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D Ryzen AI MAX+ 395 處理器。
在下午於中國北京舉辦的 AMD AI PC 創新峰會前,AMD 再度針對於 CES 展前發表,針對個人電腦 AI 應用所設計的 Ryzen AI MAX+ 395 處理器(代號:Strix Halo)釋出最新的效能測試結果,表示採用 16 核 Zen 5 架構、40 顆 RDNA 3.5 CU 運算單元以及 XDNA 2 NPU 的 Ryzen AI MAX+ 395 處理器市面上最快的 x86 架構 APU,另外也透過可動態調整的記憶體配置,讓記憶體需求量較高的 AI 運算能夠獲得更大的記憶體容量支援。
這次 AMD 主要是以 LM Studio 進行示範,這款應用可允許使用者在不需要額外的專業技巧下,就可以在自己的電腦主機上下載/運作大型語言模型。在這次測試中,AMD 使用了具備 64 GB 記憶體配置的 ROG Flow Z13 平板電腦(機器的開箱測試可以看筆電版 JB 大的文章,連結在此:ROG Flow Z13 (2025) 測試報告|內顯也能戰 3A 大作,二合一電競筆電再進化!),但是因為要與競爭對手比較,所以將 LLM 可用的記憶體容量限制在 16GB,測試的結果如下:

(點擊可看大圖)可以看到在不同的 AI 應用/參數規模下(包括最近很夯的 DeepSeek),AMD Ryzen AI MAX+ 395 處理器都比競爭對手 Intel Core Ultra 7 285V 要快了一倍以上。

(點即可看大圖)而在首個 Token 生成的速度部分,AMD Ryzen AI MAX+ 395 處理器也比競爭對手要快上 4 倍以上的速度。而在不同參數量的 DeepSeek 應用中,隨著參數量的增加,AMD Ryzen AI MAX+ 395 處理器的生成速度的領先幅度也更快。

另外在對圖片分析描述的部分,則是應用 LLM Studio 中的 SOTA VISION 應用進行測試,在 IBM Granite Vision 或是 Google Gemma 3 模型中,AMD Ryzen AI MAX+ 395 處理器在首個 Token 生成的速度也要快上 4.6 倍以上,AMD 也提供了測試時的影片:
另外在 DeepSeek R1 的應用上,AMD 也展示了運用在 Coding 方面的效能表現影片:
而這次 AMD 在這次的 AI PC 峰會上又會端出甚麼樣的應用?陳拔也會持續進行報導,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