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炎炎夏日總是讓人受不了
相對來說電腦也是一樣
當電腦中暑時,效能也隨之低落,甚至影響壽命
還好~市面上的散熱產品選擇極多
適度的改裝散熱系統後,也有助於電腦更賣力工作




溫度與效能,通常是成正比的事情
當電腦效能愈高的時候,隨之而來的溫度也愈高
若說原廠散熱器的效果,其實也只是堪用
真遇上氣溫炎熱或是機殼散熱不良的時候
溫度也照樣拼了命的向上跑..
如果再加上超頻的話
很容易就會體會到熱到當機是怎麼一回事...


而散熱器的換裝,能有助於改善這個情況
市面上的散熱器選擇也不少
一般銅製、鋁製、熱導管、水冷等等
從低階入門到高階 數量之多也足以讓人選到孔鏘
且還有一個現象 當散熱器的等級到一定程度後
售價其實與中低階CPU相當甚至更貴

還好~市面上的散熱器幾乎都可以跨平台共用
再加上一顆好的散熱器除了能幫助散熱之外
對於長久使用的壽命及噪音降低也有不小的幫助
所以買一顆好一點的散熱器
讓電腦涼爽的過個二三年
換算下來仍是划算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小弟之所以動起了提升散熱的念頭
其實原因也跟前面講的差不多...
自從換上550BE + 780G後
CPU和北橋的熱情總是讓人心裡十五個水桶七上八下..
在換上CoolerMaster Scout機殼和CoolerMaster 752散熱器提升對流與散熱後
雖有些幫助,但實際上在超頻後的溫度仍不低
為了視覺(?!)和溫度的考量之下..決定把散熱再向上提升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其實我原本是想直上水冷系統..
不過思考到日後的一些麻煩和價格後...
我還是決定從空冷下手比較方便一點..
至於CPU散熱器的部份~當然是選最近頗紅的CoolerMaster V8
滿足散熱能力之餘也順便顧一下視覺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V8其實已經有頗多人開箱過了..
這裡就跳過一些過程..直接從細節來看
V8用上了四群散熱鰭片來增加散熱面積
熱量的傳遞則由左右二側各六根的熱導管負責
設計頗為驚人 但想到未來清理時可能也會有點頭大..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有如引擎蓋的上蓋設計及V8字樣
視覺效果十足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V8的12CM風扇設計在中間 算是比較少見的類型
如果要更換風扇 則必須把上蓋給拆下才行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數一下我有幾根熱導管..XD
在熱導管跟鰭片數量過人的設計之下
CoolerMaster V8號稱有對應180W熱量的散熱能力
嗯...但要讓CPU發出180W的熱量其實也不簡單..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除了PWM之外,CoolerMaster V8也可以由旋鈕控制風扇轉速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CoolerMaster V8扣具一字排開
從左到右分別是LGA775、LGA1366和AM2/AM3
上面是強化背板,下面則是主扣具
幾乎可支持市面上所有的CPU
不過i5最近剛上市..
扣具可能要過一陣子後才會出現
(不知道可不可以共用..@_@?)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其它配件也來一張
除了特殊螺絲和拆上蓋的六角板手之外
那六顆黑色的東西是AM2/AM3扣具專用軟墊
中間的四顆則是LGA775/LGA1366用的硬墊
最右邊的套筒則是人用螺絲起子來鎖六角螺絲的工具
後面也會介紹安裝的方式
(CoolerMaster V8的安裝過程其實沒幾個人寫..當初找的有點累..囧)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CM附的散熱膏一條~
其實還有另一包ThermalFusion 400..但忘了拍了..囧...
不過後來這二種我都沒用..
原因是先用了ThermalFusion 400
但超級無敵難塗..orz...小弟的功力不足以克服這部份
後來還是用自己慣用的了..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要開始安裝囉!!!!
因為CoolerMaster V8安裝要拆背板
所以若機殼底板沒有預留開孔的話
肯定要把主機板請下來才能裝
CoolerMaster Scout有預留開孔
不過因為還有北橋要搞..加上拍照比較方便
還是決定拆主機板來安裝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CoolerMaster 752 V.S CoolerMaster V8
大小漢差很多...XD....
不過價格也差快三倍.....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雖然CoolerMaster 752是入門款產品
但不是我想講...除了熱導管二個月就氧化變色之外
底部鏡面處理也很隨便...囧..
圖中的還是我已經處理拋光過
不然都會跟邊緣一樣呈髮絲紋狀態...orz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V8在這部份就好很多..
雖不到光可鑑人,但光滑度是可以接受的
本來想再加強一下..
後來懶勁上來了也就不理它了XD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要安裝V8前
第一步要把原本的扣具給請下來
另外~雖然技嘉本身就用金屬背板
不過並不適用於V8..一樣得拆
但V8附的背板無論是厚度還是絕緣處理
其實都不輸給原廠附的背板..
(厚度似乎還多了一些)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四個螺絲拆掉後就光溜溜了..XD...
只留中間那顆熱情的AMD PII 550BE...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主機板搞定後
換來處理V8的部份
把AM2/AM3扣具外孔先鎖上特殊螺絲
螺絲在鎖進扣具時是反牙 就也是要逆時針轉進去
此設計的好處在於鎖背板的時候
扣具跟背板不會一起唱"公轉自轉"
搞到最後鎖都鎖不緊..orz...
外孔鎖好後,再用小螺絲把扣具跟散熱器固定起來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此時發生了一個慘劇...
我在鎖小螺絲的時候
有一顆當上部和扣具一接觸
馬上應聲破裂orz....還好有752的備品
不然我還真不知怎麼辦..囧...
雖然這是螺絲品質問題
但這邊也提醒一下 小螺絲有緊就好!!
不用逼到非常非常緊..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扣具固定好後
把那六顆附背膠的軟墊裝在孔位上
以免散熱器固定時
堅硬的扣具傷到主機板
另外此時也可以順便上散熱膏了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對準孔位後
把主機板跟V8合體
並放上背板 以六角螺母固定
此部份先以手轉到密合即可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套筒出動囉~
把套筒放到螺母上,就可以用螺絲起子上緊了
為了讓密合度較佳
此部份以對角線順序上緊為佳
同樣也是有緊就好,不用過度逼緊
附帶一提..其實這部份不算好鎖
套筒會卡到背板的邊緣轉角..XD...
鎖的時候要注意一下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最後接上電源
並把轉速控制旋鈕分解鎖在附的機殼背板上就好
(旋鈕跟底部的六角螺母都要拆才能裝喲..)
V8的安裝到此也正式結束~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接下來換北橋囉~
AMD 780G內顯的效能眾所皆知
但它的熱量也同樣十分有名..orz..
原廠散熱器雖然漂亮..但效果其實普普..
而且我之前還發生散熱膏乾掉的情況(只用一個半月左右)
建議780G主機板的人有機會的話
還是把散熱膏換好一點比較保險...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從背部把塑膠扣拆掉後
原廠散熱器就可以拿下來了
用去漬油把散熱膏清掉後
閃亮亮的780G就出現囉~
(周圍髒髒的是因為之前散熱膏不小心沾到..XD)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北橋的散熱
就交給Thermalright HR-05/IFX來搞定
除了有大大的鰭片之外 造型其實也很漂亮XD
不過為了噪音考量 本次HR-05沒有上風扇的打算
(事實上下面還有張4830..要上也上不了XD..)
所以就單純只買了HR05..
不過有需要的人仍可以透過內附的扣具另外接風扇使用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嗯...HR-05的底部光滑度也不錯
同樣沒有再做加強處理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其實HR-05並不支援780G使用..
所以適度的修改早在意料之中...
附的泡棉墊片因為過大 所以得做一下修改
圖中是修改過後的樣子
醜了點..但因為以後也看不到
大家就將就著看吧...XDDDD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把HR-05附的螺絲套上墊片和軟墊後
就可以從背部穿過主機板了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上完散熱膏
把HR-05跟780G合體之後才是挑戰開始
前面提到HR-05沒有780G專用扣具..
所以我是用實驗性的賭博心態在裝這顆..囧...
還好..最長的那片扣具角度稍做修改
螺絲加強一下固定後 安裝還是順利完成..
本來還在想說不能裝就只有上拍賣了 這下省起來XDDD
上面這張圖是我後來修改完的樣子
其實有點麻煩..如果不是像我一樣吃飽太閒的話
建議還是買780G確定可裝的北橋散熱器比較方便..囧...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HR-05 in 780G完工!!!!
嗯..有沒有發現V8不見了?
原因是因為後來發現V8上去後
HR-05靠近CPU的羅帽鎖不到..囧!!!!
只好拆下來固定好後再把V8裝回去...
超幹..orz...~!@#$%^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全部完工裸照圖!!!!
氣勢一流..XDDDD
辛苦是值得的阿阿阿!!!!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再來張上機照...
線整的有點醜..
到時升級POWER再來處理.....
現在好懶的整線...T_T...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CoolerMaster 752

追求空冷溫度壓制~CM V8 & HR-05/IFX
CoolerMaster V8+HR-05

附上二張燒機溫度差異表...
燒八分鐘左右 溫度穩定後就先按STOP了
溫度差異如下

室溫皆為29度(冷氣機寫的)
CPU
AMD 550BE oc 3.5G

原廠:從沒安裝上去測過
CoolerMaster 752: MAX 52度
CoolerMaster V8 : MAX 46度
總計:下降六度

北橋
AMD 780G

原廠: MAX 59度
HR-05:MAX 52度
總計:下降七度


最後結論:

就北橋來說,不上風扇單靠被動散熱
燒機最高還能降到七度,其實效果來說算是頗滿意的
如果空間足夠上風扇的話,降個十度應該是輕輕鬆鬆
除了安裝過程比較麻煩點之外,倒沒什麼好抱怨的地方

就CPU來說,V8的確把3.5G的熱量有效帶走
但跟752比起來,雖然價格差三倍,但只降了6度..XD..
(視覺效果是有差了三倍以上啦..XD)
當然,這也跟CPU最大發熱量有關,如果超更高,或許差異會更大
但相對來說,如果沒超頻或小超頻
其實一顆約六百左右的752就很好用了..
噪音也不見得比V8大上多少..(我個人是聽不出差異)
所以~散熱器不一定要選貴的
還是依自己的需求與考量來選擇
才能發揮出最大的CP值~~~


後記:其實改完後心理還是有點想玩看看水冷..囧rz..


rexmu wrote:
炎炎夏日總是讓人受不...(恕刪)


天才剛亮~大大就打開箱文~寫的不錯!

請問大大的機殼是?黑色的還不錯看說
好像很重的樣子...
主機板會不會斷阿?
RROY wrote:
天才剛亮~大大就打開...(恕刪)


機殼是cm偵查兵~
拿來塞V8剛剛好一敗..
差1CM就沒辦法蓋側板了..好險..= =...
dennis2247 wrote:
好像很重的樣子......(恕刪)


其實還好..
官方寫的V8重量是800多克
應該還不至於斷啦..
rexmu wrote:
其實還好..官方寫的...(恕刪)



是不會斷 但是主機板會彎..所以還是建議版大 用束帶或是鐵絲之類的在上方固定一下

小弟的V8跟N620都會在散熱器上方多綁一條束帶~

titanaids wrote:
是不會斷 但是主機板...(恕刪)


其實我也有想過綁束帶來防止變形..XD..
不過偵查兵上方空間沒什麼地方可以固定..T_T...
所以就打算先這樣撐著..順便想想有什麼比較完美的解決方式後再來處理
至少短時間內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
請問rexmu大
HR-05 IFX裝上北橋之後
扣具有很緊嗎?
HR-05 IFX會不會動呢?
(是否可轉動.是很輕易轉動還是很難轉動)
囧!小螺絲就這樣斷了...
我家的CM機殼CM690也有類似的慘事...CM有些螺絲的品質感覺不大好阿!

原廠的散熱器除了散熱真的只是堪用之外...還有一個字:吵...

不過CM V8跟CM V10比起來哪顆比較威阿?
V10好像也有幫記憶體作散熱,但是CPU部分呢?
這兩顆對我來說都好貴阿
biohazard7373 wrote:
請問rexmu大HR...(恕刪)


扣具緊的程度要看你螺帽給他轉的多下去XD....
基本上來說是OK的
至於會不會轉動嘛...
答案是會 而且不管鎖多緊都會轉動
差別只在容不容易而已...
這是扣具設計的問題 無解= =...
不過上緊了的話
就算再背顆風扇
應該也不至於轉動改變方向就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