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錤分析 Lunar Lake 失敗三大原因
英特爾近期宣布在 Lunar Lake 之後,將不再把 DRAM 整合進 CPU 封裝。但業界消息早知道,英特爾路線圖上後續的 Arrow Lake、Nova Lake、Raptor Lake 更新、Twin Lake、Panther Lake 與 Wildcat Lake等新產品,均不採用 Lunar Lake 的封裝方式。
郭明錤指出,Lunar Lake 專案源於兩個動機,一是與 Apple Silicon 競爭,因為 MacBook 採用 Apple Silicon 後市占率提升,英特爾欲證明 x86 架構也能達到相似效能與續航力;再來是對微軟新款 Surface 系列全面採用高通基於 Arm 架構的處理器,故計畫推出競品。
因此,Lunar Lake 做出三個關鍵決策,即整合 DRAM、指定特定零組件(如瑞薩電子為電源晶片獨家供應商)、與將 NPU 算力提升至48 TOPS。郭明錤表示,英特爾在 2024 到 2025 年的處理器中,僅 Lunar Lake 超過微軟定義 AI PC 門檻的 40 TOPS。
郭明錤指出,這個奇怪的 Lunar Lake 規劃,今年倒是短暫幫助英特爾的行銷,至少在一片壞消息中,還能宣傳有 AI PC 方案。若英特爾早知道微軟定義 AI PC 的門檻是 40 TOPS,就不會讓後續的 Arrow Lake 的整體 TOPS(36)低於AI PC門檻和 Lunar Lake 的 48 TOPS。
至於因整合 DRAM 稀釋毛利率而失敗,郭明錤認為真正原因有三,一是品牌和代工廠商因採用零件彈性降低不利利潤故採用意願低;再來,英特爾對 DRAM 供應商議價力遠低於蘋果,且需仰賴台積電代工故不利成本結構;最後是 AI PC應用不成熟,客戶不買單更貴的 Lunar Lake 產品。

個人積分:2964分
文章編號:90593358
文章段落

記憶體與CPU整合封裝可以減低體積及功耗,代價則是成本提高,並不是任何產品都需要做到這麼極致會有所取捨

而LNL本來就是intel想跟蘋果對贛才弄出來的產物,只是這一套弄下來利潤低到連自己都作不下去說放棄,後繼不玩這套了


個人積分:968分
文章編號:90622150
cdx wrote:
INTEL唯一的賣點省電都砍了
下一代Panther Lake U系列若沒有Lunar Lake 同樣優秀的能耗比,有相同高續航力的話,
放棄這個好不容易追上來的省電優勢,那會蠻慘的,更不用說還有大魔王要加入筆電戰局?
NVIDIA’s ARM-Focused PC Chip Expected To Debut Commercially By 2026 As Team Green Focuses On “Nailing” A Pivotal Release



個人積分:4121分
文章編號:90624735
小惡魔新聞台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