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請問各位大大一個基本的問題
就是4K影片的純撥放和顯示卡等級有無關聯?
在不玩遊戲的情況下
我是從YOUTUBE上是可以下載4K的遊戲破關影片來看
畢竟自己玩不了 看看別人的破關記錄就很開心了
現在所使用的CPU是E3 1230V2
主機板ASUS P8Z77V
播放軟體是MPC
顯示卡是ASUS 7870
記憶體16G
作業系統WIN8
不過嘛!畢竟手上的東西都還不支援4K
所以就算遊戲影片畫面在精美也還是會LAG
有考慮要升級的話
單純看影片 顯示卡需要選到高階獨顯
舉例像是N家的980TI
或者只要中階的950或960有支援4K 我想畫質應該也不會太差
然後我再去買支援4K的螢幕即可
畢竟顯示卡價格實在差很大 螢幕又算了 4K螢幕價格短期我看要降很難....
還有 4K影片放在SSD或者傳統HD撥放會有延遲的影響嗎?
那是在網頁上看到的 我自己去測試了一下 感覺都會延遲
好像沒有順不順暢的影響。
第一要件就是要有4k螢幕..
用1080p螢幕放4K影片...沒任何意義...
1080p螢幕就下1080p的來看就行了.
下面連結,( Standard 2D )影片有各種解析度..可以下回去測試看看..
http://bbb3d.renderfarming.net/download.html
perseus0623 wrote:
我想請問各位大大一...(恕刪)
到對岸 MyAV 或是國外的 Doom9 論壇就知道影音這塊是 A 卡還是 N 卡多。
AMD 有一票針對影音加強的技術:銳化、降噪、補幀、廣角抑制變形。
現在Win10下連 NNEDI3 都變成了AMD專利,更別提 madVR 作者本身是用A卡。
NV目前也就960硬解HEVC main10 規格稍微領先一點。
GCN也是用了快四年的老架構,而NV也是在960才加入HEVC(H.265 MAIN10)支援。
但這個優勢到明後年的AMD 400 series 有可能完全就追平或是超越。
現在4k HEVC Main10 片源也沒幾部,說真的宣示性質大於實質意義。
YOUTUBE 30FPS補幀60FPS的討論。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6&t=4482843&p=1
只要是正常人眼,30FPS與60FPS的差別流暢滑順感,絕對能體會出來。
線上連結youtube 30FPS補幀轉60FPS Potplayer的支援相容性比較好。
因Potplayer連結YOUTUBE檔案轉換效率及可方便調整更換解析度及FPS。
MPC預設值最多就720P, 解析度及FPS不能調整更換比720更高的設定......殘念

小弟CPU FX6100 YOUTUBE軟解4k 60FPS 及 R7 260X 4k 30FPS補幀60FPS都可以足以應付,相信你的E3 1230V2及7870應該會有更好的效率。
其他HEVC更詳細的介紹,現在大家用的都還只是第1版本(Version 1)而已。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gh_Efficiency_Video_Coding
------------------我是分隔線--------------------
樓主有講到一個重點,他只是要線上YOUTUBE看別人破關就很開心了。
現在YOUTUBE 4K 破關遊戲影片大都以30FPS為居多。
可以藉用POTPLAYER 補幀到60FPS一樣也很過隱。
本人測試YOUTUBE範例檔案如下:
YOUTUBE原本只有4K 30FPS

透過補幀技術就有4K 60FPS

用POTPLAYER 內建解碼器就很好用了。
FX6100 R7 260X 都可以搞定,相信E3 1230V2 7870更能勝任沒問題。
還有線上連結YOUTUBE直接播放30FPS轉60FPS Buffer完後再RUN才會比較順暢,若是直接下載的檔案就無需擔心Buffer此問題。
sheauyih wrote:
要看4k影片,,,
第一要件就是要有4k螢幕.....(恕刪)
並非如此:
Why Does 4K Look Better on 1080p Monitors?
此外,思考一下AMD顯卡為何會有VSR技術/Nvidia為何會推出DSR技術,就知道為何4K內容並不一定要搭4K螢幕,且在1080p螢幕上撥放4K內容會比撥放1080p內容的品質為佳。
日本BS-Digital開始播送FullHD節目時,日本/台灣諸多追求畫質的收視者趨之若鶩,當時LCD或是Plasma電視的製作技術,壓根還不到FullHD(像是1366x1024這種解析度就頂尖了),更別提1080"p"的Progressive顯示,技術/顯示頻寬上都還有問題。
這絕對不是當年日本人無聊,或是Nvidia/AMD工程師太多沒事可做,而是在較低解析度的螢幕上觀看較高解析度的內容,仍然比螢幕跟內容解析度是1:1來得有料,"縮圖無爛圖"這句俗話,別懷疑,有它的道理在。
一般手機都已經可以拍13M/16M/20M畫素的相片了,但即使是4K的螢幕,也"不過"~8M畫素,更別提1080p的螢幕,畫素"才"~2M上下。數位內容的主流解析度,本來就會領先當時顯示技術主流解析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