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
對於 Intel 第 13/14 代 Core 桌上型處理器的使用者來說,今年上半年無疑是讓人相當不安的一段時期,原因就是第 13/14 代 Core 桌上型處理器的穩定性疑慮,而 Intel 終於也在 8 月上旬陸續釋出了已確認問題來源的消息,主機板廠商也在上週開始釋出了修正這個 0x129 微碼問題的 Beta 版本 BIOS,陳拔在這邊也不想幫 Intel 洗白,畢竟是否能真正解決問題仍需要時間驗證,但是對於陳拔來說比較想要關注的是測試平台的穩定性以及對整體處理器的效能影響,因為在先前測試 AMD Ryzen 9000 系列處理器時,作為對照組的 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在測試過程中真的出現不少狀況(測到一半看到藍底白字真的很想哭....),所以在 Beta 版本釋出後,陳拔也很快的對測試平台的主機板進行 BIOS 更新,來看看這個版本到底是否能穩定地走完整個測試流程。

Intel 與主機板廠商在 8/8 日釋出了解決 0x129 微碼問題的 BIOS,來解決 Intel 第 13/14 代 Core 處理器不穩定的問題,光看主機板廠商的 BIOS 更新頁面就知道這一波 Intel 平台處理器的更新頻率有多高.....。
測試平台基本上維持跟去年 10 月份測試 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的配置接近,不過當時搭配測試的 ROG MAXIMUS Z790 Dark Hero 主機板已經歸還,改用 ROG MAXIMUS Z790 Apex Encore 主機板搭配測試,另外作業系統也升級到 Windows 11 Pro 23H2,其他部分包括記憶體、散熱器、顯示卡與系統 SSD 都採用相同的組件,以下是測試平台的配置:
主機板:ROG MAXIMUS Z790 Apex Encore 主機板
記憶體:十銓 DELTA DDR5-7200 CL34 16GB x2
處理器散熱器:CORSAIR iCUE H170i ELITE LCD 420 AIO
顯示卡:NVIDIA RTX 4090 FE
系統 SSD:三星 980 Pro PCIe Gen4 NVMe M.2 SSD 1TB
資料 SSD:十銓 T-FORCE CARDEA A440 PSS SSD 2TB
電源供應器:CORSAIR HX1500i 1500W
作業系統:Windows 11 Pro 23H2 版(電源部分採用『平衡』設定,並且關閉記憶體隔離保護功能)
首先進入 BIOS 來看這次更新後的 BIOS 設定,這次 ROG 更新後的版號為 1503:

更新後的 BIOS 首頁,在更新後的處理器 SP 數值維持 93,Intel Core i9-14900K 的 P-Core 最高時脈為 6 GHz、E-Core 最高時脈為 4.4 GHz,跟去年 10 月份的結果相符。

去年最初版 BIOS 的數值,在 SP、最高時脈設定部分均相同,另外看到在核心電壓部分新版 BIOS 略低一點。

而在 5 月底的 BIOS 更新後,效能偏好部分導入了所謂的 Intel Default Setting 設定,針對 i9-K/KS 版本處理器在 PL2 功耗上限上有所限制,雖說後來發現問題並不再這邊(因為更新之後一樣不穩定....),但是在新版 BIOS 中仍然維持這樣的設定。

在 Intel Default Setting 設定一樣提供了 Performance 與 Extreme 兩種不同的設定,主要是針對 i9-13900KS/i9-14900KS 兩顆處理器在 Extreme 設定檔提供更高的 PL2 設定功耗牆,對於 i9-13900K/i9-14900K 則是沒有影響,不過陳拔手上就只有 i9-14900K 處理器,就沒辦法針對這部分的差異進行測試。
- Performance 設定
- Extreme 設定
可以看到兩者的差異主要在 KS 版本處理器將 ICCMAX 推升到 400A、PL2 最高到 320W,而 K 版處理器維持在 253W 的上限,跟一開始放飛自我的功耗限制真的差很多.....。

另外在電壓設置上,這個版本的 Offset 電壓最高設定在 1.483v,基本上跟推出時的初版相同,可說在 BIOS 部分 Intel 與板廠並未因為這次的事件在這部分有所限制(反而限縮了 PL2 陳拔真的有點不解....,不過既然 Intel 沒改這部分,板廠應該也不會修改,免得....)。
接著就進入 Windows 作業系統,來看看在設定新版 BIOS 後,是否會對處理器性能造成影響,首先先進 CPU-Z 來看一下系統的資訊:
- 處理器
- 主機板
- 記憶體
- GPU
測試平台在 CPU-Z 內顯示的資訊,接著就來看處理器的各項性能表現,陳拔也拉出去年 10 月份一開始上市時的測試數據進行比較,提供給大家參考,首先在核心效能的部分,這部分以 CPU-Z、7-Zip、WinRAR、Sisoftware Sandra 四套軟體進行處理器核心、檔案壓縮/解壓縮等的效能測試,以下是測試結果:

首先在 CPU-Z 效能測試的部分,在新版 BIOS 自動設定下,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在 CPU-Z 單執行緒效能的分數為 940.2,在 CPU-Z 多執行緒的部分,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的分數為 16224.5。(點擊可看大圖)

跟去年的測試結果相比,新版 BIOS 在單核心效能部分略微提升,但是在多核心效能部分有 5.8% 的下降。

在 7-Zip 壓縮/解壓縮效能測試的部分,在新版 BIOS 自動設定下,壓縮效能部分 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的成績為 202.493 GIPS,解壓縮效能部分 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的成績為 216.383 GIPS。(點擊可看大圖)

跟剛推出的測試結果相比,在壓縮效能的部分差不多,但是在解壓縮效能的部分則是有 2.7% 左右的落差。

在 WinRAR 解壓縮效能測試的部分,在新版 BIOS 自動設定下,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的成績為 61545KB/s。(點擊可看大圖)

跟剛推出的測試結果相比,則是有 5.9% 左右的效能提升。

在 Sisoftware Sandra 算數處理器效能測試部分,在新版 BIOS 自動設定下,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的成績為 748.1 GOPS。(點擊可看大圖)

跟剛推出的測試結果相比,則是有 12.8% 左右的效能落差。

在 Sisoftware Sandra 加密解密效能測試部分,在新版 BIOS 自動設定下,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的成績為 48.52 GB/s。(點擊可看大圖)

跟去年剛推出時的測試結果相比,則是有 9.65% 左右的效能提升。
接著是影片編碼跟渲染效能的測試,這部分使用 X264 FHD BENCHMARK、X265 BENCHMARK、CINEBENCH R20/ R23、POV-Ray 等軟體,測試 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在影片編碼、畫素處理量以及畫面渲染速度的效能,以下是測試結果:
- X264
- X265
首先在影片編碼的效能部分,在新版 BIOS 自動設定下,在 X264 FHD BENCHMARK 影片編碼效能測試中,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的成績為 132.9 fps,在 X265 BENCHMARK 影片編碼效能測試部分,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的成績為 71.49 fps(點擊可看大圖)。

跟去年推出時的測試結果相比,在 X264 FHD BENCHMARK 影片編碼效能測試部分效能下降約 7.5%,在 X265 BENCHMARK 影片編碼效能測試部分,效能下降約 4.25%。
- CineBench R20
- CineBench R23

而跟去年剛推出時的測試成績比較,在 CineBench R20 單核心部分效能下降了約 3.2%,在 CineBench R23 單核心部分也是下降了約 3.1% 的幅度。

至於在多核心部分,在 CineBench R20 多核心測試效能下降了約 7.66%,在 CineBench R23 多核心部分也是下降了約 5.68% 的幅度。
- POV-Ray 單核心
- POV-Ray 全核心
在 POV-Ray 影像渲染效能測試中,在使用新版 BIOS 的測試中,單 CPU 部分 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的成績為 847.96 PPS,在全 CPU 部份的成績為 12033.79 PPS。

而跟去年剛推出時的測試成績比較,在單核心部分效能下降了約 2%,在多核心部分也是下降了約 6.7% 的幅度。

至於在核心測試的功耗表現上,陳拔也記錄了核心效能測試時的最高功耗,跟一開始無限制的平均 332W 相比,在這版的 BIOS 中將 PL2 限制在 253W,足足降低了 24% 之多,但也就換來了上面看到的效能下降結果。但若是以能效比來算的話,這筆交易在 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上來看還是划算的。(但當初為何.....)。
至於在溫度表現部分,陳拔也在上面測試時也同步紀錄了 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的最高溫度,整理如下:

畢竟功耗就是降低了 24%,所以在對散熱器的壓力也沒那麼大了,在同樣使用 420 AIO 來壓制的設定下,在更新到新版的 BIOS 後,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的平均溫度下降到了 85.25 ℃,跟去年測試時動輒蹦碰觸到 100 ℃ 的結果真的差很多......。
接著來看這次問題出比較大的遊戲效能表現部分,在先前陳拔測試 AMD Ryzen 9000 系列處理時,除了在核心壓力測試時比較容易出狀況外,在遊戲測試時也會出現閃退或是跑不出結果的情形,而在這次更新 BIOS 後,則是在 《怒海戰記》(Skull and Bones)、《阿凡達:潘朵拉邊境》(Avatar:Frontiers Of Pandora)、《刺客教條:幻象》(Assassin's Creed Mirage)、《極地戰嚎 6》(FarCry 6)、《看門狗:自由軍團》(WatchDogs:Legion)、《邊緣禁地 3》(Borderland 3)、《電馭叛客 2077》(Cyberpunk 2077)、《大地長征 5》(DIRT 5)、《F1:23》、《地平線:期待黎明》(HORIZON ZERO DAWN)、《漫威星際異攻隊》(Marvel's Guardians of the Galaxy)、《古墓奇兵:暗影》(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德軍總部:血氣方剛》(Wolfenstein: Youngblood)等十三款 3A 等級遊戲都順利跑完測試,除了 《德軍總部:血氣方剛》(Wolfenstein: Youngblood)沒辦法提供擷取畫面外,其他 12 款遊戲的測試結果畫面如下,另外因為遊戲測試的版本差異比較大,所以在這邊就沒有拿跟去年 10 月的測試結果進行比較:
- 怒海戰記
- 阿凡達_ 潘朵拉邊境
- 刺客教條:幻象
- 極地戰嚎 6
- 看門狗:自由軍團
- 邊緣禁地 3
- 電馭叛客 2077
- 大地長征 5
- F1 23
- 地平線:期待黎明
- 漫威星際異攻隊
- 古墓奇兵:暗影
整體的平均遊戲幀率為 338 fps,比起先前在測試 Ryzen 處理器時的 319.23 fps,還要提升一些,但重點是不會閃退或是當機了....(合十)。
另外在遊戲測試時的最高功耗表現部分,陳拔也在進行遊戲測試時紀錄了處理器的最高功耗,所記錄到的數值如下:

在 13 款 3A 遊戲大作的測試中,使用新版 BIOS 的 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的平均最高功耗為 210.3W,基本上都不會碰觸到 253W 的上限。不過跟先前測試 Ryzen 9000 處理器時對照組的相比,新版 BIOS 的功耗還多了約 17W 左右。

至於在溫度表現部分,在更新 BIOS 之後,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在 420 AIO 水冷散熱器的壓制下,最高溫度的平均值為 77.16℃,跟先前測試 Ryzen 9000 處理器的對照組相比,高了約 4.5 ℃。
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修正 BIOS 快速測試心得

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
就這波快速測試的結果來說,對效能的影響大概就是在多核心應用的部分,畢竟對 Intel Core i9-14900K 處理器來說,就是以大電流拉高時脈來提供更好的多核心效能表現,而在將 PL2 限制在 253 W 後,自然對多核心效能就受到限制。
至於在遊戲表現上,反而因為降低功耗後連帶降低的溫度表現,讓較偏向單核心應用的遊戲效能能夠有更穩定的輸出,在更新 BIOS 解決了微碼問題後,初期看起來遊戲效能還略有進步,穩定性部分雖然測試能夠順利完成,但實際上仍有待時間來考驗,現在陳拔也不能直接下評論。
不過對已經在使用 Intel 第 13/14 代處理器的使用者,只能說這一版的 BIOS 在目前看起來有解決遊戲表現上不穩定的問題,連帶的降低功耗設定也進一步降低了處理器運作時的壓力,除非要脫手跳槽換陣營,否則也只有更新一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