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把時間拉回好幾年前,對於M-Benz賓士而言,就筆者自己的解讀,S-Class等同於品牌的終極價值,E-Class則是身份地位的體現,C-Class則身負了銷量這個重責大任。為了扛下這張沉重的銷售大旗,其表現自然不能辜負百年老廠的造車工藝,又要兼顧同級最豪華、最舒適等要素,讓所有的車主認同自己買到的是賓士,同時又得勾出潛在消費者內心對於C-Class的渴望,以及想要入主賓士的慾望,因此如何在創新、維護傳統、保持豪華、維繫成本等眾多課題之下權衡,就顯得至關重要與困難,不過就1982年開始,C-Class在全球已累積超過一千萬輛的驚人銷售數字(紀錄時間為2021年,銷售數量持續增加中),就可以知道賓士幾乎替歷代C-Class都交出了相當好的成績單,也讓該車系在台灣成為了「功成名就」的代名詞(開賓士巡田水在鄉下真的很邱)。
C-Class等同入主賓士的最佳選擇這個現象,在近年來有著些許的改變,隨著前驅小車家族NGCC的崛起,加上全球SUV風潮的肆虐之下,想要用最便宜的方式成為三芒星車主,定位更親民、售價更低的NGCC就可以滿足此類型的消費者;而成功人士一定要擁有一台C-Class的優良傳統,也漸漸由GLC、GLC Coupe共同取代,因此當C-Class不再需要一肩扛起賓士敲門磚這個兼具榮耀但也相對沉重的角色時,會變成什麼樣子?我相信本次的主角─C300 Estate運動版可以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

進入到W206世代,全新的C-Class可以說是徹底的改頭換面,雖然長相和兩位老大哥愈發神似之外,但我們確實可以看到本車和舊款車型的截然不同,W206一改W205塑膠感較重的問題,用上了全新的MBUX車載多媒體系統,科技感與豪華度提升了不只一個檔次,當然建議售價也全線突破了200萬大關,但就誠如筆者上述所言,卸下重擔後的C-Class更能完美的化身為賓士的最佳代言人,並且與另外兩位德國對手拉開差距,樹立標竿。(3-Series即將小改、A4也準備大改,所以我借不到車集評)

終於要談到本次的主角C300 Estate(原廠代號為S206),外觀上確實和S、E兩位相當神似,包括了更為簡化的LED日行燈造型,而試駕車型更是選配了多光束智慧型數位頭燈套件,雖然要價7萬4千元,但是增添了自動調適遠燈輔助、多光束智慧型數位頭燈兩大功能,不僅造型上更有科技感,智慧頭燈的功能也確實強大好用,對於夜間的行車安全性有著實質的助益。根據車型等級的不同,本世代C-Class在水箱護罩的輪廓與造型也不盡相同,以本次的運動版為例,接近正梯形的水箱護罩看起來相當霸氣,內裡則是由點狀的三芒星交織而成,整體看來確實更貼近運動兩字,同時在「虛華」度上也非常加分。至於車頭另外一個重點則是在於前保桿的樣式,整體的造型採用更為立體的線條,從中央向兩側延伸,並於氣壩處向上勾勒,在搭配黑色的進氣壩,確實頗為帥氣有型。
目前C-Class Estate全車系共有C200 Avangarde、C200運動版、C300運動版三種等級,而兩款運動版在外觀上幾乎無異,這對於C200運動版而言自然是個好事,但對於C300運動版來說就有點失去了本身高階的身份地位象徵。

選配多光束智慧型數位頭燈套件後頭燈組的內裡設計會有所改變,也會多出了藍色的妝點突顯此高貴又高價的配備。
- 頭燈-1
- 頭燈-2
- S206
- S205
- S204
另一個有趣的點,從這三代的車側圖片來看,我們可以發現S206的車身線條最為簡化,少了S204的剛硬,兩個車門與葉子板上的鈑金折線也沒有S205那般強烈,更多的是圓滑的身段,同時後保桿的體積更大,帶出翹臀的效果。

黑化的窗框、車頂行李架都是選用夜色套件後的成果,其中也包括了後側窗及後窗深隔熱玻璃,雖然隔熱與隱私效果更好,但筆者更偏愛側窗前後同色的視覺效果。至於其餘夜色套件還有前保桿亮黑色飾條與後保桿下緣亮黑色飾條、亮黑色車外後視鏡罩等,

車尾方面,最新的C300 Estate的尾燈和Sedan版本相同,都採用了水滴狀的外框輪廓,內裡則是用上了聚點成線的造型,帶出延伸感,方正尾門則是每一部旅行車都該有的標配,本車自然不會缺席。剛剛介紹車側時就有說到S206的後保桿體積比起舊款車型都來得更大,就是為了強化翹臀的感受,而C300 Estate也確實有著非常厚實的車尾線條,搭配下方的雙出尾飾管,確實營造出相當濃厚的跑格,但筆者還是想要再問一次,為什麼不能提供真正的造型尾管呢?

實心的設計再自行DIY加工一下,似乎是個藏私房錢的好地方,只能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啊!
- 尾燈-1
- 尾燈-2

提到旅行車,不能錯過的肯定就是尾廂的表現,不管你是有著實際的裝載需求,抑或是為了一種風格的追求,打開尾門後的C300 Estate,確實都讓人更想一親芳澤。
- 行李廂空間-1
- 行李箱空間-2
- 行李廂機能-1
- 行李廂機能-2
- 行李廂機能-3

車艙內裝可以說是新世代賓士的重中之重,大改款的C-Class也將老大哥S-Class的優點完美的承襲下來,原廠將其導入了最新的MBUX車載多媒體系統,尺碼超大的11.9吋高解析觸控螢幕直接斜躺於中央鞍座前方,並向駕駛者方位傾斜6度,更有利於駕駛者的操作。為了容納下如此巨大的螢幕,本車也將中央主要的出風口位置向上移動,搭配兩側的空調出風口,帶來了相當優異的冷房效果,同時出風口內部也融入了氣氛燈條,夜間閃爍時真的效果拔群。原廠為了強調新世代車型的科技感大幅縮減了車內實體按鍵的數量,帶來更為簡潔的視覺效果,就C300 Estate來說,中控螢幕下方的常用功能為實體按鍵類型的設計,其餘的功能都完全整合至車載系統中,至於是否方便好用,似乎已經不太重要了。

本次C300 Estate和筆者當初試駕的C200 Sedan在內裝上最大的不同便是此具方向盤,名為Nappa真皮包覆平底跑車方向盤,內部雙肋式的造型確實將科技直感拉滿,全觸控的操作方式也同樣非常創新,算是除了中控螢幕之外,全新C-Class內裝的點睛之筆。關於此方向盤另一個優點,則是在於操作的邏輯,它和C200標配的方向盤雖然造型迥異,但操作方式卻是一模一樣,不用額外熟悉;同時方向盤左邊控制數位儀表,右邊控制中控螢幕的邏輯,真的可以達到讓駕駛者在開車的途中,雙手都可以緊握在方向盤的狀態,相當值得讚賞。提完優點讓我們看一下缺憾,觸控固然炫炮,但在我們轉動方向盤時,很容易誤觸到上方的觸控面板,音效會突然間放大縮小,都容易造成駕駛者的驚嚇。
- 方向盤 左
- 方向盤 右

終於來到身為BMW車主最不願意面對的環節啦!先不論你是否喜歡使用觸控的方式操作車機,但這套11.9吋的中控螢幕確實尺寸夠大、解析度夠高,將車艙內科技感營造得極度強烈,如果不是品牌喜好非常分明的消費者,應該都會認同C-Class在內裝的賣相更好一些,至少從筆者C200試駕文章所得到的網友回饋是這樣子沒錯。先屏除觸控是否好用,新世代C-Class,或者說最新的MBUX都將實體空調介面取消,整合進中控螢幕當中,但是它們並沒有忘記將它常駐在螢幕上頭,不管切換至何種選單細項,當我們要調整空調時都可以在第一時間找到對應位置,實際使用上的便利性還算出色。不過空調也是我們在方向盤上,唯一無法調整與設定的功能就是了。
- 中控介面-1
- 中控介面-2
- 中控介面-3
- 中控介面-4
- 中控介面-5
- 中控介面-6
- 中控介面-7
- 中控介面-8
- 中控介面-9

本車在中控台上唯一剩下的實體案件就是這一排橫列式的快捷鍵,賓士將動態駕駛模式、360度環景攝影鏡頭、車輛設定、警示雙黃燈、音響調整等功能安排在此。
- 數位儀表-1
- 數位儀表-2
- 數位儀表-3
- 數位儀表-4
- 數位儀表調整-1
- 數位儀表調整-2
- 數位儀表調整-3
- 數位儀表調整-4
- 數位儀表調整-5
- 數位儀表調整-6
- 抬頭顯示器-1
- 抬頭顯示器-2
- 抬頭顯示器-3

C300 Estate標配了QI無線充電面板與兩組USB Type-c充電孔,位於中控台的置物區域當中,另外兩組杯架也是大尺寸的設計,同時安裝了夾緊功能預防飲品滑動。
- 柏林之聲-1
- 柏林之聲-2
- 柏林之聲-3

前座方面旅行車與房車基本上沒有差異,而本車選用了白色的內裝確實相當騷氣。全新的座椅不僅賣相頗為突出,實際的乘坐感受也相當良好,強化的側向包覆讓人可以身陷其中,夠長的椅面則是給予大腿足夠的支撐性,整體來說令人滿意。

關於C300 Estate的後座就是好爸爸的體現,加長的軸距與車長都展現在後座當中,因此可以帶來相當寬敞空間感受。請來人妻的最愛、持續徵友中、身高177公分的年輕有為示範空間,我們可以發現有為的膝蓋距離前座椅背還有兩個拳頭左右的空間,頭部空間也相當寬敞,絕對可以對得起好爸爸專車的名號。再搭配C300才標配的全景天窗,整個車內的開闊感都更佳。

全景天窗對於旅行車來說絕對是加分的項目,除了可以帶來更好的採光及開闊感之外,無論是帶著全家外出看星星,或是和另一半共枕再平整化極佳行李廂內,肯定都會讓感情更加分。

需要額外選配固然有些可惜,但四區恆溫空調的爽度還是值得肯定的,同時也是小孩在後座安睡的利器。

如果說買賓士是為了安太座,後座是為了替小朋友著想,那麼買旅行車肯定就是為了帥爸爸自己。即便是老調重彈,但筆者還是要再次呼籲旅行車的美好,相較於同樣是家庭或是說空間取向的SUV,旅行車的車內高度確實沒有辦法相提並論,但還是可以給予水準之上的乘載容量,所以說如果不是真的有如此龐大的空間需求,或是載人需求的話,那麼操控更優異、駕駛更具樂趣、停車更便利的旅行車,豈不是大家的最終解嗎?(上述言論超過一半純屬自High)
在相同的底盤設定之下,206世代的C-Class無論是Sedan或是Estate,都可謂融合了上兩代車型的特長,保有舒適的前提之下,增添出了些許的運動風味,而本次試駕的C300,則是在這份均衡之中,又多了不只一分的衝勁。

自從W205開始,Downsizing小排量就變成一種不可逆的趨勢,久而久之我們也早已習慣了C300就是搭載2.0升引擎的設定,唯有43以上我們才可能看到3.0或4.4的猛獸,但這個歷經快十年所養成的習慣,似乎又會在W206重新改變。(據傳聞本世代的C63將會採用2.0升引擎搭配油電系統,時代的眼淚啊!)
其實在205世代小改款後,賓士就將48V輕油電系統下放到C-Class上頭,而全新的C-Class同樣搭載了輕油電系統,但最主要的差異是由原先的BSG皮帶驅動馬達,改為最新的ISG引擎直接串連馬達的形式,如此一來可以帶來更迅速、即時的加速反應,用以彌補渦輪遲滯與市區代步時的順暢度問題。除了加速的反應更直接之外,本具2.0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其實才是重點中的重點,輕輕鬆鬆就能夠壓榨出258匹/5800轉的最大馬力,峰值扭力則是來到了40.7公斤米/2000~3000轉,在9G-Tronic九速手自排變速箱的加持下,0~100km/h加速剛剛好6秒整,極速則是來到了250km/h。

踩下油門後,其實很明顯可以感受到ISG直效型輕油電系統的幫助,起步的瞬間整部車的動態相當輕快,即便沒有深踩油門踏板,還是可以感覺到後輪傳遞而來的推進力,就我們在市區蠕行的一段時間中,基本上不用刻意的調整右腳的靈敏度,也可以輕鬆地跟上前車,或是舒適的前行。不過真正要體驗C300的威能,不大腳油門還是說不太過去。
將視線轉移到高速公路與濱海路段,較寬廣的路幅與較寬鬆的速限,都可以讓筆者放膽地將油門一次到底。從車輛靜止狀態全力踩下油門,可以感受到變速箱稍微慢了一拍才將動力傳遞至後軸,不過當扭力開始湧現後,就能夠體會40.7公斤米的爆發力,雖然僅能延續至3000轉有些可惜,但經過一段中空期後258匹馬力就可以全數接管,整體的衝勁還是會讓人露出開心的笑容,以2.0升四缸引擎的性能輸出來看,C300的表現已經是可圈可點。如果要說本車在動力上讓筆者又愛又恨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九速手自排變速箱上面,在通勤或是一般狀態駕駛下,此具變速箱有著快速同時柔順的換檔作動,基本上油門只要不超過40%,變速箱的工作狀態都會讓你下意識地忽略,讓大家享受柏林之聲與強大車室隔音效果下,所帶來的優雅舒適的乘車體驗。不過當你有意識地想要激烈操駕,或是終於擺脫烏龜路隊長,想要全油門超車時,此具變速箱的Kick Down速度都會比預期來的慢上一些,等個一拍才能將檔位降至最低,爾後才有上述所提到的動力爆發,都能夠看出即便等級已到300,車型名稱掛上了運動,在動力傳遞的調校上,本車還是延續賓士舒適至上的宗旨。

講到激烈操駕,同時又是旅行車的身分,操控表現究竟如何肯定不能忽視。和Avantgarde車型相比,C300 Estate運動版換上了跑車型懸吊系統,所以在車輛對於坑洞的處理,以及濾震的效果和我們之前試駕的C200 Sedan都有著相當大的差距。本車在路況較差的濱海公路上行駛,基本上路面的資訊算是清晰,即便和另外兩位德國對手相比,過濾的效果已經屬於上乘,但筆者還是可以透過方向盤傳遞來的手感來認清路面狀態,簡單來說就是帶有路感但不至於過於硬派。至於坑洞的處理,就可以感受到高強度的阻尼所帶來的快速回彈,為了讓車輛在高速行駛與過彎中可以盡速回穩,強化的阻尼確實是必要的搭配,所以經過坑洞的時彈跳就會相對明顯,但這其實也只是和搭載一般懸吊的C200 Avantgarde相比,當然換上了前225/40 R19、後255/35 R19的胎圈組也是有關係。
在彎道中,C300 Estate的轉向手感偏向中性,沒有過於躁進的方向盤齒比讓駕駛者可以多幾分餘裕,但在車頭的指向性上還是維持的相當不錯,FR前置後驅讓車輛的配重比例相當均衡,前軸只需負責轉向,加上有著引擎重量的壓制,可以很扎實地貼在路面,因此只要進彎確實減速,轉向不足的情況鮮少發生。在試駕的過程中,筆者可以很放心的踩下油門,即便沒有太過細膩的操駕,本車都還是可以用著快速且優雅的動態進出彎道,強化後的避震雖然更加硬朗了,但還是保有Q韌的傳統,車身些微側傾的同時就可以盡責的拉住重達1735公斤的車重,一不留神,我們也已從山腳開到了山頂。當然上述的從容又盡興的前提,都是在循跡系統開啟的狀態下進行,畢竟如果你真的想玩,後驅的C300也是可以瘋瘋癲癲,不過這就有失我們帥爸爸的優雅了,不是嗎?

標配的輪圈尺寸即為19吋的規格,不過試駕車款則是選配了同為19吋的AMG多輻式輕合金輪圈。

跟全新的C300 Estate相處一整天下來,即便另一間德國車廠的車主,筆者也只能摸著自己的良心,實話實說的稱讚,S206確實將此級距的產品提升到另一個境界。外觀雖然相對主觀,而我自身也不太喜歡過於家族化的設計,但新的C-Class的確好看,整體沒有S204那般呆板、也沒有S205的笨重感,同時增添了大量的科技元素,搭配6萬6選配的Manufaktur消光灰特殊烤漆,帥氣度真的有感提升。

至於車艙內裝,S206的好表現也是有目共睹,科技簡約一手掌握,即便筆者非常不喜歡觸控螢幕,但可以用方向盤來取代的設計,也大幅了消除了心中的負面情緒,一天相處下來,也沒有遭遇到太大的困擾。拋開不喜歡的部分,螢幕大就是爽感的體現,11.9吋基本上已經超越大部分平板電腦的規格,加上C300專屬的MBUX擴增實境導航功能,炫砲的程度真的可以甩開AB兩條街。
至於動態表現,C300 Estate的48V輕油電系統作動無感,卻可以讓起步有感輕快,實屬非常加分的項目,不過變速箱就是一個筆者心中無法克服的坎,畢竟變速箱的邏輯好壞本來就是因人而異,喜歡運動感強烈的就不可能兼顧到舒適,而本車就是大家印象中的賓士,即便有著300的字樣加持,賓士的本質依舊顯著。

把話題扣回到最初,206世代的C-Class帶給筆者更大的感受,就是比起成本考量,它更貼近E、S兩位老大哥,讓人看到賓士這兩個字,這個品牌背後所代表的價值。裡面包含了豪華、舒適,現在則是更多了高科技與人性,這些特點,我們都可以在新款的C-Class上頭找到,換上E或S只是將其加倍而已。
至於旅行車,在挾帶大量的個人私心下,不管怎樣都是給過的啦!畢竟都有網友說如果不喜歡電動車應該派個喜歡電動車的來試,那麼今天的旅行車就應該不會發生這種問題了吧!

▍Mercedes-Benz C300運動版規格諸元表
動力型式:直列四缸DOHC 16V渦輪增壓+48V輕油電
排氣量:1999c.c.
最大馬力:258匹/5800轉(+20匹 Mild Hybrid)
最大扭力:40.7公斤米/2000~3000轉
驅動方式:後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九速手自排
0~100km/h加速:6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多連桿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前225/40 R19、後255/35 R19
車身尺寸:4793mm x 1820mm x 1462mm
軸距:2865mm
車重:1735公斤
國內售價:297萬元
C300 Estate運動版
建議售價:NTD 2,970,000
展示車輛總價:NTD 3,334,000
NTD 66,000 | + 297 – 特殊漆 - MANUFAKTUR 消光灰 |
NTD 9,000 | + 118 – ARTICO-淺灰/黑 (運動型座椅) |
NTD 55,000 | + 444 – 抬頭顯示器 |
NTD 51,000 | + 581 – THERMOTRONIC 豪華型多區恆溫空調 引擎餘溫再利用(代碼 670) |
NTD 13,000 | + 72B - 額外 USB 連接埠 Plus,包含: 中控台置杯架前方雙 USB-C 快速充電口 中控台手套箱雙 USB-C 快速充電口 後座出風口下方雙 USB-C 快速充電口 前後各一個 12V 充電插座 |
NTD 17,000 | + 942 - 行李廂管理套件 |
NTD 74,000 | + P35 – 多光束智慧型數位頭燈套件 自動調適遠燈輔助(代碼 628) 多光束智慧型數位頭燈(代碼 318) |
NTD 9,000 | + P53 – ENERGIZING 智慧空氣淨化系統 |
NTD 25,000 | + P55 – 夜色套件 前保桿亮黑色飾條與後保桿下緣亮黑色飾條 亮黑色腰線飾條與車窗框 亮黑色車外後視鏡罩(當訂購色代碼為197 鐵黑時,為車身同色後視鏡罩) 後側窗及後窗深隔熱玻璃(代碼 840) 黑色車頂架(代碼 720) |
NTD 22,000 | + RVC – 19吋 AMG 多輻式輕合金輪圈 |
NTD 9,000 | + U25 – 門檻飾版附照明 |
NTD 14,000 | + U29 – 加大打孔前碟盤 前煞車卡鉗附「Mercedes-Benz」字樣 |