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光華買點東西 在想說到底要AAKS 16M 藍標 還是 AALS 32M 雙核 5年保 黑標
爬文中有看過別人說
500G AALS 搜尋大約12 平均傳輸 100-110MB
500G AAKS 15 105-110
640G AAKS 12 90-100
想說系統碟應該搜尋重要 所以就衝了AALS
(其實黑標和32M和雙核心的爽度有作祟)
而且網上很少人在分享500g aals r0 所以就來分享一下
系統:
cpu:i7 860
mb:技嘉 P55A-UD3P
RAM: 創見 aXeRam DDR3-1600 2G*2 CL8

R0 分割 100G(系統碟 Strip size:32K) 其他剩下空間資料碟(Strip size:64K)
貼的圖是 100G系統碟的部分
write-back cache:disable (沒開)

WD 500GB AALS*2 黑標 RAID0 測試


直接看圖!

1.幾乎只有OS時候測的
WD 500GB AALS*2 黑標 RAID0 測試
2.有灌一點東西了
WD 500GB AALS*2 黑標 RAID0 測試

其他這些其實我也不太懂 測給大家看的
WD 500GB AALS*2 黑標 RAID0 測試

WD 500GB AALS*2 黑標 RAID0 測試

WD 500GB AALS*2 黑標 RAID0 測試

順便一提 我測我R0另外的那個資料碟
表現比系統碟這格差很多勒 為啥會這樣 真的是因為Strip size的原因嗎?

WD 500G好像沒做成像Seagate那種薄型的,可惜
willexander8 wrote:
前幾天去光華買點東西...(恕刪)

單碟密度500

資料碟都是設128K
系統碟是設32K沒錯
wsc47621 wrote:
單碟密度500資料碟...(恕刪)


請問這樣設定的原理到底是什麼阿 為啥系統要設比較少?
資料碟設128是會比較快嗎? 還是說比較穩?
willexander8 wrote:
請問這樣設定的原理到...(恕刪)

根據大小檔以及環境讀取的頻繁度來選擇適當的值
資料都是大檔為主當然是128K最適合
系統碟大部分是是小又多的零碎檔案所以會選32K反應會比較快

但有人都是設128K
willexander8 wrote:
前幾天去光華買點東西...(恕刪)


內圈當然比外圈慢
cauli wrote:
內圈當然比外圈慢...(恕刪)


內圈不是比較快嗎?
中森 wrote:
內圈不是比較快嗎?...(恕刪)


如果是跑步和賽車的話 那沒錯...
中森 wrote:
內圈不是比較快嗎?...(恕刪)

當然是外圈快...轉同樣的角度
外圈切的比較長

輪胎大和小來比較
同樣轉一圈哪個走得比較多
cauli wrote:
如果是跑步和賽車的話...(恕刪)

天阿 這句太經典了
Q9550@3.4GHz Silver Arrow P5Q-E 8G DDR2 800 EALS*2+FAEX*1(RAID5) 4850 690 II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