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了一年多的等待,Opera 9.5 Alpha 1終於出了!!從上星期開始,Opera開發小組就不斷預告星期二(9/4)會推出第一個測試版,我也懶得一直check,乾脆直接把Opera Desktop Team的網頁設定每五分鐘自動載入(Opera的好用功能),晚上打了Bioshock一陣子回來看就發現已經開放下載了。
我自己是Opera死忠使用者,從支援Unicode的Opera 6開始用,已經把Opera當成主要瀏覽器超過六年,即使Firefox爆紅也沒有反悔過。我一直很滿意Opera的功能、輕便和高速,而用了Opera 9.5幾個小時,我只能說:「實在太爽了!!」,Opera 9.5把我想要的功能通通內建了。
Render Engine更新
Opera 9.5最重要的改變就是修改網頁的呈像引擎(或排版引擎,Layout Engine),這是把網頁原始碼的各種HTML tag、CSS排版語法、程式碼等等,轉換成我們所看到的網頁,直接影響瀏覽速度。Opera 9.0~9.23都是用「Merlin」引擎,已經用了超過一年,速度非常快,Opera 9.5則換成更快的「Kestrel」引擎。
Kestrel改了超多東西,官方有詳細的Changelog,主要重點有三個:
1.加快 ECMAscript的處理速度,降低資源的耗用,ECMAscript其實就是Javascript的官方標準名稱,現在Web 2.0/AJAX大行其道,加快Javascript的速度非常有用。
2.支援CSS3,可提高對網站的相容性。
3.加快字型的處理速度。
當然,隨便一套瀏覽器引擎更新都會號稱自己速度變快,無論IE、Safari、Firefox都一樣,但Opera 9.5是真的「有感覺」變快,而且我是拿已經夠快的Opera 9.23相比。原本我以為是自己的新鮮感作祟造成錯覺,所以我到Javascript Speed Tests網站上測速,它是跑一段Javascript的程式碼,計算執行完的時間(ms),愈短愈好。我抓了三套瀏覽器,每套都測六次平均,以下就是結果:

原本Opera 9.23就已經遠遠超越IE6和Firefox,Opera 9.5硬是比Opera 9.23還要再快10%以上,數字不能表達一切,只要瀏覽netvbies或digg這種幾乎是用Javascript拼起來的網站,Opera 9.5加快的速度真的很明顯。
我的測試很簡陋,網友NonTroppo做了更詳細的Opera 9.5的測試,包括記憶體耗用量等等,結果跟我的隨手測一樣,Opera 9.5是目前最快的瀏覽器,尤其在Javascript負載高的時候,Opera 9.5不僅最快,也是最省資源的。「Opera Kestrel appears to have set new benchmarks for performance in rendering speed」(Opera 9.5為呈像效能設下新的標竿),這是測試者最後的感想。
同步個人資料
之前OperaWatch開放讓大家猜Opera 9.5會出現什麼新功能,我那時候就猜可以同步多台電腦的資料,包括書籤、瀏覽記錄、Wand網站密碼、Notes、廣告黑名單等等,反正就是Profile子目錄下除了快取之外的所有東西,結果真的讓我猜中了.....一半。Opera 9.5多了「同步」(Synchronization)功能,但目前只有三項:Bookmarks書籤、Speed Dial快撥介面、Personal個人工具列。雖然覺得有點小失落,但這三項就省掉很多備份和手動同步,或是安裝特定軟體的麻煩了。
Opera 9.5的同步機制很簡單,用的是官方的My Opera服務,這是Opera的blog、相簿服務,其實不甚好用,但註冊了才能在Opera的討論區發言,所以我雖然有註冊,但從來沒在My Opera寫過東西或放過照片,同步功能則是把Opera 9.5的書籤丟上My Opera空間,另一台電腦的Opera 9.5就可以抓下來,我猜丟上去的應該是「opera6.adr」和「speeddial.ini」這兩個檔案,其實「個人工具列」的內容也是放在書籤檔裡。

按Opera 9.5的「File>Synchronization」,這就是Opera 9.5的同步功能。

會跳出一個小視窗提示輸入My Opera的帳號和密碼,沒有的話按「Sign up」註冊一個。

按「Option」可選擇要同步哪些東西,既然要同步,那就全部都來吧!
我知道Firefox早就有Extension可以做到完全一模一樣的功能,倒也不必爭說誰抄誰(吵不完啦,像tab、滑鼠手勢...),反正好用的功能大家都應該要內建。只要在Opera 9.5的選單裡輸入My Opera的帳號和密碼,資料就自動同步了,我是先在家裡裝Opera 9.5,到公司之後再裝一次,輸入帳號和密碼,我的書籤和個人工具列就自動出現,超方便的!我現在只希望我龐大的廣告黑名單、Notes、瀏覽記錄也能同步,最好連開啟的Tab都能同步,這樣我在公司沒看完的網頁,回家就可以繼續看了。我想這並非不可能,或許Opera 9.5正式版就會加入,畢竟只是多同步幾個檔案而已。
[2007-09-07更新] Opera Desktop Team剛發了一篇新的blog解釋同步功能,其實就跟之前我猜測的一樣,是把書籤和Speed Dial檔案上傳到My Opera的伺服器做比對,個人工具列也是在書籤了。有趣的是,這篇blog解答了為什麼我會遇到重複同步的問題,如果在同步「之前」就有「完全相同」書籤檔的話,Server/Opera會把兩份合起來,目前解決的方法就是手動刪掉重覆的部分,Opera那邊則在想辦法偵測完全相同的書籤,避免重複同步。老實說,反正使用Opera的時候一定得上網,與其用同步的方式,不如直接線上存取遠端書籤,直接線上修改。
全文搜尋歷史記錄
我從沒想過需要這個功能,因為我是本地書籤和digg的愛用者,但試用了一下之後,我想我再也離不開這功能了!Opera 9.5會把所有網頁瀏覽的紀錄全部儲存下來,可以隨打即找,「而且」不是搜尋網址,而是能直接找看過的網頁內容。我自己有時候就會這樣,看過一個網頁,但忘了記下來或submit到digg上,就得在歷史記錄裡慢慢翻,但原本只能搜尋網址真的是一點屁用也沒有(誰會記網址啊?都嘛是記內容),通常都再也找不到了。
Opera 9.5的全文歷史搜尋有兩個地方可用,一個是在面板的「歷史記錄」(History)中找,但我直覺就想這還得開左側面板,有點麻煩,後來我按F2輸入網址時,發現也有全文搜尋歷史記錄時,真的是完全大驚!這才是歷史記錄搜尋應該要放的位置,當你輸入網址時,可能就是在找過去曾逛過的網址,而現在可以輸入「逛過網站的內容」來重新找出那個網站,中文也沒問題,這功能還能更棒嗎?其他瀏覽器請趕快跟進吧!
[更新]我後來仔細看了一下Opera的目錄,Profile子目錄多了一個「VPS」目錄,我猜應該就是歷史紀錄全文搜尋的索引檔,逛了一天的網頁就累積13MB,比我想像中的大多了,看來Opera肥大化指日可待。

在左側面板的「History」(瀏覽歷史紀錄),可直接搜尋看過網頁的內容,我輸入「ke」,查到的網址裡都沒有符合的字串,反而都是內容才有。

按F2或是在上面輸入網址時,就會同步搜尋歷史紀錄,直接從內容找回之前看過的網站。
其他小更新
除了效能、同步、歷史搜尋之外,Opera 9.5還改良了Speed Dial快撥介面,現在不小心拿掉Speed Dial裡的一個網站,可以按CTRL+Z回復,就跟Opera的網頁回復功能一樣;還有加強版的BT下載,這是我絕對不會用的功能,uTorrent應該好用一百億倍;其他像Mac介面的支援和改良的內建郵件功能M2 Mail,這兩個我都沒在用,所以也不知道了,M2我之前很愛,但後來發現Gmail的搜尋和整理功能更強,就放棄M2了。
當然,Opera 9.5還在Alpha 1,問題並不少,有時網站的排版還是會出問題,同步功能有時會重覆同步,或根本沒同步,但基本上已經相當穩定了。我自己是超愛用Beta版軟體的狂人,所以我直接把Opera 9.23拿掉,換成Opera 9.5做為主要瀏覽器,連自己的UserJavascript都放進去了,因為那個速度和歷史搜尋,用過之後我就不知道該怎麼回頭了....
如果你只習慣用IE,不想去玩別的瀏覽器,那我也不會建議你去試Opera 9.5,因為它的介面和使用習慣和IE差非常多;但如果你已經在用Firefox,愛玩各種軟體而且有個開放的心胸,那我希望你能給Opera 9.5一個機會。沒錯!它非常冷門,但並不代表它很難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