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右)與 MEG Ai1300P PCIe5 電源供應器(左)。
在這波 RTX 40 系列顯示卡中,許多 AIC 廠都紛紛趁著這個機會對旗下的顯示卡外型與散熱進行重新設計,不過才在 RTX 30 世代系列推出的微星當家旗艦的 SUPRIM 系列,在這次 RTX 40 系列中,則是在原本的外型設計下,進行整體散熱設計與風扇與外部造型的小改,但是這樣的小改思維,是否能應對 RTX 40 效能成長下所帶來的熱量提升呢?陳拔這次也收到了微星寄來的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看看 SUPRIM 的散熱設計是否能夠應對 RTX 4070 Ti的散熱需求。
更多 RTX 4070 Ti 顯示卡測試報告:
技嘉 AORUS GeForce RTX 4070 Ti 12GB MASTER 顯示卡開箱實測 以 300W 功耗上打前代旗艦 3090Ti
PNY GeForce RTX 4070 Ti OC 12 GB XLR8 顯示卡開箱實測 以大風扇提供高效散熱的顯卡新兵
而針對 RTX 40 世代顯示卡陸續推出,搭載 12+4 Pin 的 12VHPWR 輔助混合電源接頭設計的電源供應器也有不少廠商推出,雖說舊款使用 PCIe 8 Pin 電源接頭的電源供應器仍然可以透過一轉多的轉接線, 運用在 RTX 40 系列顯示卡上,但是在實際裝機佈線時,多條電源線在走/藏線時,仍然會造成不少困擾(加上還有那一條轉接線),利用 12+4 Pin 12VHPWR 電源線,一條就能提供最高 600W 的電源供應,對於機殼內部走線或是視覺美觀上都有相當大的幫助(前提是要插好插緊、不要折....) ,所以陳拔這次也一併開箱了微星推出的 MEG Ai1300P PCIe5 電源供應器,提供了一組 600W 功率的 12VHPWR 輔助混合電源接頭,讓 RTX 40 系列顯示卡的用戶能夠有更方便的裝機選擇。

透過單一條電源線就能提供足夠的電源供應,在裝機上真的相當方便。

但是記得使用時要插到最底阿.....。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開箱與外觀
首先來看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的外觀設計,SUPRIM 系列的設計從 RTX 30 系列看到現在,許多人應該都相當熟悉,而在 RTX 40 世代中則是對風扇外罩以及燈效配置部分做了一點小改變。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的外箱正面,這代 SUPRIM 在外箱設計上更為簡潔。

低調的 SUPRIM X 系列字樣以及下方的 RTX 40 系列顯示卡功能文字。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的盒裝背面顯示內容,強調在 RTX 40 世代更新的 TRI FROZR 3S 散熱設計,包括 TORX 5.0 散熱風扇、銅底板、方形散熱導管以及 MSI Center 控制軟體等。

NVIDIA 官方的針對創作者與遊戲玩家所打造的各項功能特色介紹。

開啟上蓋後一樣有 SUPRIM 系列一貫的 Change the Game 小海報。

也附了一張 SUPRIM 視覺設計的滑鼠墊,尺寸還不小。

下方靜電袋中的則是顯示卡本體(上)以及配件(下)。

配件包括顯示卡支撐架、一轉三電源轉接線以及快速使用指南,顯示卡支撐架跟 GeForce RTX 4080 SUPRIM X 16GB 顯示卡是一樣的,大家可以參考這篇:微星 GeForce RTX 4080 SUPRIM X 16GB 顯示卡開箱實測 以華麗外觀打造的新世代高階旗艦)。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本體,採用同樣採用三具風扇的散熱設計,基本上外觀部分跟 RTX 4080 的版本相同,若是沒有型號標示的話,幾乎分辨不出來。

在風扇右側一樣有箭形 RGB LED 燈效的設計,使用者可以透過 MSI Center 軟體進行設定,或是與其他裝置同步。

在 MSI Center 內進行燈效調整的功能畫面。

風扇本身為九片扇葉設計,並且在邊緣處透過風扇環連接,集中下吹風流。另外可以看到風扇內側的散熱鰭片,有著 SUPRIM 特殊的波浪造型設計,來提高散熱氣流的通過效率。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正常安裝時面向機殼外側的顯示卡側面,基本上採用跟 RTX 4080 同樣的兩組大型散熱鰭片配置,燈效的設計也相同,但是因為 RTX 4070 Ti 的 PCB 比較小張,所以在 12+4 Pin 12VHPWR 電源輔助插座部分有向顯示卡前端移動了一些。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側面主要的燈效顯示區塊。

開機時燈效點亮時的效果。

前段散熱鰭片與熱導管的配置,可以看到熱導管由 GPU 上方繞至顯示卡前端再往後延伸,貫穿了整個前段散熱鰭片。

後段散熱鰭片以及 12+4 Pin 12VHPWR 電源輔助插座的位置,可以看到由於跟 GeForce RTX 4080 SUPRIM X 16GB 顯示卡使用同樣的元件,所以在後方空了一塊出來。不過陳拔也不禁想到,如果 RTX 4070 Ti 的 PCB 沒那麼大,是否會有廠商推出比較短的雙風扇版本呢?(目前看到的都還是巨大的三風扇設計產品)。

在電源插座左側則是風扇模式的切換開關,可在靜音與遊戲模式間進行切換。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的背面,採用整片金屬強化背板設計,除了提高卡身強度外也提供了散熱效果,另外在顯示卡尾端的部分則是具備鏤空設計,讓尾端風扇的風流可以加速通過,提高散熱效果。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背面的圖樣也一樣具有燈效設計。

橫置安裝面向主機板的側面,以全透空的設計增加散熱效率。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的尾端採用開放式設計,並且在散熱鰭片結構上提供了三個顯示卡支撐架的固定鎖孔。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的 IO 檔板配置,採用 3 Slot 卡槽的寬度,實際會占用 4 Slot 的安裝空間,另外檔板也採用大面積鏤空來增加散熱氣流的通過量。

顯示連接埠同樣提供了三組 DisplayPort 1.4a 以及一組 HDMI 2.1a 連接埠。
微星 MEG Ai1300P PCIe5 電源供應器開箱與外觀
接著來看微星 MEG Ai1300P PCIe5 電源供應器的開箱介紹
微星 MEG Ai1300P PCIe5 電源供應器的外盒正面,具備 80 Plus 白金電源效率,支援 ATX 3.0/PCIe 5.0 規格電源。

微星 MEG Ai1300P PCIe5 電源供應器的外盒背面,標示了電源供應規格、內附線材種類、長度以及數量。另外也支援 MSI GAMING Intelligence 功能。

微星 MEG Ai1300P PCIe5 電源供應器的電源供應配置,在 12V 部分提供 108A 的電流供應。

微星 MEG Ai1300P PCIe5 電源供應器配屬的線材種類、數量與長度標示。

開啟盒裝後可以看到微星 MEG Ai1300P PCIe5 電源供應器本體以及線材包。

線材包裡的內容物,包含外部電源線、內部電源連接線材、整線夾以及機殼固定螺絲。

微星 MEG Ai1300P PCIe5 電源供應器的隨附線材,主要線材採用分線編織包覆的設計,在機殼走線上會比較容易一點。

微星 MEG Ai1300P PCIe5 電源供應器的最大特色,具備 12+4 Pin 12VHPWR 規格的電源連接線,提供 600W 的傳輸規格,不過這條線就採用整束包覆的設計,整個線束外以編織材質包覆,長度為 60 公分。

微星 MEG Ai1300P PCIe5 電源供應器還另外附上一條 12VHPWR 轉兩組 8 Pin PCIe 電源插頭的轉接線,提供使用者不同的連接方式,長度也一樣為 60 公分。

微星 MEG Ai1300P PCIe5 電源供應器的上方,可以看到內部安裝的微星 MEG SILENT GALE P12 HDB 軸承風扇,在預設模式下於負載低於 55% ,或是電源供應器內部溫度低於70℃ 時,風扇會停止運轉。

微星 MEG Ai1300P PCIe5 電源供應器的側面,具備金色的 MEG 以及微星龍魂銘牌,兩塊銘牌都為磁吸式固定設計,但老實說吸力沒有很強,安裝時要小心不要掉了。

微星 MEG Ai1300P PCIe5 電源供應器的底部,則是具備了電源供應標示以及各項安規認證圖示。

微星 MEG Ai1300P PCIe5 電源供應器的內部電源插座配置,除了採用全模組的接線設計外,還依照迴路的不同進行區域劃分,讓具備高功率周邊(aka 顯示卡)連接需求的使用者,可以依照自己的裝置來進行連接。

而左上角的 +12VHPWR 電源插座自己獨立一個迴路,在連接 RTX 40 系列顯示卡時能夠提供更好的供電穩定性。

而在另一側則是有提供 G.I 資料傳輸功能的 Mini USB 連接埠,使用者可以透過內附的轉接線連接到主機板或是另一台電腦上,透過 MSI Center 軟體來分析電源供應器的運作狀態。

在 MSI Center 中顯示的電源供應器運作狀態,包括輸出功率、電源供應器效率、溫度、使用時間、總消耗電量等都能顯示,另外也可以進行單軌/多軌輸出切換以及風扇轉速的設定。

也可透過即時儀表板進行監控。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上機實測
接著就將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與 MEG Ai1300P PCIe5 電源供應器安裝到測試平台上進行測試,這次仍然使用 Intel Core i9-13900K 處理器搭配 Z790 晶片組主機板的組合,以下是測試平台的組成內容:處理器:Intel Core i9-13900K
主機板:ROG Maximus Z790 Apex
記憶體:Kingston Renegade DDR5-6400 CL32 16GB x2
處理器散熱器:CORSAIR iCUE H170i ELITE LCD 420 AIO
系統 SSD:Samsung 980 Pro PCIe Gen 4 SSD 1TB
作業系統:Windows 11 Pro 22H2
電源供應器:微星 MEG Ai1300P PCIe5

測試平台的組成狀態。
首先來看一下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 GPU-Z 裡面顯示的資訊: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的 GPU 最大加速時脈設定為 2775 GHz,比起 NVIDIA 官方設定的 2610 MHz 要高出不少,另外記憶體時脈也從預定的 1050 MHz 提升至 1313 MHz。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傳統顯示效能測試
首先來看傳統顯示效能的部分,這部分陳拔利用 3DMark 測試軟體的 Time Spy、Time Spy Extreme、Fire Strike Extreme 以及 Fire Strike Ultra 等四個項目進行一般遊戲的顯示效能測試,測試結果如下: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 3DMark 顯示效能測試項目的測試結果,跟陳拔先前測試的技嘉 AORUS GeForce RTX 4070 Ti 12G 顯示卡差異在 1% 以內。
接著看實際遊戲的表現部分,陳拔依然使用十款 3A 大作遊戲進行測試,遊戲名單包括:《刺客教條:維京紀元》(Assassin's Creed Valhalla)、《極地戰嚎 6》(Far Cry 6)、《看門狗:自由軍團》(WatchDogs:Legion)、《邊緣禁地 3》(Borderland 3)、《電馭叛客 2077》(Cyberpunk 2077)、《大地長征 5》(Dirt 5)、《F1:22》、《地平線:期待黎明》(HORIZON ZERO DAWN)、《古墓奇兵:暗影》(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德軍總部:血氣方剛》(Wolfenstein:Youngblood)等,均以最高畫面效果與精細度設定進行測試,先不開啟光線追蹤與 DLSS 功能,僅就單純的遊戲顯示效能進行比較,比較數據分為1080p、1440p 以及 4K 三個解析度,以下是測試結果: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 10 款 3A 遊戲大作中,1080p 解析度、畫質設定最高時的效能表現,平均幀率為 221.85 fps。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 1440p 解析度下、畫質設定最高時的遊戲顯示效能表現,平均幀率為 166.42 fps。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 4K 解析度下、畫質設定最高時的遊戲顯示效能表現,平均幀率為 88.68 fps。
在傳統遊戲顯示效能部分,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跟陳拔先前測試的技嘉 AORUS GeForce RTX 4070 Ti 12G 顯示卡並沒有太大的差異,畢竟兩張顯示卡都是超頻版本,即便是 《電馭叛客 2077》(Cyberpunk 2077),在 4K 解析度時,不開啟 DLSS 也有 45 fps 的效能展現。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光線追蹤效能測試
至於在 NVIDIA 的強項:RTX 光線追蹤效能部分,陳拔利用支援光線追蹤的相關測試軟體與遊戲進行測試,首先是利用 3DMark 測試軟體裡面的 Port Royal 以及 DirectX Raytracing 兩個測試項目,測試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的光線追蹤顯示效能。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 3DMark Port Royal 測試項目中的效能測試結果,獲得 14127 分的表現。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 3DMark DirectX Raytracing 測試項目中的效能測試結果,平均顯示幀率為 67.83 fps。
在實際遊戲的光線追蹤效能表現上,陳拔先利用從遊戲抽取出來的《Boundary Ray Tracing Benchmark》(邊境)、《Bright Memory Infinite RTX Benchmark》(光明記憶無限)兩套光線追蹤效能測試軟體進行測試,測試時將光線追蹤效果調至最高、並且關閉 DLSS 功能,分為 1080p、1440p 與 4K 三個解析度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如下: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Boundary Ray Tracing Benchmark》(邊境)光線追蹤測試的效能結果。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Bright Memory Infinite RTX Benchmark》(光明記憶無限)光線追蹤測試的效能結果。
可以看到在 1440p 解析度設定時,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韓可以維持在 50 fps 左右的幀數水準,但是來到 4K 解析度時,就只剩下 20 至 25 fps 左右的表現。
接著來看在真正發行遊戲部分的 RTX 4080 FE 光線追蹤效能表現,這部分測試採用具備光線追蹤功能的遊戲,包括《極地戰嚎 6》(Far Cry 6)、《看門狗:自由軍團》(WatchDogs:Legion)、《電馭叛客 2077》(Cyberpunk 2077)、《大地長征 5》(Dirt 5)、《F1:22》、《古墓奇兵:暗影》(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德軍總部:血氣方剛》(Wolfenstein:Youngblood)共七款遊戲進行測試,測試時均將光線追蹤設定開到最高,並且關閉 DLSS 功能進行測試,以下是測試的結果: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 1080p 解析度設定,開啟最高畫質與光線追蹤設定的七款遊戲測試結果,平均幀率為 162 fps。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 1440p 解析度設定,開啟最高畫質與光線追蹤設定,七款 3A 大作遊戲的測試結果,平均幀率為 117 fps,可以看到在 1440p 解析度時,《電馭叛客 2077》(Cyberpunk 2077)的顯示效能已經掉到 50 fps 以下了。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 4K 解析度設定,開啟最高畫質與光線追蹤設定,七款 3A 大作遊戲的測試結果,平均幀率為 64.9 fps。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 DLSS 效能測試
接著來看 NVIDIA 獨家功能:DLSS 深度學習超級採樣的測試部分。在 3DMark 的 DLSS 測試項目中,陳拔於 1080p 解析度測試時採用 DLSS 2 進行測試,而 1440p 與 4K 解析度則是採用 DLSS 3,並且開啟 DLSS FRAME GENERATION 畫面生成補幀功能,設定時均採用『品質』設定取向,以下是測試結果: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 3DMark DLSS 2 1080p 開啟前後的效能測試,開啟 DLSS 2 後有 56% 的效能提升。

至於在 DLSS 3 的部分,在 1440p 解析度下有接近一倍的效能提升,而在 4K 解析度部分更有 1.5 倍的效能提升。

陳拔也嘗試了一下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 8K 解析度下,要將 DLSS 開啟到何種等級才能達到順暢的畫面,一如預期的要開到 Ultra Performance 的設定才能達到 50 fps 以上的流暢度。
至於在支援 DLSS 功能的遊戲效能表現上,首先來看從遊戲中抽取出來的《Boundary Ray Tracing Benchmark》(邊境)、《Bright Memory Infinite RTX Benchmark》(光明記憶無限)兩套光線追蹤效能測試軟體(不支援 DLSS 3)的表現,測試時均將光線追蹤設定開啟到最高,並且將 DLSS 模式設定為『品質』取向,以下是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的測試結果: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 《Boundary Ray Tracing Benchmark》(邊境)光線追蹤測試軟體中,開啟 DLSS 設定為品質取向的效能測試結果。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 《Bright Memory Infinite RTX Benchmark》(光明記憶無限)光線追蹤測試軟體中,開啟 DLSS 設定為品質取向的效能測試結果。
而在支援 DLSS 功能的實際遊戲表現上,陳拔則是利用《看門狗:自由軍團》(WatchDogs:Legion)、《電馭叛客 2077》(Cyberpunk 2077)、《F1:22》、《地平線:期待黎明》(HORIZON ZERO DAWN)、《古墓奇兵:暗影》(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德軍總部:血氣方剛》(Wolfenstein:Youngblood)六款遊戲進行測試,DLSS 設定為『品質』取向,畫質與光線追蹤設定則是調整到最高設定,並且分為 1080p、1440p、4K 三個解析度進行測試,以下是測試結果: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六款支援 DLSS 遊戲中,於 1080p 解析度設定時的遊戲效能表現,平均幀率為 199 fps。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六款支援 DLSS 遊戲中,於 1440p 解析度設定時的遊戲效能表現,平均幀率為 161 fps。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六款支援 DLSS 遊戲中,於 4K 解析度設定時的遊戲效能表現,平均幀率為 99.8 fps。可以看到除了 《電馭叛客 2077》(Cyberpunk 2077)外的其他遊戲,即便在 4K 解析度開啟最高光線追蹤設定,只要將 DLSS 開啟至第一階的 Quality 取向,就能獲得相當不錯的畫面流暢度。而 《電馭叛客 2077》(Cyberpunk 2077)其實也支援了 DLSS 3 的 DLSS FRAME GENERATION 畫面生成補幀功能,實際在螢幕上呈現的幀數還要乘以 2,以 4K 解析度來說也有 61 fps 的流暢畫面。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內容創作效能測試
接著來看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內容創作效能部分的測試結果,陳拔在這部分同樣利用測試軟體搭配 Adobe Premiere Pro、Davinci Resolve Studio、V-Ray、Blender 等軟體進行效能測試,以下是個別測試的結果: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 UL Procyon Video Editing BenchMark 影片編輯效能測試的結果,獲得 9112 分的成績。
- Pugetbench Davinci Resolve
- Pugetbench Premiere Pro
而在 PugetBench 系列的影片效能測試中,透過 Adobe Premiere Pro、Davinci Resolve Studio 兩款軟體測試的結果,分別為 1295 分(Adobe Premiere Pro)與 2327 分(Davinci Resolve Studio),跟技嘉 AORUS GeForce RTX 4070 Ti 12G 顯示卡的結果差不多。
至於在 3D 渲染部分,陳拔則是利用 V-Ray 以及 Blender 的測試套件進行測試,以下是測試結果:
- V-Rau GPU CUDA
- V-Rau GPU RTX
- Blender Benchmark
在 V-Ray 5 測試項目中,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獲得的成績為 2277( CUDA)以及 3095( GPU RTX)。而在 Blender Benchmark 效能測試的表現則為 monster:3716、junkshop:1697、classroom:1866。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測試時溫度與功耗表現
除了效能因為超頻設定而略微有所差異外,各家顯示卡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功耗與散熱設計上,雖說這次 RTX 4070 Ti 顯示卡已經將功耗壓制在 280 W 左右,但是陳拔測到現在,大部分廠商還是以三風扇的大型散熱設計來應對,而微星的這張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也不例外,以 SUPRIM 系列的散熱設計來應對 RTX 4070 Ti 等級,會不會有點太大材小用了呢?陳拔也在進行效能測試時,以 PCAT 測試套件、GPU-Z 軟體紀錄了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的全卡功耗與最高熱點溫度,以下是記錄到的數值: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進行效能測試時的 PCAT 全卡最高功耗,平均值為 290 W,不過在主要運用到顯示效能的應用程式部分,最高峰值都會來到300W 以上,部分應用還會來到 350 W 的水準。

在執行連續 20 次 3DMark Speed Way 項目的壓力測試時,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的 PCAT 功耗狀態,可以看到整體功耗維持在 250W 至 300 W 左右。

而在測試 4K 遊戲效能時,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的 PCAT 最高功耗紀錄,平均為 310W,最高會來到 340 W 的峰值,比起官方設定的 280 W 要高出不少。
至於在溫度表現部分,陳拔則是在效能測試時以 GPU-Z 紀錄了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最高熱點溫度,所記錄到的數值如下: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 3DMark 效能測試與壓力測試時的最高熱點溫度,平均值為 83.3 ℃。另外陳拔也在進行壓力測試時,以紅外線測溫儀測量了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的表面溫度,以下是拍攝的結果:
- 顯示卡正面
- 顯示卡側面
- IO 擋板
- 顯示卡尾端
- 顯示卡背板
可以看到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在溫度上真的比較偏高一點,可以看到在 PCB 外露以及 GPU 背面的部分可以量測到接近 70℃ 的表現。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測試心得總結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左)與 MEG Ai1300P PCIe5 電源供應器(右)。
就測試結果來看,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的效能表現跟陳拔先前測試的其他廠商 RTX 4070 Ti 產品相比,整體的差異不大,主要在散熱與功耗的表現上,微星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B 顯示卡的溫度表現仍然比較高了一點,這部分陳拔上次在測試微星 GeForce RTX 4080 SUPRIM X 16GB 顯示卡時也有類似的狀況,在安裝 SUPRIM 系列顯示卡時,要更加注意在機殼內的散熱氣流走向,或許會讓顯示卡的整體散熱表現變得更好一點。
至於在 MEG Ai1300P PCIe5 電源供應器的部分,陳拔這次用來測試了包括 RTX 4070 Ti/RTX 4090 以及 500W 功耗等級的 RTX 3090 Ti 顯示卡,均能維持相當穩定的供電表現,在溫度控制上也透過微星 MEG SILENT GALE P12 HDB 軸承風扇壓制在相對冷靜的程度,若是近期有要升級 PCIe 5 電源供應器,是相當值得考慮的選擇。
建議售價資訊;
GeForce RTX 4070 Ti SUPRIM X 12G $33,990
GeForce RTX 4070 Ti GAMING X TRIO 12G $30,990
GeForce RTX 4070 Ti VENTUS 3X 12G OC $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