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規格不是更好嗎~~
為什麼要刻意壓低某方面的數值來取平衡呢???
如果出了單卡512BIT+DDR5+2GB 的規格
我也照買阿~好東西為什麼要刻意去省略?
用不到嗎???
當初巴哈有某位天才說 現在遊戲512mb就夠用了
根本用不到1G~更別說2G~
結果證明...
512mb所能呈現的效能遠低於2G的效果....
現在一堆遊戲要開出高畫質畫面~不僅效能要好
容量也要大~所以現在有些遊戲都需要1G以上容量來玩了!!!
回顧到上面那位巴哈天才的那一段話...
發現...他的話是錯的~
就像汽車一樣~每家廠商都有全是界限量的超頂級效能車款這道理是一樣的~
有沒有人去買~一定有搭...那會有人說...用不到這麼好的效能跑車嗎???
有更好的東西明明可以做出來~為什麼要刻意降低來取平衡?
worldmanone wrote:
那出個單卡512BI...(恕刪)
大眾市場沒有512bits(專業市場我不知道)
但是個人覺得256bit 就足夠應付目前顯卡頻寬
這點從256bit 5970就可猜測出
出不出是市場問題
如果有利潤~一定會有公司作
如果沒利潤~不一定會有公司
就算會做也是宣示用
但是我不覺得 A / N 會去把這個量產
這是市場/價格的恐怖平衡
(個人猜測 512bit會越賣越虧)
256/128bits 記憶體是已量產的產品 單價不高
假設1
$200 可以買2G 256bit 顯卡
$5000 可以買2G 512bit 顯卡嗎??
假設2
256/128 bit市場 99.99%
512bit 市場0.01%
假設3
256/128 bit 利潤20%
512bit 利潤?? (不會虧就很偷笑了...)
對於切割率與耗電量斤斤計較的ATI來說如果摔掉的性能不多,又能多降些成本的話會選擇砍記憶體控制器位寬
事實上RV8系列被砍掉的不只是MC位寬.連某些之前硬體單元實作的部分都被砍掉轉交給SP去處理
不這麼做的話就會變成跟NV一樣的下場,又大又耗電,甚至無法達到量產基本要求
所謂的量產本來就是這麼一回事,必須在性能與生產性下取得一個平衡及抉擇,端看產品面向的市場來作判斷
如果是走頂級市場就比較可以投入高成本一些(消費者少,也花得起),如果是面向一般市場就看成本與充不衝得出足夠的量來滿足大量而且對售價注重的普通消費者
今天以專業向市場的角度去看NV是對的,但反過來以一般game卡這種產品生命週期偏短的市場角度去看的話又是另一回事了,所以nv才要在全力開發費米挪不出其他資源時不斷re又re,為的就是盡量延長g92漸到產品生命週期末端的銷售力道,以彌補這段來不及拿出能大量生產的中階性能級新品間的空窗期
timberwang wrote:
ATI 有出過 51...(恕刪)
我記得幾年前有趣台北博漢街買相機~
順道經過一家賣電腦店家~
那時第一次特別亮眼~
看見的是擺在窗戶邊紅色的 ATI 2900XT(還是XTX我忘了)~DDR4~512BIT顯示卡(忘了是1G還是2G)
那時候的這張價格好像在17000左右~
真的雖然只看不到15秒~但是光那個後面的等級~是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的!!
所以512BIT的存在也沒有說價格高到哪去~頂多高到跟以前剛出的3D1顯示卡價位差不多~(大約在32000左右以極限)
甚至更低~25000~30000就可以買的到了~也不一定!!!
況且現在ATI技術也很不錯了~我想搞個我上篇文章的規格出來~應該是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