้้้้้้้้้้้้้้้้้้
1000K wrote:
之前我就預估說如果AMD只想單純搞大Cache,效能增長非常有限

原本我是根據5系列的實作方法這樣評估,這次7系列果然還是被我說中了....這種低技術的實作方法,帶來的效用當然也是低的


呃...你把AMD說得這麼差 又沒技術又沒效用
那一堆遊戲跑輸X3D的Intel又是什麼神奇的技術?
chccang
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出來嗎?只會說「我內行喔」,搞笑捏,A團隊被你嫌成這樣,你怎麼不去領導他們呢,畢竟你內行嘛 哈哈
a2618634355
感覺他應該不是業內的,喜歡頂嘴,只是沒甚麼詞彙量和邏輯
期待4月份的7800X3D
遊戲時CPU耗電量也許只剩下50W
熱心助人的小弟弟
7800X3D也少考驗切換CCD的調度問題,肯定好
stephenchenwwc
應該會有差, 可能不會差這樣多. 留給下一把 4nm (同樣 5nm 產線) 改進.
有人會不會想簡單?
3D快取並非只是吃吃TSMC紅利,丟給代工自己沒事...
要駕馭越大的快取,
處理器的搜索力跟命中率機制都要有一定水準,
快取線路跟CPU架構線路都一定要調整適配,
這些在Zen3整合L3時AMD已經重新"設計"過。
更改CPU架構可不是台積電能動刀的事,
7950X3D外拉快取延遲也努力做的比13代低,


對照7950X遊戲增長,AMD在這技術上是下過本的,
並非只是找台積電打個洞疊塊豆干那麼簡單...
然後3D快取當初也不是為了遊戲設計,
是伺服器原生,後來發現遊戲也有加速到才下放下來。

至於增加CPU電晶體,還是增加快取,
這些都跟原生CPU架構相關...
動到主架構也會扯到一些架構專利問題,
Intel專利不放連顆鳥蛋都別想生...
不是想加就加想改就改...

最後個人先承認一下我是外行,搞美工的
自律努力讓自己變大隻
1000K
你講的這算是ABC,放到M01上面還好。真正考量的不止是跟CACHE頻寬與同步問題 (我還順便精進一下你說的東西,可以了吧)。要善用電晶體,最重要的還是運算過後,資料有效移轉的問題(篇幅限制,就這樣)
ya19881217
任你再怎麼吹 X3D版在工作站領域 跑CFD等特定場景的運用 效能整個輾壓到牙膏場成渣。 如果說電晶體利用率 牙膏廠大核面積大概是小核的4倍,那效能有小核的四倍嗎?[笑到噴淚]
cdx wrote:
期待4月份的7800X3D...(恕刪)


應該行
如果可以拉Curve Optimizer的話......


R7 7700 @5G
Curve Optimizer-30加上Offset-50mV
2077遊戲CPU平均只吃40瓦左右(這算是對CPU壓力很大的遊戲了)
我測的那麼辛苦好像沒人對8核ZEN4感興趣
但算是能側面參考7800XD耗電量表現,3D快取也沒多吃電
加速頻率也只有5G而已,剛好是ZEN4能耗平衡點
少了一顆CCD差滿多的
thron
辛苦啦,不是不感興趣.只是這代腳座大換前不少人選擇買5系列升級封頂.[笑到噴淚]

cdx wrote:
期待4月份的7800X3D...(恕刪)



看國外評測看到的
對7950X3D關閉第二顆CCD,只保留帶3D快取的CCD
不過頻率似乎沒調,理論上運作頻率會略高於7800X3D

來源:Ryzen 7950X3D with One CCD Disabled - The 7800X3D Preview


13款遊戲平均
詳細資料可以進網站看,真的很詳細
eclair_lave
說到底這是要額多吃DIE成本跟立體封裝產能的,TSMC還為了這個去增建了新的封裝廠應對需求
eclair_lave
要不要用,考量的還是成本跟需求取向是否貼合度夠高的問題,總效益夠大,也能在市場上增強競爭性,就有可能出現更多類似產品
AMD的CPU架構來說~降一些電壓效能影響很小,實在不適合為了那一點點的效能拉高電壓(INTEL也是)
這點再筆電架構上就知道,能耗比非常好,但是桌面系統就是喜歡拼效能
其實使用者不是都只看效能吧?
散熱.能耗對很多人都是很重要的事
X3D剛好因為散熱問題降低電壓,我覺得是好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