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硬碟應用好幫手~中銨MB881硬碟傳輸座

隨著USB與eSATA的普及與便利,對於需要隨身儲存檔案的使用者來說,隨身碟或是隨身硬碟就是相當合適的產品。不過有些人電腦使用時間一久,難免會有些升級後沒有再利用的硬碟機,或是跟筆者一樣,老是需要測試電腦,準備一堆不同環境的硬碟來建構與替換系統。最近市場上出現了一種硬碟外接盒產品,是專為裸機玩家或是沒用外接盒,卻想帶著硬碟趴趴走的人所設計(後者這種人應該蠻少的…),這回筆者要介紹的就是這種產品,來自ICY DOCK中銨科技的MB881硬碟傳輸座。

裸硬碟應用好幫手~中銨MB881硬碟傳輸座
這式產品外盒包裝,蠻精緻的,不過送來時是已經被拆開過的測試品。

裸硬碟應用好幫手~中銨MB881硬碟傳輸座
配件算是相當豐富,除USB、eSATA傳輸線外,還有一組攜帶用專屬皮套。另外廠商也想到可能有些使用者主機板有SATA卻沒有eSATA介面,所以特地附上了外接擴充檔板讓使用者利用,倍感貼心。

裸硬碟應用好幫手~中銨MB881硬碟傳輸座
嚴格來說,像是MB881這類的產品不能說是一種外接盒,它比較像是一種外接式硬碟傳輸座(有人稱為裸接式外接盒),至於設計點子來源我想跟市面上很多的iPod傳輸座有不小的關係。MB881作成直立式,一方面好看太佔使用空間、一方面使用也蠻方便的,因為尺寸只有126×106×92mm。加上白色主體與綠色腳座的簡單設計,既優雅也相當簡單,擺在桌上一點也不突兀。

裸硬碟應用好幫手~中銨MB881硬碟傳輸座
MB881的主體可以支援3.5吋與2.5吋硬碟機,上圖是擺上3.5吋硬碟機的樣子,由於主體有點角度並非垂直,所以不知道使用上會不會影響到硬碟壽命?

裸硬碟應用好幫手~中銨MB881硬碟傳輸座
主體的下方廠牌標誌處,是電源總開關,而廠牌DOCK的D字中,隱藏了一組硬碟讀取LED燈號,半隱藏設計一般觀察很難察覺得到。

裸硬碟應用好幫手~中銨MB881硬碟傳輸座
傳輸介面是SATA 3Gb/s設計,適用大多數的SATA I、II硬碟機,事實上只要規格介面符合,不管3.5、2.5硬碟或是SSD應該都可以通用。

裸硬碟應用好幫手~中銨MB881硬碟傳輸座
產品右側,圓形接頭為接電源變壓器之用,一旁的則是eSATA傳輸介面。

裸硬碟應用好幫手~中銨MB881硬碟傳輸座
左側則是USB接頭,符合USB2.0 480Mbps傳輸規範。值得一提的是,當您使用USB傳輸和2.5吋硬碟的時候,利用配件附上的雙接頭USB線,即可不裝電源變壓器來驅動,如果是3.5吋硬碟則會電力不足,就得接上外接電壓器。至於eSATA傳輸介面,變壓器是一定得接才會動的。

裸硬碟應用好幫手~中銨MB881硬碟傳輸座
這是產品背面的樣子,看到這裡是否有發現到,依照這種外型,配件附上的保護套,應該裝不進去對不對?

裸硬碟應用好幫手~中銨MB881硬碟傳輸座
原來機身後方有個塑膠卡榫裝置,只要按壓下去讓圓形溝槽脫離鐵片,綠色腳架和主體就可以分離。

裸硬碟應用好幫手~中銨MB881硬碟傳輸座
分離後的主體,就可以裝著2.5吋硬碟機,加上USB傳輸線,放在保護套趴趴走剛剛好,增添攜帶性與保護作用,如果是裝3.5吋硬碟,那就放不進保護套了。

裸硬碟應用好幫手~中銨MB881硬碟傳輸座
綠色腳架部分完全是金屬材質,所以有相當的份量,掛上3.5吋硬碟也不至於重量失衡而垮下來。不過它的防滑墊只有L形排列三個點,加上墊子有點厚度,另一角就有點懸空,所以當您使用3.5吋較重的硬碟時,事實上直立擺放並沒有很穩,用手碰觸還是有小晃動的情況,使用2.5吋硬碟應該就沒有這種現像了。

裸硬碟應用好幫手~中銨MB881硬碟傳輸座
機身上也有四組防滑墊設計,主要是用於硬碟平擺時,也可以使用。

裸硬碟應用好幫手~中銨MB881硬碟傳輸座
打開機身內部偷窺一下,可以看到線路設計相當簡單,控制晶片是國內凌陽科技的產品。因為是測試品,廠商表示正式品會整合成單一PCB。

最後最個簡單的效能測試,使用的是WD RE3 WD1002FBYS 1TB企業級硬碟機(抱歉,手邊沒2.5吋的硬碟可以測試)。

裸硬碟應用好幫手~中銨MB881硬碟傳輸座
第一張測試圖是採用eSATA的硬碟效能讀取測試,成績可達88MB/s,跟一般內接SATA硬碟效能沒什兩樣。

裸硬碟應用好幫手~中銨MB881硬碟傳輸座
在移動式儲存媒體測試中,獲得的成績是38601ops/M。

裸硬碟應用好幫手~中銨MB881硬碟傳輸座
改成USB介面來測試硬碟讀取效能,成績獲得30MB/s左右,折損了超過一半的效能。

裸硬碟應用好幫手~中銨MB881硬碟傳輸座
USB在移動式儲存媒體測試中,獲得的成績是9619ops/M。

雖然市面上類似中銨MB881的產品還不少,不過可兼顧USB、eSATA與可攜帶的特性,中銨MB881的設計倒是頭一遭,整體設計上也還算不錯,兼顧了不少層面的使用需求。要注意的是傳輸介面盡量用eSATA,效能會跟內接的一樣好;如果需要帶著走用,USB會是比較方便的選擇,不過傳輸效能會降低很多。
只不過這類產品的實用性,對一般消費者來說真的相當有限,畢竟應該不會有人喜歡把裸硬碟帶著到處走,也沒有必要擺著一個裝置放在桌上插著硬碟機(不帶想利用的話,裝在機殼裡面就好了),所以就如同先前筆者所說的,除非你真的需要帶著裸硬體碟到處使用,或是需要經常抽換硬碟機,否則一般外接盒或是抽取盒產品,應該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吧!


感覺蠻時尚的,但硬碟有角度上偏差,不知使用久了以後,硬碟是否會有損害,這方面不知原廠是否有做這方面的測試嗎?

給您加分唷!!謝謝您的分享
piggylin wrote:
打開機身內部偷窺一下,可以看到線路設計相當簡單,控制晶片是國內凌陽科技的產品。

(恕刪)


整體感覺很不錯,但看到內部的作法,就不太想買了,可能為了趕資訊展吧!板子來不急重作.不過不知道那塊小板子的作用是什麼,如果有IC的近照就好了.感覺另外拉的,用熱融膠黏的完成度就差了點.希望資訊月賣的不是這樣.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如果沒猜錯

那塊小板子ic是控制電源啟動功能
這個配自帶USB的SSD硬碟剛好耶
回家插著當資料碟~不錯看又不怕撞不怕塵
外出時一拔~帶條USB線就當隨身碟

偶爾要整台帶出去也不會太大說

東西不錯,但這個……
這個板是不是最好重新Layout會比較好
要不拆出來還好,可現在看見了有點不舒服
剛剛廠商告知,因為是筆者手上的是測試品,正式品會整合成單一PCB。
piggylin wrote:
隨著USB與eSAT...(恕刪)

角度徧離和防震的問題不知道怎麼解決?
其實非平放我都有很大的疑慮,除非是要轉賣出去了,不然只要通電我都會平放。

我不是高手,看了一些硬碟機讀取頭起飛的原理說明,都會想不是正常體位(?!)不會有甚麼問題嗎?

就算不要去碰到硬碟好了,心理上都覺得他這樣讀取時會不會增加耗損(比方說因為需要繁複的次數來校正)之類的。\

還是請專家來說明一下好了。
jxyc wrote:
角度徧離和防震的問題...(恕刪)


我在光華買了一個,我用了2.5吋硬碟,其實沒什麼防震問題耶~綠色的部分是金屬的,很重~
其實用起來很穩,搭配皮套可直接連接mini USB,還不需外接電源,挺方便的~

我另外放了3.5吋硬碟,綠色底座支撐的部分有點彈性,所以也沒什麼防震問題....有機會拍些照給大家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