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到有人說
cuda技術可以讓影片的畫質更好~
請問該怎麼做才可以達到!?(操作教學)
差異會有多大?
有沒有大大可以解惑和教學~~感謝
文章關鍵字
應該要搭配軟體國外的,英文介面,尚在研發階段。

warron163 wrote:
常常聽到有人說cud...(恕刪)

--------以下個人淺見----------

cuda 算是一種運算技術吧 因為現在GPU的浮點運算早就已經超越CPU了
利用此技術 可以利用GPU來代替CPU 解一些負擔

這技術已不是只有用在影片 很多地方都有用到它

但cuda 不會讓影片畫質變好(我認知是這樣)

以轉檔來說
啟動CUDA解碼和不開CUDA基本上沒有差別 只是減少CPU的負擔而已 加快處理速度而已

OGK-MAN wrote:
應該要搭配軟體國外的...(恕刪)

真的有喔 =口=

OGK-MAN wrote:
應該要搭配軟體國外的,英文介面,尚在研發階段。


什麼軟體? 能透露一下? 該不會是Splash Player?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TotalMedia Theatre 5

裡面有一個SimHD®視訊放大技術能將DVD畫質轉化為近似高清畫質

根據我的了解這是一個透過畫面的比較,找出原本不存在的像素點的方式來提升畫質,而非以前那種技術,將像素點放大,然後在羽化或優化之類的

由於dvd畫質記錄的最高話質是720x480個像素點,在每個瞬間的一個畫面,他都只用這種解析度記錄真實的畫面,但真實的畫面只能切割成這些點嗎?當然不是,也就是說還有很多點在這個瞬間是沒有被dvd畫質給記錄到的,但影面裡的物體是會移動的,當移動的同時,畫面會產生些微的差異,同時也有機會記錄到上一個畫面沒被記錄到的像素點,而軟體會將這個捕捉到的像素點,拿到前後畫面去塞填成hd畫質。

我不知道這樣的說法你有沒有聽懂,換一個說法好了,原本dvd畫質中,這個頁面像素點跟像素點中間的真實顏色因為解析度不夠沒被記錄到,但因為下個畫面移動了一點點,使得剛剛沒被記錄到的點,移動到了會被記錄的像素點,如此一來不就捕捉到了原本不存在的畫面了。

舉個例子好了,我拍攝站在畫面中揮手,在我揮手的同時,我手上有一個小黑點,這個小黑點在我晃動的過程中,因為dvd畫質不夠細,有的畫面有記錄到該點的黑色,有的畫面卻沒有,而這軟體會比對前後畫面後發現其實手上有一個黑點,然後再提升為hd畫質時,把每個畫面的黑點都補上去,請問那黑點事假的或虛擬的嗎?當然不是,那是真實的。(對電腦而言,每個像素點也只是一個顏色而已,而把每個像素點湊成圖片就是照片,而連續的照片就是影片)

當然,這說起來很容易,但卻很複雜,我所了解的程度也只到這邊兒以,有興趣可以去看看相關技術的網站

PS. 這個軟體並不能將改善後的畫質輸出成檔案,只是播放時能提昇畫質。

另外還要介紹一套個人覺得很讚的軟體vReveal,他可以改善影片的畫面,我測試過原本用相機拍攝噪點很明顯的影片,畫面看起來變乾淨了。另外我也測試邊走動邊拍攝,但處理過後畫面晃動的情形明顯減少。但是這是用什麼原理我就不知道了

另外,這些功能其實用cpu應該也做的到,在還沒cuda之前,這些軟體和功能好像就已經存在了,但透過cuda來運算,可以減輕cpu負擔,甚至變得更加的快速。
davidmail18 wrote:
TotalMedia...(恕刪)

TotalMedia Theatre 5 原廠網頁有這一段..

經過優化的SimHD支持AMD和NVIDIA的GPU運算,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統性能*。

CUDA 不是啥萬靈丹.該有的別家也有.
其實PowerDVD也有類似的功能
主要是因為這類的演算法可以高度平行化
因為演算的難度不高但需要演算的矩陣較大
所以GPU的優勢就可以顯現出來(時脈低但core數目多)
而cuda是因為Nvidia library的發展比較完備
也比較多廠商在使用(據我所知, 學術單位也都是開發cuda居多)
如果是想要輸出成檔案vReveal, 或是TMPGEnc配合WinFast pxvc1100, hpvc1111
都是不錯的選擇, 但後者是利用類PS3的異質核心做處理的

至於差異會有多大, 如果是用TMPGEnc這處理過的會比較好
畢竟實時演算能力有限, TMPGEnc可以加濾鏡和其他微調整

還有要用cuda基本上如果是中低階的顯卡(6k以下)
都是普通效能
所以如果真的想要做影像輸出, 最好是10k以上的顯卡

p.s 我個人是使用tri-sli gtx470做我的轉檔機配合pxvc1100

初華 wrote:
TotalMedia Theatre 5 原廠網頁有這一段..

經過優化的SimHD支持AMD和NVIDIA的GPU運算,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統性能*。

CUDA 不是啥萬靈丹.該有的別家也有....(恕刪)


TotalMedia Theatre 3的時候,SimHD是外掛的方式安裝,當時是只有支援cuda,最近的TotalMedia Theatre 5才有加入amd顯卡也能gpu加速。

另外~cuda當然不是萬靈丹,你仔細看一下的話,其實SimHD也能設定用CPU來跑,只不過如果你有獨立顯卡的話,也不需要浪費就是了。

目前支援顯卡加速的軟體,肯定是cuda比amd的多,但之後透過DX11,最後一定是兩者都可以,至於用不用的到~~一切都還是必須~~等。

初華 wrote:
TotalMedia Theatre 5 原廠網頁有這一段..
經過優化的SimHD支持AMD和NVIDIA的GPU運算,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統性能*。
CUDA 不是啥萬靈丹.該有的別家也有.


問題是一開始推廣GPU運算的就是NVIDA...他們在推廣GPU運算花的工夫不是
別家能比的.

現在有GPU加速的軟體也只有分「只支援CUDA」跟「支援GPU運算(N跟A)」兩種.
也就是如果用NV的卡,有GPU加速的軟體定能用.

學術界的話幾乎都是CUDA的天下了... 有空可以去查世界超級電腦500大排名
的配備, 很多都有採用CUDA運算(例如目前世界排名第一名的).
還有一些專業用途(像3D繪圖rendering)也是.

至於個人用途, 講真的是比較有限. 不過花了錢買的顯示卡, 能在玩遊戲以外
多提供一些功能出來, 增加使用率, 這樣不知道是哪裏不好了?

ps.Splash PRO 這個播放器表現也不錯.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CUDA也是運算核心的一種,晶片內部通常有相當多CUDA核心
也是能夠使GPU運算能力遠超於CPU的一大原因
當然兩項所負責運算的東西是不盡相同的
但未來在某些運算上如果能夠交由GPU的CUDA核心來負責
對於CPU的負擔減少與整體效能提升上是相當有幫助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