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開箱文~Nvidia改頭換面的旗艦9爺 ~ Leadtek GTS250

話說…天上掉下來一張卡, 天外飛來一張卡. 騎腳踏車撿到一包東西, 看道路中央一包垃圾…沒梗了

生動又新奇的開箱名詞都被前輩們用完了…

小弟只好以自己的方式寫出不一樣的文. 那就直接開了吧

先特別提一下,小弟是以準系統為平台, 所以非常注重散熱與空間. 耗電量太高的卡也不是我會選的

家境貧窮,在經濟的考量之下,第一線最新,最快的卡永遠不是我的選擇.

ATI的卡每次換驅動程式的時候都很痛苦....玩個遊戲常常要換驅動程式...重裝各驅動程式常常為了解決問題乾脆要重裝一次電腦...所以NVIDIA還是我的最愛

在9系列稱王的時期, 9800gtx的售價是高不可攀的… 小弟當時選了9600gt. 但現在的gt280 290系列因為售價與耗電的關係. 也被排除在外 gt260目前還有點貴…

只好選了GTS250, 其實根據官方的資料GTS250 其實就是一張完全換名稱的9800GTX+. 只能說9800GTX+當初出的太慢了. GT2xx系列的消息已經揭露出來的可能因此造成銷售不好吧.

在製成的改進及良率的進步 讓現在價位中間的GTS250 比當初的9800gtx+更省電

相信應該是許多人裝機的好選擇

我的上一張為用了一年的卡就是麗台的9600GT,既然都沒問題當然下一張也選了印象不錯的麗台

9600gt 512mb實在是不堪2560x1600 解析度的操勞...唉



用了許久的leadtek 9600gt 512mb


9600GT積滿灰塵的風扇



當初9600gt有付的hdmi 轉接頭 及聲音轉接線 音效卡-> 顯示卡-> 聲音直接重hdmi 輸出(這張圖要特別提一下.)


此次上場的新寵 leadtek GTS250 1gb, 有沒有dvi dual link支援對我來說很重要.因為我的螢幕為dell 3008wfp一定要dvi-dual link才能用原生解析度






以下是9600gt vs GTS250 內裝物大比較


看起來一樣的光碟驅動片


有點混的內付遊戲 ... 一年多前就是OVERLOAD... 一年多後還是OVERLORD... 雖然這遊戲很好玩...但至少也放個資料片吧


兩張完全一樣的說明書,不再一一照了,有內含中文說明 (話說圖上的卡好像是leadtek n年前的mx440 或4200...也該更新一下卡了吧)


一樣的色差端子線


GT250 內付的 DVI-> VGA 及2 4 PIN TO 6PIN給顯示卡用的電源轉接線


9600GT內付2條線 2個接頭 DVI-> HDMI , DVI-> VGA, 音源線for hdmi, 及2 4 PIN TO 6PIN給顯示卡用的電源轉接線


大概看了一下市售版的9600gt都還有這兩個轉接頭-_- GTS250可能被cost down... 請自行購買吧(之後會有詳述)

GTS250顯示卡出場
正面


背面


經過一番努力,拆掉無數顆螺絲後


解剖面 正面


晶片驗明正身


電容


記憶體 這個實在有點難照...因為我眼睛都看不太清楚了....


善熱片 可以看出晶片正上方為銅製善熱片,有熱導管連結.這善熱片應該是蠻特別的 長的蠻流線的 不過也超大的






9600gt vs GTS250 上方為9600gt 體積大車拼 在這張圖中可以看出hdmi音源用的輸入端子應該有實作...但怎麼沒附線材


疊疊樂 厚度差異比較


插卡處


比較完 馬上動手塞進我的準系統shuttle SP35P2






測試系統的小規格 及gpu一搬運作的溫度



小小的準系統測試當然不能用太爛的硬碟


剩餘空間出乎意料的大... 也沒有發生之前拉麵粄9600GT因為背板固定鈕太長造成準系統外殼無法關閉的慘況...

先帶一段 小小測試順暢度 順便有圖證明我本身所用的螢幕DELL 3008WFP
請忽略背景奇怪的雜音...有空再補一段安靜無聲的...

因解析度關係,9600GT在此2006年的測試上從來沒順暢過.


遊戲先簡單測試一下 我熱愛的FFXI
由2003年玩到現在...

單開1920X1200畫面


雙開1920X1200


雙開再+個萬王之王三


先寫個初測感想

我是從事電腦相關人員,一個沒錢的3c玩家,也是一個網路遊戲愛好者

以現在這個價位的GTS250-9800GTX+ 真的算是蠻值得購買的卡. 在9600GT 512MB及ATI 4670 1GB下 全效果雙開的遊戲的流暢度非常的差
但在GT 250下 則是非常的順,甚至可以三開,四開.

不過測試了許久GTS250並沒有想像中的耗電需要3XX W剩餘電力... 也沒有像一開始9800GTX+新卡出的時候所產生的高頻噪音大概是慢慢的改良了吧

在溫度測試上, GTS250並不是很熱....或許雙槽的散熱有所幫助...但我還是希望能有單槽版本出現... 雙槽的卡在許多空間狹小機殼中並不是很好安裝.

至於配件方面...這點...偷很大... 既然有作出來 接頭, 應該就要把HDMI轉接頭 與 音效連結線附上...成本省不了多少的...何必落人口實..

有空再補上一些沒什麼意義的3D MARK 2003 VANTAGE 測試數據...最近電腦都是SPORE 機 過兩天會補上一些遊戲測試感想.

以這個價位來說,這是一張C/P值很高的好卡.

後續....
看了一推...看起來一樣...

還好效能不是也是 看起來一樣...

不然可能就翻桌了...

哈哈..我也想買這塊說...散熱+效能+價錢都不錯的卡

謎之音:你連cpu跟主機板都沒有...你要裝哪
人間五十年、下天の内をくらぶれば、夢幻のごとくなり一度生を得て成せぬ者はあるべき か
sopp0820 wrote:
ATI的卡每次換驅動程式的時候都很痛苦....玩個遊戲常常要換驅動程式...重裝各驅動程式常常為了解決問題乾脆要重裝一次電腦...所以NVIDIA還是我的最愛

感同身受

這張小弟也有買
待機溫度40
NV吧...一天內就釋出3個驅動,還要一個一個試...
ATI 8.6~9.3每次一釋出,就直接更新,也沒你說的玩個遊戲就要換一個驅動的說法
還是說開版的只是人云亦云呢?

開箱文很辛苦,給你按個好,但沒用過ATI的就請不要拿這點,打的很開心。
Sylevil wrote:
NV吧...一天內就...(恕刪)


剛好我用過很多ati 的卡...
第一張ati mach 64
ati fireGL v7300
ati 4670

筆電的 ati x600 x700 x2300 x2400 x2600

所以才會說這種結果的...

至於nvidia 更多張了...從那家公司還沒誕生開始..

ati的卡要分driver.. nvidia大部分的不用..這就差很多了

之前寫的4670的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8&t=806359&last=9174259

看到測試畫面是FF11 ,讓我好懷念...
一年前放棄,也是從2003年開始玩....後來電腦升級也是開1920*1200...
應該沒有其他網路遊戲,出了這麼久,畫面還是很好的
原來你是sopp ...好像有看過,第七的嘛?
塔盧 黑魔AF2 整套滿好看的 ..我之前也有一套...

可是你沒有考慮買華碩dk ?是因為清雲比較便宜嘛?
one.page.book wrote:
看到測試畫面是FF1...(恕刪)


回來吧~~ 回來吧 ffxi資料片剛出..夢見之石

其實2560x1600也是ok的 不過我需要雙開...三開.

我是11 server 海蛇的.

應該是說ffxi是目前少數需要玩技巧的遊戲吧...所以還是繼續玩...

清雲?

準系統是浩鑫, 顯示卡為麗台@_@
板主的照片看的很吃力.....建議要開閃光呀...
jeffnam0514 wrote:
板主的照片看的很吃力...(恕刪)


非專業人士請多包函

sinon761012 wrote:
感同身受這張小弟也有...(恕刪)


待機才40度?!

喔喔喔~~~
http://www.zhe-feng.com.tw/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