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NVIDIA現有的產品規劃來看,GT 210/GT 220是屬於最入門級的產品,本來這是主要提供給低價OEM市場整機出機用,不過NVIDIA最後還是把它納入了零售市場產品線內,但因為GT220的規格實在太像9500GT,導致很多人都認為它就是9500GT的接班人;其實它原本的設計是要去接替9600GSO,這個位於9600GT之下,9500GT之上的產品線,並且支援DDR2/DDR3,GDDR3這些規格的記憶體,採用128bit頻寬,同時也加入了對DX10.1的支援。對手目標則鎖定差不多在ATI 4650的等級,原意是很好,只可惜實際上我們看到的售價部分並沒有想像中的入門,而且效能上,似乎也不如9600GSO來的好,在Stream Processors方面,GT 220與9600GSO同樣是48個,不過在ROPs上面GT220是8個,9600GSO則有16個,這樣兩相比較的基本效能就會有差異性出來,好處就是製程推新獲得了比較省電以及晶片發熱量低的效果,不過可以確定的是GT 220效能上會比9500GT好,因為9500GT只有32個Stream Processors,ROPs則同樣是8個,GPU核心時脈也比GT220低。


而GT220也有數個版本,從OEM原型的Low-Profile版本以及今天拿到的標準PCB版本,加上搭配不同顯示記憶體的種類與容量都會使得價格上出現差異,現在市面上總共有DDR2-512MB、DDR2-1GB、DDR3-1GB、GDDR3-1GB等不同的版本。今天拿到的則是來自於新興的顯示卡公司-LANTIC喬帝,這家公司的出現,其實背後有著很強大的全球通路銷售與服務的先天優勢資源大力贊助,因此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成為NVIDIA與ATI兩家公司的合作夥伴,有興趣的可以自行去搜尋參考,接著我們就來看看今天喬帝提供的GT220有什麼樣的不同囉。



盒裝還滿大的,喬帝也表示他們家近期的顯示卡風扇用料都很不錯。



不過內容物是有點少啦,就驅動跟說明而已。



卡片本體,咦?這不就是AC的9cm散熱器嗎?



有圖有真相,還真的是這一顆Accelero L2 Pro,果然是有點來頭。



GT 200系列後期的顯示卡,都已經把三世代輸出端列為標準配備了,即使是LP版本的GT 220也同樣有HDMI 1.3a的Layout。



9cm的AC散熱器拆下後,是這次40nm的GPU核心,核心大小是100mm2,其實好像不用特別AC散熱也可以壓的住熱源,40nm本就比55nm低溫多了。



記憶體方面,我們看到了一個跟常見的GDDR不同的東西,這應該是在記憶體上面的DDR3,編號是VT KS1G16000415-12,我只能確定這是DDR3的顆粒卻實在不知道這是哪家公司的產品。



核心代號GT216-300-A2。



上機囉,這次的平台組成是:

CPU:INTEL I7-870
MB: GIGYBYTE P55-UD5
MEM: OCZ1333LV4GK
OS: VISTA 32bit SP2 Ultimate
LCD: BENQ 24”1080p support



GT 220的記憶體頻寬傳輸量達到25.3GB/s,比9500GT要好的多,另外原本不支援的DX10.1也就是SM4.1也開始支援,DX10.1經過很多方面測試相較於DX10來說遊戲表現影響的改變也不算太大,所以在現階段才開始支援DX10.1其實質意義並不大,大家都把希望跟注意力都放在DX11這個規格。

測試項目:
1. 3DMARK 06,3DMARK VANTAGE
2. Crysis,Crysis Warhead
3. Cryostasis、Dirt2、Farcry2、SF4
4. Furmark




考量低階卡的關係,所以有部份遊戲是降低了特效的條件來測試,不然光一個CRYSIS我可能就跑不完了,基本上來說,高於1440x900以上解析度來跑這些重鹹的3D遊戲普遍是滿吃力的,畢竟很多都低於30fps,離順暢還有一段距離。溫度方面,拜AC扇以及40nm優異的低溫,待機溫度26度,燒機後也頂多上升到33度而已。



系統待機耗電120W。



3DMARK06時耗電156W,原廠公佈最高TDP約為55W左右,看來實際上還要再省電一些。



不過小弟也發現喬帝的驅動光碟片內並沒有附上Win7的驅動,需要自行去NVIDIA官方下載。


ATINVIDIA



最近,一種混合格鬥技正在低調流行當中,所有買高階ATI顯示卡的使用者都希望能這樣安排他們的系統,也就是購買低階NVIDIA顯示卡當作是物理加速卡來幫助ATI補足其不全之處。會有這樣的玩法出現其實這想法也很單純,消費者一但花大錢選擇了ATI高階卡後,要在另外購入一張至少GTX 260以上等級的NVIDIA單卡實在也很難下手,但是面對多種遊戲都開始加速物理運算的技術,想要完整享受這個特效,來一張低階的200系列當作是物理加速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樣一來以ATI顯示卡來執行像是蝙蝠俠療養院這類吃PhysX技術比例很高的遊戲也能一償宿願,而這目標基本上就放在GT 220與GT 240身上了。站在消費者立場而言,他們只想要自己的卡能夠好好玩遊戲而已,所以才會有了這種玩法出現。


“一定要配Win7”



要實現這個玩法你必須要先準備一些道具,Win7是個必要的腳色,雖然Windows XP也可以,但沒有必要委屈求全在DX9的OS系統下,因此Win7的DX11以下的支援性以及多重WDDM(Windows Display Driver Model)技術可以允許你安裝複數的顯示卡驅動程式在同一系統內。


“LCD多重輸出或者是土炮訊號端子”



要讓兩張卡同時都有吃上訊號以及電力的負載才行,因此一個具備多重輸出Port的LCD是必要的,如果你的螢幕只有一個Port,那得請你自行土炮一個假的接頭給GT220了。其它的必要條件還有:

1.謎般的程式
2.顯卡安裝的順序必須是A卡先,安裝好CCC 9.12後,才是N卡的部分。

完成之後就可以達到A+N雙效合一的效果。



系統改安裝Win7 32bit Ultimate版本,主要顯示卡為HIS 4890 1G,當作物理加速卡的則是今天主角GT220,這個版本CPU-Z中會去檢查顯示卡是否支援其他的功能選項,ATI 4890這邊僅有一個DirectCompute支援而已,反觀NVIDIA則是幾乎都有勾選。另外在A+N模式中,PhysX與CUDA是需要手動開啟的,因為NVIDIA已經在新版的驅動中加入了偵測顯示卡是否為NVIDIA產品的條件式,一但發現有這樣的A+N情況,即會關閉物理加速運算的功能,所以這邊會需要謎般的程式。就商業考量而言,NVIDIA的作法是正確的,就好像花錢花在女朋友身上,但女朋友最後嫁作他人婦一樣的道理。



接下來你得在同一個顯示器中替這兩張顯示卡標記好1跟2的位置, 4890設為1,主要顯示器。



GT220設為2,延伸的顯示器。



進入NVIDIA控制台把PhysX打勾後,在GPU-Z的資訊中我們可以看到PhysX打勾了,至於CUDA還是沒有打勾的關係,我猜是GPU-Z的誤判,畢竟PhysX與CUDA都是GPGPU的應用,有PhysX可用,CUDA一定可以正常運作。這裡打開了PhysX的FLUIDMARK測試,我選擇了1920x1200 8AA。



如果這是單卡4890,那你應該是在看幻燈片,不過現在則是出奇的順暢。



測試完成,成績平均有54張,證明PhysX有正常。



來看另外一個鬼船的遊戲,Cryostasis,這也是大量吃PhysX特效的遊戲,我們來測試看看1920x1200的DX10特效,PhysX選擇硬體。



水滴這些物理運算特效可以被正確的顯示出來。



1920x1200 8AA的平均張數有35張,已經是順暢執行沒有問題。



接下來這個遊戲是叫作DARKEST of DAYS,一個故事情節很詭異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但它採用了PhysX做物理運算引擎。



唯一的BENCHMARK就是專門評測PhysX功能的。



點選BENCHMARK後會跑一段TIME DEMO,在這段TIME DEMO裡面加入了落葉、爆破、煙霧這些主要的PhysX特效運算。



GT220的PhysX在這邊可以拿到27張左右的成績。



另外一個由對岸開發的一舞成名的遊戲,也是大量採用PhysX特效,ATI單卡在這邊拿到的分數絕對是個位數。



測試完成,平均張數有44.868張。


是入門顯卡?還是入門物理加速卡?

看完前面的單卡測試以及A+N測試,各位應該對於GT220單卡效能以及PhysX的部份已經非常明瞭,這個結論其實說穿了就是需求產生定位的關係,有很多種需求來決定GT220會是張什麼樣的顯示卡?

1. 當你沒有ATI或者NVIDIA的高階卡時,若是想要有CUDA影音播放、轉檔、入門遊戲這些需求的話,直接入手GT220會是比較兼顧預算與效能的選擇,ATI的4350、4650等的低階入門卡並不能給你CUDA以及PhysX,遊戲效能表現也不會GT220好。
2. 若是你已經有了ATI高階顯示卡,又想要玩遍物理加速特效的遊戲,在追加一張GT220當做物理加速專用卡也不錯,以後若是直接升級NVIDIA高階卡,這張GT220還可以繼續當作NVIDIA高階顯示卡的物理加速運算卡,讓你的PhysX功力在加深一層。
3. 當你只有ATI低階卡時又想要玩物理運算時…還是直接去換張高階NVIDIA顯示卡一了百了比較快。

其實A+N多了一張卡,並不會像是SLI或者CF一般提升非PhysX測試或者遊戲的FPS,只是很單純的變成輔助物理加速運算而已,A+N的設定也比單純使用N卡來的麻煩,而這樣多一筆顯示卡開銷真的會划算嗎?見仁見智,如果我現在手上的ATI卡是5800、5900系列的話,的確多一張GT220或者GT240來幫助硬解PhysX是很直覺的想法,而這就端看個人的預算以及喜好與眾不同的玩法玩家而異。至於以後ATI跟NVIDIA的關係就是這樣定調嗎?我個人覺得這只是一個過渡期的玩法而已,別忘了,ATI還有Havok、STREAM等等的技術,以及NVIDIA還有未出的大砲Fermi再等著。
我就是使用GT220
也沒有轉檔
遊戲最高也是跑1280 x 800 的3D遊戲
偶爾看看電影
也不是什麼高清那些
想請問樓主!?
你這張220風扇會很吵嗎?
我用微星的GT220
其他風扇都關掉
就找到是顯卡的聲音
真的很大聲
可能要換散熱器了
另外問問有什麼推薦的顯卡散熱風扇嗎?
感激!!!
satorare wrote:
我就是使用GT220...(恕刪)


單就這塊喬帝付的AC扇來說,風扇轉速約1700轉,但是葉片風切聲並不大,市售版的AC L2 PRO還有可變轉速的電源線,你還可以再降低轉速,而且AC是標榜低噪音為主,這顆風扇的確不吵。

http://www.arctic-cooling.com/catalog/product_info.php?cPath=2_&mID=256
官網連結在這邊,我記得在拍賣看到一顆賣600多。

如果談到改裝顯示卡風扇的話,Tt,AC,Zalman這幾家是大牌子,產品種類也多,您可以去搜尋一下,畢竟我也是除了這張的AC扇以外,還沒有機會多接觸到其他可適用GT 220的改裝風扇,所以推薦是談不上的,就分享給您這個AC扇的心得囉。

johnnydee wrote:
單就這塊喬帝付的AC...(恕刪)



你的A+N的說明方式
看的不是很懂
可以再說清楚一點嗎!謝謝

我現在有A的5850
這樣我加上這塊的話
我該怎麼做連接
還有就是你說的那個謎程式
如果不方便的話
可以PM給我
謝謝
世界末日趕快到來吧............!^_*
johnnydee wrote:
以NVIDIA現有的...(恕刪)


請教樓主

一樣都是A卡的狀況下

雖然等級不同...

不過一樣都是4XXX系列的A卡

怎麼您的有些功能我沒有呢

請參照下圖紅圈處




是小妹的卡有問題,又或是程式沒有完整判讀(跟您一樣是0.3.8版),還是說是我這一系列的卡就是這樣呢??

懇請大大開釋
幸村月 wrote:
請教樓主一樣都是A卡...(恕刪)


圖中第一個小紅圈指的是現在PCIExpress BUS的速度,他後面那段意思是指,我現在的4890插在PCExpress 2.0的匯流排,但是跑的速度是x8不是x16,我想這是因為我把GT220插在第二根PCIExpress x8的位置,使得第一個PCIExpress不再跑x16速度,但A+N既非SLI也非CF,程式誤判的機率也頗大。

至於Directcompute4.1我也不太清楚,只插單卡4890的時候就有這個選項了。
那個FPS最大值好像灌水一樣,快破千了


我在想,這有可能是兩張卡的架構跟驅動程式不一樣,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數值。之所以A+N FPS倍增,也有可能是插上去之後造成BUG產生,所以FPS會亂跳
johnnydee wrote:
圖中第一個小紅圈指的...(恕刪)


剛剛去確認了一下驅動的問題

在下所裝的是

ATI Catalyst 9.12驅動程式Windows版本功能特色

 效能躍進:
 3DMark Vantage—ATI Radeon™ HD 5800 系列及ATI Radeon™ HD 5700 系列的總體效能提升9%,其中GT1 - Jane Nash和FT4 - GPU Cloth測試場景最多提升15%。
 《浩劫殺陣3:普里皮亞季的召喚》—單卡效能最多提升6%

1. 嶄新特色:
ATI Catalyst™ 支援DirectCompute 10.1
ATI Radeon™ HD 4800/4700系列的單卡與ATI CrossFireX™多卡技術之系統將完整支援DirectCompute 10.1技術。

資料取自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8&t=1359855&last=16635741

這種狀況,我該反映給ASUS的客服還是...?

Loompster wrote:
那個FPS最大值好像...(恕刪)


不無可能,A+N的好處是A卡高倍防掉反鋸齒的運算能力+N卡的PhysX的GPGPU,好處應該是1+1,但相對的,兩者的BUG也可能會是1+1,也就是未知的問題會很多,還有主機板的問題也要加上去。目前我參考國外論壇很多人的使用經驗來說,有些使用者就遇到FPS狂掉的現象,還有人原本可以玩的遊戲就這樣進去就黑屏等等,還有人的PhysX效能居然比不插卡還糟糕...

總之就當作是一種冒險囉~~

幸村月 wrote:
剛剛去確認了一下驅動...(恕刪)


我是覺得反映給ASUS也沒用,ASUS也是被動的等ATI給新的驅動而已,還不如您把原本驅動移除掉換上官方新的驅動吧,更新後效能的確有增加很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