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確認下一代 Thunderbolt 5 登場 以比 TB 4 快三倍的 120 Gb/s 傳輸速率達成更多應用

Intel 確認下一代 Thunderbolt 5 登場 以比 TB 4 快三倍的 120 Gb/s 傳輸速率達成更多應用

Intel 今天正式定名下一代的 Thunderbolt 5 傳輸技術。

在電腦有線傳輸介面中,Thunderbolt 介面可說是現行介面種類中,傳輸效能最高的一種,加上在 Intel 持續力推下,大部分的 Intel 平台筆記型電腦以及蘋果 Mac 機種也都搭載了 Thunderbolt 介面,提供高速的傳輸周邊,而在去年年底展示了具備雙向 80 Gbps 傳輸速度的次世代 Thunderbolt,Intel 在今天的媒體活動中,正式宣佈將其定名為 Thunderbolt 5,提供比現行 Thunderbolt 4 快三倍的 120Gbps 速度提供更多連接應用。

Intel 確認下一代 Thunderbolt 5 登場 以比 TB 4 快三倍的 120 Gb/s 傳輸速率達成更多應用
首先講古一下 Thunderbolt 從 2011 年發展到現在,傳輸頻寬也從 10 Gbps 演進到目前的最高 120 Gbps。(陳拔也貢獻了不少錢錢在 TB 周邊上啊)

Intel 確認下一代 Thunderbolt 5 登場 以比 TB 4 快三倍的 120 Gb/s 傳輸速率達成更多應用
因為使用同樣的接頭形式緣故,所以很多人會將 Thunderbolt 3/4/5 跟 USB Type-C 搞混,所以 Intel 也在簡報中再度強調了 Thunderbolt 4 跟 USB 4 介面的差異,總結來說就是 USB 4 有的 Thunderbolt 4 一定有,但反之 Thunderbolt 4 有的 USB 4 不一定有,所以先前還會有廠商會用 Thunderbolt 4 控制晶片安裝在裝置上提供 USB 4 介面使用的情形。

Intel 確認下一代 Thunderbolt 5 登場 以比 TB 4 快三倍的 120 Gb/s 傳輸速率達成更多應用
而目前 Thunderbolt 生態系仍然持續的發展中,包括作業系統、平台整合以及硬體廠商都有更高的支援性。

Intel 確認下一代 Thunderbolt 5 登場 以比 TB 4 快三倍的 120 Gb/s 傳輸速率達成更多應用
來到今天的主角:Thunderbolt 5,透過比 Thunderbolt 4 高出三倍的頻寬,在工作場域提供如 8K HDR 外接螢幕連接、高速資料傳輸/備份、加速工作流與協作。而在遊戲場域部分則是提供更高更新率的螢幕連接、將遊戲放在外接 SSD 執行中,或是工作室等級的影像擷取與串流品質等。

Intel 確認下一代 Thunderbolt 5 登場 以比 TB 4 快三倍的 120 Gb/s 傳輸速率達成更多應用
而跟現行的 Thunderbolt 4 介面比較,Thunderbolt 5 在影像傳輸、檔案傳輸甚至是供電規格上都有明顯的提升。

Intel 確認下一代 Thunderbolt 5 登場 以比 TB 4 快三倍的 120 Gb/s 傳輸速率達成更多應用
Thunderbolt 5 的主要規格,包括支援 DP 2.1、USB 4 v2、PCIe 4.0,傳輸頻寬最高達到雙向 80 Gbps/單向 120 Gbps、並且透過 120 Gbps 頻寬提供最高連接三具 4K 144Hz 螢幕,充電部分則是支援最高 240W 的充電規格。

Intel 確認下一代 Thunderbolt 5 登場 以比 TB 4 快三倍的 120 Gb/s 傳輸速率達成更多應用
另外從不同情境來看 Thunderbolt 5 的功能特色,包括透過比 DP 2.1 更大的頻寬提供更多高解析度/高更新率螢幕連接、支援更多高效能的外接裝置(SSD 固態硬碟、磁碟陣列或是外接顯示卡)、兩倍快的 Thunderbolt 對接網路傳輸速度以及更多連接彈性的 Dock 設計等。

Intel 確認下一代 Thunderbolt 5 登場 以比 TB 4 快三倍的 120 Gb/s 傳輸速率達成更多應用
而在最主要的傳輸速度上,這次 Thunderbolt 在單向頻寬 Boost 模式中提供了最高 120 Gbps 的傳輸頻寬,比起先前的 Thunderbolt 4 的 40 Gbps 要高出三倍,也比 USB 4 的 20 Gbps 要快上 6 倍。

Intel 確認下一代 Thunderbolt 5 登場 以比 TB 4 快三倍的 120 Gb/s 傳輸速率達成更多應用
Thunderbolt 5 的頻寬 Boost 的模式示意,主要透過通道調整的設定,將原本一條 40 Gbps 通道調整使用,達到三組 40 Gbps 頻寬並行的運作方式,但上行的頻寬就會縮減至 40 Gbps。

Intel 確認下一代 Thunderbolt 5 登場 以比 TB 4 快三倍的 120 Gb/s 傳輸速率達成更多應用
另外在電氣訊號規格部分,Thunderbolt 5 則是採用 PAM 3 3階脈衝振幅調變編碼技術來增加每個 clock cycle 內的訊號量,因為是跟 USB 4 使用同樣的技術,所以現行的硬體製造商不需要透過更改硬體設計,就能在短距離( 1 公尺)內使用現有的硬體設計(接頭、線材)支援 Thunderbolt 5。

Intel 確認下一代 Thunderbolt 5 登場 以比 TB 4 快三倍的 120 Gb/s 傳輸速率達成更多應用
另外 Thunderbolt 5 也向下相容包括 Thunderbolt 3/4、USB 3/4 以及 DisplayPort 2.1 等標準。

Intel 確認下一代 Thunderbolt 5 登場 以比 TB 4 快三倍的 120 Gb/s 傳輸速率達成更多應用
至於在支援硬體部分,除了原本 Thunderbolt 介面可以看到的 Dock、外接儲存裝置、外接顯示卡外,由於頻寬的增加以及支援 PCIe 4.0 規格,讓 Thunderbolt 5 的外接周邊裝置種類變得更多樣話,像是這次新增的外接 AI 加速器的設計,就能讓原本 AI 運算效能的裝置,透過外接設備提高 AI 效能。

Intel 確認下一代 Thunderbolt 5 登場 以比 TB 4 快三倍的 120 Gb/s 傳輸速率達成更多應用
Intel 也在簡報中展示了兩個情境,左方是透過外接顯示卡連接螢幕,提供更高反應速度的畫面,或是透過外接顯卡加速編碼、縮短渲染輸出時間。右方則是連接 AI 加速器,提供影片/音效處理加速,減少利用付費雲端 AI 平台的機率。

Intel 確認下一代 Thunderbolt 5 登場 以比 TB 4 快三倍的 120 Gb/s 傳輸速率達成更多應用
至於在產品識別標示上,Thunderbolt 5 跟現行的 Thunderbolt 4 沒有太大的變化,就是數字從 4 變成 5 而已。

Intel 確認下一代 Thunderbolt 5 登場 以比 TB 4 快三倍的 120 Gb/s 傳輸速率達成更多應用
至於在產品推出的時程部分,初期 Thunderbolt 5 將會以 Barlow Ridge 的獨立控制晶片推出(至於之後會不會像是 Thunderbolt 4 整合在處理器內就不一定),搭載 Thunderbolt 5 的筆電跟周邊將在 2024 年登場,另外針對開發者的資源將於第四季釋出。

Intel 確認下一代 Thunderbolt 5 登場 以比 TB 4 快三倍的 120 Gb/s 傳輸速率達成更多應用
不過 Intel 也表示 Thunderbolt 5 的推出並不代表 Thunderbolt 4 的退場,基本上設備商會依照不同的市場需求來使用同規格得產品,在主流市場上 Thunderbolt 4 還會持續存在好一陣子。

Intel 確認下一代 Thunderbolt 5 登場 以比 TB 4 快三倍的 120 Gb/s 傳輸速率達成更多應用
最後再補上 Thunderbolt 5 與其他介面的比較表。(點擊可看大圖)

Intel 確認下一代 Thunderbolt 5 登場 以比 TB 4 快三倍的 120 Gb/s 傳輸速率達成更多應用Intel 確認下一代 Thunderbolt 5 登場 以比 TB 4 快三倍的 120 Gb/s 傳輸速率達成更多應用
而 Intel 也在簡報的最後補上兩張目前原型 Dock 以及筆記型電腦傳輸速度的照片,可以看到在原型 Dock 部分提供 140W 的供電規格,並且在外接 SSD 部分提供 6223 MB/s 讀取以及 5383 MB/s 寫入的效能表現。

不過不管是現行的 Thunderbolt 4 或是未來的 Thunderbolt 5,除了高速傳輸效能外,要普及的最大關卡還是在較高的設備價格上,跟 USB 介面相比,Thunderbolt 的周邊普遍要高上一倍甚至是兩到三倍是不爭的事實,即便 Intel 持續大力推廣,甚至在筆電硬體上列為標配,在周邊裝置價格沒有降低的狀況下,Thunderbolt 介面裝置僅存在專業或高階用戶上的使用狀況,短時間應該很難有所改變。
可以設定成 80 + 80 或 120 + 40 這樣的彈性設計好像滿方便的?
不過個人到現在好像還沒用過多少 Thunderbolt 的東西就是了
http://kheresy.wordpress.com/
陳拔 wrote:
Intel 今天正式...(恕刪)
頻寬比預期小
但現實面來說 是增加的

照預期頻寬提升來說
T3 40Gbps
T4 80Gbps
T5 160Gbps

現實面
T3 40Gbps
T4 40Gbps = T3 = USB 4.0
T5 120Gbps

也就是T34沒增加 變成到T5才增加頻寬
但原先增加雙倍 卻變成增加三倍


這用在外接顯卡上 有很大增進
120Gbps頻寬至少不會像T3顯卡盒再好的顯卡也只有1650效益
有這頻寬應該可以達到2080吧
1650增加為2080 效益增加很多


T5 120Gbps
PCIE 3.0 16x = 160Gbps
至今除了4090 4080可以超過這頻寬外
多數顯卡仍是160Gbps就能夠的頻寬使用

T5若能照T3翻倍再翻倍到160Gbps就更好惹
有120Gbps 甚感欣慰
                              彈幕濃!
陳拔
T5 PCIe 規格也升到 4.0 了
systemctl
雙向傳輸T5=80Gb/s,確實是T4=T3的兩倍,別被標題黨牽著鼻子走,尋常資料傳輸都要雙向通道,單向傳輸模式120 Gb/s是留給外接螢幕使用情境用的
240w 筆電可以便攜玩電競了wow,可惜剛買沒多久,等五六年後再買來玩。
陳拔
少了磚頭變壓器真的很方便,不過主板設計真的要強一點了
skiiks
還不到這麼方便的使用。要方便使用 要顯卡外接盒只供電 由卡負責上下傳輸。也就是顯卡上的兩個TYPE-C(T5)分別接電腦與螢幕 不透過外接盒轉PCIE再插顯卡 由PCIE轉T5。
很不錯,我認為這款接口可用的就是可以外接兩台4K@144Hz或是120Hz,下一個比較常用的配置應是兩台4K高更新率螢幕,這樣用起來最符合經濟效益且享受程度最佳,也符合標準生產力所需。
只希望這 TB 5 的控制器可以用 GG 先進工藝生產.
不然功耗肯定爆表.

那個期望筆電能用 TB5 的, 散熱條件更嚴.
速度是需要代價的.
高階用戶很需要,一般人就不要浪費錢了。
高階主板如果搭了TB5,價格又要翻了。之前買ROG 搭了TB4價格就是下不來。
+1,
尤其TB5能延伸USB 4 v2規格的話,
雙4K@120螢幕,240W電力,
在生產力方面會預期的好用

目前電繪螢幕就是一條USB4連接X670E主機板,
提供電力影像與筆壓演算資訊,真的簡化輕便不少...


稍早電繪螢幕是HDMI一條、USB一條、電源線一條...
整個桌面看起來跟做水電一樣,不像畫圖的...
期待Thunderbolt 5
自律努力讓自己變大隻
陳拔
桌面看起來跟做水電的一樣 +1
感覺很不錯的東西
高階東西就是很厲害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