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VIDIA 在一開始便表示透過 Ada Lovelace 架構,這一代的 RTX 40 系列比起先前的 Ampere(RTX 30 系列)以及 Turing(RTX 20 系列),不管在光線追蹤、深度學習以及影像渲染部分, RTX 40 系列產品在相同的功耗下可以獲得 2 倍以上的效能表現,尤其在 DLSS 3 技術的加持下,遊戲效能更是有相當大的提升。

既然提到了 DLSS 3,官方也不免帶來了 DLSS 3 的最新進展,包括即將上市的《魔戒:咕嚕》(The Lord of the Rings: Gollum)遊戲,已經有超過 50 款以上的遊戲或應用程式支援了 DLSS 3。另外包括居家 3D 建模渲染的 D5 Render,也將在 5 月 18 日推出支援 DLSS 3 的 Beta 版本。而講了好久的 UNREAL 引擎 5,也將以 Plug-in 的方式支援 DLSS 3。

至於推出 RTX 4060 系列的理由很簡單,就是目前 60 系列目前仍然是大多數遊戲玩家的顯示卡選擇主流,在 Steam 上面的硬體統計,在排行前 12 名的使用顯卡中,有 7 張就是 60 系列的顯示卡,前五名更是有四張 60 系列顯卡,包括 GTX 1060、RTX 3060、 RTX 3060 筆電版、RTX 2060,而有 77% 的玩家仍然使用 1080p 解析度來進行遊戲。

所以這次 NVIDIA 一口氣公布了三張 RTX 4060 系列顯示卡,包括 RTX 4060 Ti 8GB 版本,售價 399 美元;RTX 4060 Ti 16 GB 版本,售價 499 美元以及 RTX 4060 8GB,售價 299 美元。開賣時間分別是 RTX 4060 Ti 8GB 版本:5 月 23 日( MSRP 版,非 MSRP 版則是 5 月 24 日)、 RTX 4060 Ti 16 GB 版本與 RTX 4060 8GB 則是七月才會販售。

首先來看一下即將率先上市的 RTX 4060 Ti 規格(點擊可看大圖),在規格表中可以看出這次 NVIDIA 在核心部分已經不再強調核心數的多寡,直接標上算力進行比對,比起上一代的 RTX 3060 Ti 在 Shader 部分有 37.5% 的提升、光線追蹤 RT Core 部分則是有 59% 的提升、AI 的 Tensor Core 部分則是有 171.5% 的提升幅度。當然在 DLSS 跟影像編碼的 NVENC 核心部分也進行升級,而這次 RTX 4060 Ti 在影像編碼部分也支援了 AV1 的硬體編碼,提供玩家在遊戲直播串流時能以更小的頻寬提供相同的直播畫質。
至於在許多玩家關心的記憶體匯流排縮減部分,NVIDIA 也在這次的簡報中做出說明,表示在 RTX 40 系列的 Ada Lovelace 架構中,大幅增加了 GPU L2 快取記憶體的容量,來增加 GPU 在提取快取資料時的命中度,進而減少對記憶體頻寬的要求,以 RTX 4060 Ti 為例, L2 快取就加大到 32MB,比起 RTX 3060 Ti 的 4MB 要加大了 8 倍。NVIDIA 表示這個做法不僅可以提高 GPU 存取資料的效率,也可以減少 GPU 所需要的連接針腳數目,降低卡版的 layout 難度。

在過去 RTX 30 系列 4MB L2 快取的記憶體存取架構。

而在 RTX 40 系列加大 L2 快取之後,可以看到向 VRAM 要求資料的次數降低了。

所以在 NVIDIA 這次的規格比較表中,在記憶體頻寬的部分除了標上了實際頻寬外,也標註了若是以 4MB L2 快取來看的等效記憶體頻寬,表示事實上在這部分的效能是有所提升的。

而在實際應用程式跟遊戲的表現上,NVIDIA 在 RTX 4060 Ti 上模擬 2MB L2 架構(上一代為 512KB/32bits bus,換算到這一代 128 bits bus 為 2MB),跟實際 32 MB 的結果進行比較,可以看到在 VRAM 存取要求上有大幅的降低。

接著來實際遊戲的表現部分,在導入 DLSS3 後,RTX 4060 Ti 部分比起 RTX 3060 Ti 在遊戲效能有 1.7 倍的效能提升,對比 RTX 2060 Super 則是有 2.6 倍。而在非支援 DLSS 3 幀間生成的遊戲部分,RTX 4060 Ti 比起 RTX 3060 Ti 有 1.15 倍的效能提升,對比 RTX 2060 Super 則是有 1.6 倍的提升。


NVIDIA 也列出了個別遊戲的比較數據。(點擊可看大圖)

而在 RTX 4060 Ti 16GB 版本部分,則是在《A Plague Tale:Requiem》(瘟疫傳說:安魂曲)、《Resident Evil Remake》(惡靈古堡四重製版)等顯示記憶體需求較大的遊戲中,可以以最高畫質進行遊戲,同樣效能也有顯著的提升。(點擊可看大圖)

而為了應對顯示記憶體需求較大的遊戲,避免玩家在遊戲過程中遇見顯示記憶體不足的狀況,NVIDIA 也在 GeForce Experience 軟體中導入最佳化設定工具,可以偵測玩家搭載的記憶體以及遊戲,針對個別遊戲進行最佳化調整,提供玩家更好的遊戲遊玩流暢度。

當然這次 NVIDIA 也強調了 RTX 4060 系列同樣具備了 RTX 40 系列顯示卡的主要核心特色,除了遊戲效能外,還包括提供沈浸遊戲敢的光線追蹤、DLSS 3 效能提升、NVIDIA Reflex 低延遲效能、NV Encoder 編碼(支援 AV1)、AI 增益的視訊串流功能等。

在電競類遊戲也提供了高 FPS 以及低延遲的表現,在即將上市的 CS2 內部測試中,可以得到 330 fps 以及 8.3 ms 延遲的效能。

而在 NVIDIA 另外一個強項:內容創作加速部分,也可以提供創作者在 4K 影像渲染、AI 生成創作以及 AV1 影像串流部分更好的效能表現。

接著來看 RTX 4060 的規格部分(點擊可看大圖),跟RTX 3060 相比主要在光線追以及 Tensor Core 部分效能有大幅度的提升,另外 L2 快取部分也加大至 24 MB。

在遊戲效能的部分,支援 DLSS 3 幀間生成的遊戲部分,RTX 4060 比起 RTX 3060 有 1.7 倍的效能提升,比起 RTX 2060 有 2.3 倍的效能提升。而在不支援 DLSS 3 幀間生成的遊戲部分,RTX 4060 比起 RTX 3060 有 1.2 倍的效能提升,比起 RTX 2060 有 1.6 倍的效能提升。


個別遊戲的比較數據。(點擊可看大圖)

在主要影響遊戲感受的 1% Low 遊戲幀率部分,RTX 4060 跟前代產品的比較。(點擊可看大圖)

而 NVIDIA 在簡報中也表示未來將會導入更多 AI 功能,不僅提升顯示幀率,也提高畫面材質表現。

在推出 RTX 4060 系列後,目前 NVIDIA 推出的 RTX 40 系列產品,完整涵蓋了 4K、1440p 以及 1080p 解析度,均提供光線追蹤、DLSS 3 幀率提升、AI 內容生成以及 AV1 編碼功能。

NVIDIA 目前推出的 RTX 40 系列顯示卡的官方建議售價,圖上沒有的 RTX 4060 8GB 則是 299 美元、RTX 4060 Ti 16GB 則是 499 美元。
補上台灣部分的建議售價,RTX 4060 Ti 8GB 為 1萬 4690 元起、RTX 4060 Ti 16GB 為 1 萬 7990 元起、 RTX 4060 為 1 萬 0690 元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