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也是我最近直接看到一個礦主的自述才搞明白
就分享給大家一起參詳吧!

首先你如果看到一個礦主在算什麼回本日啊、電費啊什麼的
這個人擁有的絕不是有一定體量的虛擬貨幣農場
那現在大礦主是什麼人呢?
說穿了就是賊喊抓賊
就是顯示卡廠商自己(自己公司或旗下經銷商,視不同廠商規模而定)
目前"最有良心"的流程大概是這樣的
每個批次顯卡最終FQC過完直接送農場
每3個月一輪
簡單說假設這一批顯卡到農場後
農場員工會換下3個月前到的那一批替換上機
然後開始將換下這一批的顯卡清理乾淨
比較勤快的會拆散熱器去水洗再烘乾或晾乾
比較摸魚的就吸塵器和刷子清一清就好
然後貼出廠標籤的各式貼紙、包裝、封條後才會上公司出貨系統登錄
所以消費者拿到的卡況看起來都很新
貼紙上出廠日都很接近購買日
甚至連上公司自己系統查出廠日都沒有破綻
而且由於挖礦的時間很短只有3個月
(目前聽說大廠最多也就半年、不會挖太久,他們也怕把自己的卡挖壞)
大部分顯示卡的狀況都還是很好
如果只是正常使用如看片、玩game或影像工作處理
頂個3年不是問題(再之後反正也過保固期了)
萬一有消費者倒楣碰上體質特爛的剛好7日內要RMA
那就換另一張給他或退費絕不囉嗦
為什麼這麼大方?
因為他們已經白賺了3個月的虛擬幣收入了(注意!這收入幾乎是純利)
所以只要虛擬幣價格沒跌個7~80%
電費沒漲個3~5倍
他們就會一直挖礦不可能停!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農場都建在一些4、5線的城市
地便宜、電更便宜,當地政府為了招商會盡力幫你搞租金和電費補貼
因為過去長期官員們的KPI就看GDP和用電量這2個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