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許多推薦機殼自己也產生好奇!我還滿喜歡一個牌子『CoolerMaster』因為我覺得他的機殼都滿漂亮(大、小機殼)而說到小機殼,就如這篇文章中的這些Cue 我小機殼的優點就是『不佔空間』缺點就是『散熱和需搭配支援的配備』不知道大家對『小機殼』還有哪些優、缺點可以提供分享嗎!?還有大家有推薦那些機殼呢!?不管大殼或小殼,好看或好用的都可以!!(最好附個照片)謝謝
我原本是用NZXT SWITCH810這種大機殼,雖然大機殼散熱與擴充性佳,但是笨重、搬運不易,特別是我這種沒有排除電腦故障能力的人,大機箱在搬運到電腦門市的往返過程太痛苦於是我把目光投向小機殼。大機箱擁有高度擴充性與良好的散熱系統,但是材積龐大也帶來搬運及收納上的不便,在去年底我組了一台MATX的小主機選用AEROCOOL DS,雖然材積變小了,但仍有良好的散熱能力,我還給它裝一體式水冷與GTX780TI SC ACX這種長卡也沒問題,而且小主機在移動搬運便利多了。AEROCOOL DS雖是小殼但是五藏俱全,一體式水冷、長卡、標準電源樣樣都能上,散熱也不差。但是當我要想建立SLI時,DS的SLOT只有四個不足以做兩卡之間的散熱,於是我又換了機殼,但還是堅持MATX的小機箱,只是這次要找有五個SLOT的,於是我從DS換成了海盜350D。在MATX小殼中CORSAIR 350D是難得有五個SLOT與大側透的小殼。雖然350D大了一點,但他滿足了建立SLI的需求,材積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因為擴充性的提高,我甚至還想將原本12MM的CPU一體式水冷換成24MM或28MM的,但我必須講,儘管海盜船是名牌,但它的機殼產品在工差上似乎不如DS或是酷媽的平價款。利用350D完成了SLI的工程,上排的風扇空間目前正在物色24MM或28MM一體式水冷。小機殼真是會讓人上癮的好物,也許下次我會嘗試ITX的小殼,像是海盜船的250D我就很有興趣,但我得先放棄顯示卡SLI、唉。
小機殼來說還滿中意這兩款的,小宇宙、小銀河,價格便宜又實用,不過小機殼就是成也小敗也小,有些配備上長寬度及安裝物的限制,不過只要自已評估好可以合需求的話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換來的就小殼的輕便好移動不佔空間等等的好處囉!正常機的機殼的話還滿推催毀者,很實用散熱不錯外型搶眼之外,重點是價格不貴,很實惠。
通常來說 ~~文書機會用小殼遊戲機用小殼 顯卡可能會裝不下, CPU 散熱器也是而且大殼 內部空間比較大, 空氣流通佳,散熱會比較好我的文書機 也用大殼,因為我都放地上,機殼高一點比較好操作光碟進退片, 插USB, 操作開關...等說到推薦機殼,就要看用途, 每個人的需求不同 沒辦法說哪一款比較好,而且價格高也不代表就好
分享一下我個人心得好了!個人是使用銀欣的Ps07先講講缺點好了,因為我有另外購買散熱器(Thermalright 利民Ultra-120)也有另外插音效卡,因此主機變得非常擁擠拔記憶體,手要很巧,而裝風扇是大工程要整個主機板都拆下來才有辦法裝記得有一次忘記把cpu風扇插上主機板只好整個主機板拆下來,再裝一次= =另外裝機有一定順序,不然到後面會裝不下去要注意硬碟的電源線和sata線會不會卡到cpu風扇還有挑選散熱器時要注意寬度及高度整線也很麻煩,在組裝時就要邊整線了不然裝好,根本沒法整線手太大塞不進去優點呢?就是爽!! 整個主機空間都被榨乾看起來就是舒服而且散熱效果也不差整個機殼進風口就只有前面和上面都有附上濾網,且濾網的拆裝都蠻方便的無須再打開機殼且風道就是前面進風,後面排風的直線不像一般機殼是前面下半部進風後面上半部排風以上就是我買了快半年的心得!希望這樣對你挑選機殼有所幫助!
可以不要這麼專業嗎 wrote:你確定你沒有排除故障的能力!!!!!? 這是真的,雖然我貼的圖片都是我現役的主機與機殼,但是組裝過程、上機乃至灌OS都是經他人之手,我本身電腦DIY的能力近於零,頂多會插記憶體而已。我個人大概是每年都會換電腦,中間也有可能換板、換殼,加些有的沒的,添加零件的過程中對材積就越加重視,機殼就是一樣我很喜歡的產品,它是容器也是一個包裝設計,除了我自己用過的殼,我也很喜歡看看朋友選用的機殼,先不講材積大小與外觀,我發現這些沖壓出的外殼最重要的還是"公差",精準的機殼結構上更強、產生的共鳴也小,CoolerMaster的機箱在公差上就很不錯,不論是高階或平價款。反倒是一些名牌機殼如NZXT或CORSAIR在公差上卻不如酷媽或知宏的產品,我那咖350D在顯示卡檔板的鎖位的公差就不太理想,除了公差外機殼的配件也很重要,我的SWITCH810在後面的水冷孔塑膠墊片有掉漆的現象,我沒搞DIY水冷那水冷孔墊片幾乎沒用到也會褪色??可見配件的品質不好,倒是我古早那咖便宜的CoolerMaster RC431PLUS公差準、塑膠墊片也沒有異狀。SWITCH810 5490元,RC431PLUS只要1490元,除了材積與控充性不如SWITCH810,但基本的沖壓品質與精準卻是贏過它的,在高擴充性與價性比的機殼選擇上,INWIN的GRONE就是非常的優秀,厚度夠、作工也不賴,價格只要2990,完全不輸SWITCH810或是海盜的750D,只是GRONE賣相不是我的菜。現在我也會把目光放在鋁製殼,像是聯力、銀欣的產品,只是不再講求大材積的機箱,反倒是中塔大小卻有不錯的散熱、擴充性才是吸引我的地方,比如聯力最近發表的PC-A61或是銀欣的RV(FT)05。回到小機殼的部分,CoolerMaster的N200我就非常中意,要側透有、要裝長顯卡沒問題、要裝4個SSD也OK、要上標準電源或長電源搞得定,要放24mm冷排都行,幾乎要什麼有什麼,N200除了PICE是4個SLOT比海盜350D少一個,其他的擴充性、散熱能力等等都不輸350D,而且價格又好,350D側透版一咖3990元,N200側透版一咖只要1590元,印證貴不見得好、俗也不比人差。小機殼你也可以看看火鳥的產品像小巨蛋、小飛龍,他們都有ITX與MATX的版本,這些比較像是AEROCOOL DS的個性機殼,當然他們除了外型搶眼也有不錯的空間設計,只是小飛龍犧牲了光碟機的儲位。HardwareCanucks是我最喜歡看的頻道之一,主持人對機殼都有詳盡的說明與評比,你可以參考看看。HardwareCanu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